首页 -> 2006年第22期

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的方法

作者:张小平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如何将这一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落实到语文教学过程中呢?方法自然是多种多样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只要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因此,凡能使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在认识上有所提高的方法都可以运用,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读,以情感人。读书是学生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它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使作品中的人物和情景跃出纸面。读,可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享喜怒哀乐,更直接地受到作品的感染。在教学中,教者要善于筛选一些可以激发思维兴奋的片断,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反复的吟诵中对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教育内容进行情绪体验。例如,朗读小说《最后一课》的结尾部分:“(韩麦尔)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力量,写了两个大字……”在读这一连串动作时,速度要加快,力量要增强,读“法兰西万岁”时,要一字一顿,铿锵有力……学生在这种“入于目,出于口,闻于耳,铭于心”的反复朗读中,极易进入角色,内心自然会从韩麦尔先生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中受到强烈感染,从而在思想上产生共鸣,收到“以情感人”的效果。
  
  二、听,以境育人。听,可以依靠一定的手段如录音、录相等,把储存信息的符号载体通过有声语言“还原”成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特别对那些辞质兼美的现代散文,教者精心选择播放一些声情并茂的范读录音或录相,营造氛围,设置情境,让学生产生如临其境,如观其景的感觉。例如教《白杨礼赞》时,通过配乐朗诵带的范读,学生在欣赏浑厚的乐声和激情飞扬的朗诵中,情绪必然会受到感染,民族自尊心油然而生。这样,听朗诵,思内容,思维情感有机结合,通过特定的情境,将课文所蕴含的德育内容与学生的感情体验融为一体,达到“以境育人”的目的。
  
  三、说,以理服人。说,可提问,可讨论,也可演讲。说,口脑并用,学生学得投入,学得主动,可加深理解,加强记忆。在教学,特别是议论文和文言文的教学中,学生对文章思想观点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相当普遍。如果教者采取一锤定音,一言堂的方式,势必会遏制学生的思维,束缚学生的思想,甚至使持不同观点的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所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如学《愚公移山》一文,学生一般会产生“移山好”和“搬家好”两种思想倾向,这时就要善于引导学生,多作讨论,多发表见解,让学生在“说”中相互诘难答疑,相互启发补充,从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形象到抽象地对课文内容的思想实质形成共识:(一)移山,体现了一种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大无畏的精神;(二)搬家,体现的是一种针对实际的机动灵活的观点,在实践中可以借鉴。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提高了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此外,在教学中,还要善于把握教材中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启迪作用的内容,并结合学生思想认识实际,展开讨论,以理服人,让学生在“说”中逐步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促进学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四、写,以文明志。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进行思想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如学《生命的意义》、《谁是最可爱的人》等文章后,可组织写读后感,引导学生对“理想前途”的积极思索;学《岳阳楼记》后,可进行改写练习,让学生把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实质的认识融合到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中去。当然,写,要重课内,也要注重课外:如指导学生写日记,既可锻炼意志,又可以记录思想发展轨迹,魏书生曾把“写日记”看成是“道德长跑”。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写随笔、短论,联系社会实际,或褒或贬,有感而发,以文明志。这样理论联系实际,极易引起思想上的共鸣,让学生在学作文中学会做人,进而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既要目的明确,旗帜鲜明,又要避免空洞说教,牵强联系,一定要把思想教育与语文训练统一起来,因文解道,因道悟文,“润物细无声”般的让学生在欣赏品味中,不知不觉接受教育;当然,教者也要加强修养,注重自我形象的塑造,使身教甚于言教,以取得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的最佳效果,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张小平,教师,现居江苏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