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2期

阅读教学要将读进行到底

作者:王章材 胡志芳




  阅读教学中,“读”是第一位的。学习一篇文章,读都读不了,读都读不好,就谈不上文本理解、培养语感和陶冶情操了。《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并将它升华为“以读为本”的新理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多读”,“不同形式”的读,是不是只要“多”就好呢?其实不然。那么,怎样才算把课文读好了?怎样才算“读到位”了?我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总结出文本的“读”必须要达到五种境界,这就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有效指导学生“读”的依据。
  要读得文通字顺。一篇未读过的生课文,首先,要让学生把字句读准,停顿得当。做到眼看,口读,心思,耳听。不添字,不漏字,不颠倒,不重复,这样反复读几遍,便由不熟到熟,由不流畅到流畅,这是读的基本功。而且熟读的过程又是感知的过程,是不断练眼、练口、练脑、练耳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理解和感悟的桥梁。
  要读得琅琅上口。在熟读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出声朗读或默读,练得口熟。读得自然,读得流畅,达到自己听起来顺耳,别人听起来舒服的效果。读书,是一种心灵对话的过程,个体的体验与感悟是最为重要的。此时,学生要自己随时调控语速、音调、情感,直到自己满意为止。这一过程,是生巧的过程,是揣摩词句的过程,更是一个体验的过程,还是向表情朗读攀登的阶梯。
  要读得熟记佳句。熟读成诵,佳句在胸。书读熟了,自然会产生欣赏语句的欲望。我们的中学课文中,绝大多数都是名篇佳作,文质兼美。许多优美的语句,惟妙惟肖的描写,犹如颗颗珍珠在文中闪光,只有熟读了,理解了,才能发现它们的美。抒情散文是画,是一幅幅五彩缤纷的风情画;叙事散文是画,是一幅幅情采飞扬的风景画;议论文是画,是一幅幅庄谐并作的风俗画。学生不熟读,便无法产生感情,便很难发现这样精美的语句。须知,熟记佳句、佳段,是一种积聚,积累多了,终身受用。而且,积累多了,才能认识到母语的可爱,才能更准确、恰当、熟练地运用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要读得自我陶醉。读书达到精熟时,便能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文中所描绘的情境,从而使学生的情与作者的情,文章的情融汇在一起,达到三情一致,形成共鸣。袁行霈先生在《中国文学的鉴赏》中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鉴赏离不开对语言的咀嚼和玩味。什么叫玩味语言?萧蕴先生就说,读、吟、诵,乃至唱,是学习语言、体味意境不可缺少的过程。学生在鉴赏抒情散文的情理时,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体悟文章的意境;学生在鉴赏叙事散文的情理时,教师要把注意力放在体悟文章的细节上。学生在鉴赏议论文的情理时,第一是要体悟文章的主题,第二是要体悟文章描绘的形象。而学生进入阅读情境,是高境界的体验,是性情的陶冶,也是读书的乐趣。学生有了读书的乐趣,还愁语文水平不能提高吗?
  要读得自能生疑。“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如何实现创新,是文本解读的关键。读书贵在有疑。有疑,才有问;有问,才有探究;有探究,才有收获。这是读书治学的真理。读任何一篇文章都要引导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要他们做到三个自问:我有哪些地方未读懂?我能提出哪些问题?我认为这篇文章哪些地方写得好,写得精彩?然后,再去探求答案。这样做,才是做到了教学生认真读书。学生读了书,他们不思考,不探问,等于教师未尽到指导的责任。
  例如:熟读了《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后,引导学生自己提出:1、我身体残疾,其它的小朋友为什么不救我?2、我陷身悬崖,为什么会选择自救?3、父亲知道情况后,为什么不发挥父爱的力量,冲上悬崖来救我?是不爱我吗?等等。然后,你再试着让学生自己探求这些问题的答案。这样读书,不仅收益颇多,而且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语文课是要读书的,直面文本,同文本对话,关键的关键就是读书。所以,必须将“读”进行到底!
  王章材,胡志芳,教师,现居湖北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