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1期
鲁迅的文学作品与儿童的教育
作者:方 正
从“五四”前夕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吁开始,他不断创作出一些与儿童有密切联系的文学作品,如小说《孔乙己》、《故乡》、《社戏》、《兔和猫》、《鸭的喜剧》;散文《自言自语》、《雪》、《风筝》;散文集《朝花夕拾》等,这些并非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却对儿童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提倡儿童解放,让孩子具有独立的人格,精神成人。
封建传统观念从家庭本位出发,从来没把儿童当作独立的个体看待,而是把儿童看成是父母的私有品,同时认为家长对子女有一种权力,和这种权力相联系的是家长的威严。“若是老子说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因而使得几千年来的父子关系变成了一种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封建势力总是通过多种手段,采用各种方式,极力地维持这种关系,对孩子“一味禁止”,“终日给以冷遇和呵斥,甚至于打扑,使他畏惧退缩,仿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算为是教育成功,待到放他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把小孩子整治得呆若木鸡,结果“中国男女,大抵未老先衰,甚至不到二十,早已老态可鞠”,“孩子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长大以后,也就成不了人”。
“立人”是先生改造国民性的主张,先生要立的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大写的人。鲁迅站在人类本位的高度思考问题,认为父子关系是一种自然的人伦关系。父既是人之父,又是人之子。为了人类的生命能够健全地延续,每个人都只是一个过渡。“只是前前后后,都做一个过付的经手人罢了。”作为人之子,接受上一代对他的关怀,作为人之父,又要承担对下一代的关怀,这样一代一代关怀下去,从而促进人类的向前发展。因此,父母养育子女,是对人类发展尽义务,为人类的发展作贡献。“父母对于子女,义务思想须加多,而权利思想却大可切实核减”。
所以“父子间没有什么恩”,鲁迅认为:“一味说‘恩’,又因些责望报偿,那便不但败坏了父子间的道德,而且也大反于做父母的实际的真情,播下乖剩的种子”。“一个村妇哺乳婴儿的时候,决不想到自己正在施恩,一个农夫娶妻的时候,也决不以为将要放债”。鲁迅通过打破权力,否定“恩”而使父子关系彻底摆脱奴役与被奴役的善,恢复那种自然的人伦关系。父子间是平等的,没有权力,只有义务,没有恩,只有爱。认为父亲对儿子有“恩”,对儿子具有绝对的权威,那是封建主义思想。
二、重视家庭教育,倡导素质教育。
鲁迅认为,儿童教育首先要从家庭开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对象。早期的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对于个人能否成材有着极大的关系。但是,因为中国的“多子多福”的封建思想深重,旧中国许多父母是只求生的数量而不求质量,任其自然成长。对此,鲁迅指出,“中国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生他的人,不负教他的责任,虽然‘人口众多’这一句话,很可以闭上眼睛自负,然而这许多人口,便只在尘土中辗转,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长大以后,也就成不了人。”在这种情形下孩子长大了。“照例是制造孩子的家伙,”他告诫父母们说:“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他希望父母们要重视对儿女的家庭教育,“生下孩子,还要想着怎样教育,才能使生下来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完全的人”。所有的父亲都要成为“人”之父,不要做“只会生不管教”的父。
对于儿童教育,鲁迅的培养目标是使儿童成为“后起新人”。这种“新人”是什么样子呢?鲁迅说,培养孩子要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法的精神”,又说“但想在现今的世界上,协同生长,挣一地位,即须有相当的进步的知识、道德、品格、思想,才能站得住脚。”首先,身材瘦弱,精神委靡,决不是“新人”的萌芽。其次,他认为儿童应是生动活泼,朝气蓬勃,积极主动,甚至顽皮,而反对传统的“静”的教育。他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第三,鲁迅认为应当培养儿童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坚决反对对儿童进行封建的伦理纲常教育,反对教儿童一味“驯良”。他说:“驯良之类并不是美德。但发展下去,对一切事无不驯良,却决不是美德,也许倒是没出息。”综上所述,也就是说,要注重儿童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包括我们现在提倡的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
三、讲究教育方法,为儿童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品。
鲁迅针对三十年代中国的家庭教育,指出:“中国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两种方法:其一,是任其跋扈,一点也不管,骂人固可,打人无不可,在门内或门前是暴主,是霸主,但到外面,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即毫无能力;第二,是终日给以冷遇和呵斥,甚至于打扑,使他畏惧退缩,仿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算为是教育成功,待到放他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鲁迅认为,“孩子世界与成人不同”,他们“想飞上天空”,“想潜入蚁穴”。因此,父母要多接触孩子,仔细观察孩子的生理、心理特征,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站在孩子的位置上”,按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儿童教育的客观规律办事。可以看出鲁迅的教育方法主要是其一要理解孩子;其二是反对溺爱孩子;其三是解放孩子。
鲁迅根据中外儿童教育的经验,提出父母是孩子的“指导者”、“协商者”,而不能做孩子的“命令者”。鲁迅很重视玩具的游戏,把教育内容变成一种娱乐和游戏,使孩子在充满趣味的玩耍中受到教育,使学习成为一件有趣味的事情。鲁迅专门写了一篇《玩具》的文章,批评旧中国的老爷太太们玩具儿,鸦片枪、麻雀牌等,但没有工夫想到孩子身上,同时,称赞那些热心为孩子制造玩具的父母,称他们是“制造玩具的天才”。鲁迅还提出了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他说:“用活动电影来教育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要变成这样的”。在当时,能有这样科学的预言确实难能可贵。
鲁迅还重视课外阅读法,强调儿童读物的重要性。同时,身体力行,为儿童创作和翻译了丰富的精神营养品,提出了许多精辟的建设性意见:第一,改造陈旧的、落后的儿童读物,努力反映新时代的精神。鲁迅称赞叶绍钧先生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第二,儿童读物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从“孩子的心”考虑,要用“孩子的话”来写,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要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如童话、寓言、科幻小说等儿童读物。鲁迅强调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坚持儿童文学的可接受性原则。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鲁迅就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如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所以一切设施,却应以孩子为本位。”进而在《华盖集·通讯》中提出儿童文学作品应“浅显而且有趣”的主张,在《二十四孝图》中提出了儿童文学的“真实性”要求,他说:“小孩子多不愿意‘诈’听,听故事也不喜欢是谣言。”
同时,鲁迅亲自搜集儿歌,翻译外国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和科学小说,他翻译了《月界旅行》、《海底旅行》、《爱罗先珂童话集》、《桃色的云》、《小约翰》、《小彼得》、《表》、《俄罗斯童话》等。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英雄所见略同,鲁迅一向认为孩子的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密切相关,“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看十来岁的孩子便可逆料二十年后中国的情形”,“一国的盛衰有系于此”。
方正,湖北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