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2期

陈染小说的女性意识及其审美价值

作者:张孟根




  20世纪90年代,随着西方女性主义文论传入中国,中国的女作家们众声喧哗,书写女性生活遂成主流。人类的一半——母亲、妻子、女儿的代言人,仿佛觉得特别有话要说。在这个潮流中,80年代就驰名文坛的一批女作家依然风头不减,佳作迭出。以上海卫慧、棉棉为代表的“美女作家”的作品,也辟出了一座新女性主义的繁华花园……但在90年代女性文学各种潮流和风格中,陈染的私人化创作风格,是当代女性写作的一道独特风景线,特有其探究的意义。
  陈染目前出版的小说专集有:《纸片儿》、《嘴唇里的阳光》、《无处告别》、《与往事干杯》、《独语人》、《在禁中守望》、《站在无人的风口》以及长篇小说《私人生活》等。她的小说在英、美、德、日等国家以及港台地区均有出版和评价。根据她的小说《与往事干杯》改编的同名电影,被选为国际妇女大会参展电影。陈染小说中所塑造的女性角色,自成一格,女性意识非常丰富,真正从人性深处传达出女性生命感受和情感体验,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一、女性意识的真正觉醒
  
  1、人格意识的觉醒
  陈染作品中的女性不再是一个永远的宾客,而重新回到主客的位置。陈染从自己的性别出发,开拓了女性认识自我展示自我的心路里程。
  在其代表作《私人生活》中,少女倪拗拗,中年寡妇“禾”,“我”的母亲,一只眼的奶奶,所有女人都是独身的,尽管导致独身的原因不同,独身在象征的层面上提示出男权社会中女人那孤独而无奈的姿态。然而,陈染笔下的女性并没有枯萎衰败。主人公倪拗拗对以父亲为代表的男权规范的不满、反抗与叛逆,虽然显得有些歇斯底里(连父亲的裤子也要剪掉),但展现了女性真实的人格尊严。她从T先生对她的纠缠和求爱的痛苦中窥破了男人在其貌似强大背后的卑劣与渺小,从而获得了一种足以和男人对视的自信与精神支撑力。女性人格意识的觉醒,在《破开》这篇小说中也表现得非常突出。在这篇小说中,“我”曾与我的朋友殒楠商量“建立一个真正无性别歧视的女子协会”。她们拒绝以“第二性”作为协会的名称,因为“这无疑是对男人第一性的既成准则的支持”。她们要把这个“女子协会”叫“破开”。只有“破开”一半对一半,才能体现出真正的性别平等,真正体现出“我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一个女人”。这是又一次痛楚而执着的人格尊严的复苏。
  陈染的作品就是这样固执并认可自己的性别身份和人格尊严,虽然心力不足但顽强地撑起一线自己——女人的天空。
  
  2、身体意识的觉醒
  在陈染的作品中,她有意颠覆了男人的性特权,而把性看成是一种男人和女人平等共享的权利。在她看来,性只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彼此奉献了一部分身体,一些器官”(陈染《私人生活》)。《私人生活》中的T先生是倪拗拗的老师,倪拗拗一直对他比较讨厌,但随着故事的展开,他们阴差阳错地在“阴阳洞”有了性接触。陈染在描写倪拗拗与T先生在“阴阳洞”接触的性感觉时,写道:“她此时的渴望之情比她以往的厌恶更加强烈,正是为了那种近在咫尺的与性秘密相关的感觉,她与眼前的这一个男人亲密缠绵在一起。在这一刻,她的肉体和她的内心相互疏离,她是自己以外的另外一个人,一个完全被魔鬼的快乐所支配的身体。”陈染作品在处理两性关联中,女人的身份发生了本质变化。女性不再是一个纯粹被动的客体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同时,性也成为女人了解男人,了解世界,最后是了解自己的方式。性真正回归它的本真状态,它是欲望的满足,是激情四溢的快乐,是尖利而深刻的生命体验,而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灵肉结合。
  我们都知道,铁凝是中国当代文坛上很有实力的女作家,其创作以女性意识的直露大胆而著称。那么,铁凝和陈染有什么不同呢?这只要剖析铁凝在展现女性意识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麦秸垛》,就能解其疑案。《麦秸垛》的性象征意味是显而易见的(如写大芝娘的肥奶)。然而,同她的前辈同性作家一样,在铁凝那里,女人的性再一次被置换为同道德、人格相关的母性,而性本能、性欲望则被排斥于女性意识的边缘地带。大芝娘的那对“肥奶”没有被定位于能给自己带来正常欲望满足身心幸福的身体的一部分,相反却被置换为一个能哺育孩子,泽及邻居孤儿并给自己赢得好名声的工具。因此,铁凝作品中的女性,其实还是现代外衣包裹下的传统女人。陈染才写出了女性身体意识的觉醒。
  
  3、心灵意识的觉醒
  陈染小说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不仅体现在人格意识,身体意识的觉醒,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整个心灵世界的觉醒。知名学者陈菡蓉在《倾听自我——陈染论》一文中指出:“她的人物从未持久地沉溺于身体的欢愉,肉体的满足。陈染作品中女性意识的丰富性、复杂性和超越性有着一种宏大的空间感和立体感,这一点往往是许多女性作家匮乏的品质。”陈染的独特之处正在于她突出性别但又不囿于性别,她既不像铁凝那样传统,又不像后现代的“美女作家”们(如上海的卫慧、棉棉等)那样始终沉浸在对身体本能的迷恋和失控的描写之中。她虽然有时坦诚得让你心跳,但她从性出发开拓了她的思想长旅。在陈染作品中,随处可见其哲理性的思辩语言。
  如在《私人生活》中,陈染以一个女性的体验深入思考了人类共同面临的困境,并对人类永恒话题诸如时间、生命的意义与本质、死亡、生命的真谛进行了独到的探索。“零女士”作为对生命存在状态的描述,有力地表达了陈染对生命意义的看法。与许多长于感性捕捉而短于理性抽象的女作家不同,陈染善于从个体体验中获得一种思想的普遍性。陈染作品以其心灵和思想的深度赢得了大众认可。
  
  二、独特的审美价值
  
  著名学者陈晓明在《无法深化的自我与现实》一文中对近期小说的审美意向作了探讨。他指出,“当代中国不同代的作家,不同经验背景的作家,都有很不相同的思想立场和美学趣味,也可以说一个多元化的文学表达空间正趋于形成”。但是,不管是思想立场和美学趣味如何多样化。当代中国文学在美学上总的趋势和转型不会改变。即以群体、理性为中心的美学向以个体、感性为中心的美学的转 型。过去强调“真”,现在强调“情”;过去强调“灵”,现在转向“体”;过去强调故事,现在偏重意识。陈染作品正体现出这种转型。并且她所叙述的往往是以往叙事匆匆掠过或不能进入的缝隙,从中挖掘出独特的审美价值。
  
  1、人性美的升华
  “同性爱”在人们常规的思维范围内是难以接受的,但在陈染作品中却被精心描述。“真、善、美”是人性的本原,是最朴质的一面。人性应该是美的,是我们无法扼杀的。无论是异性还是同性,他们之间的爱恋都是一种人性的体现。女性之间的爱恋更有诗意。请看《私人生活》第五章中“我”和“禾寡妇”的描写吧:“禾一边亲吻我的额头、脸颊和脖颈,一边用她伸到我衣服里边的手,在我的脊背上轻轻的滑动……我趴在禾的身上,一动不动,任她做什么。我对禾有一种天然的信赖。隔了一会儿,她说,‘拗拗,你想亲亲我吗?’禾把我抱在她的胸前抽泣起来。我说,‘你别哭,我亲你。’于是,我在她身上东亲一下,西亲一下,我说,‘我觉得你的胸部长得和我妈的一样,跟我的不大相同’。‘拗拗,等你长大了,就一样了。’她喘了喘气,又说,‘你想亲亲它吗’?禾这时候,掀起她的衣襟,解开里边胸罩的扣子,两只桃子般嫩白而透明的乳房就跳跃出来;像吐丝前的春蚕,凉凉的,好像一碰就破。‘亲亲它,拗拗。’我把它含在嘴里,像小时候吃母亲的奶一样,蠕动我的嘴唇。假装吃起来……”在生活上历尽沧桑,长期缺乏男性关爱的“禾寡妇”,在和她最信赖的同性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欲望与理智在作强烈的斗争。女人是感情的动物,情感的浓厚往往会迷失人的心智,爱和纯真会使情欲占上风。这些诗意荡漾的文字,并不使读者感到暧昧和淫秽,而是感觉到爱欲的美好和飞升。女性爱欲是人类塑造完整人性和完美人格所必须的条件。而传统文化往往丑化和否定女性自然和正常的性爱欲望。在陈染的笔下,女性爱欲却像一股清泉在欢唱。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