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0期

以练习为视点看个性化阅读的培养

作者:蒋独见




  培养学生的阅读个性或个性化阅读是新课标的一个核心理念,也是时下教学实践的一大亮点,但在教学实践的操作层面上却出现了一些偏差,其突出表现可形象的概括为“平面滑行”、“剑走偏锋”。亦即把课文视为一个跳板或触发点,在浏览感悟的基础上,有些一知半解便延展开去,甚而用所谓的“现代眼光”横挑鼻子竖挑眼,产生一些误解或曲解,缺少或缺乏对作者、文本的亲近和尊重。这种现象不是真正的个性化阅读教学,也难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素养的培育由此也会落空。那么,该怎样来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呢?解读课后练习,可以思考编辑们是怎样来具体体现的,这对认识个性化阅读具有导向作用,不应忽视。本文以人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科书课后“研讨与练习”(以下简称练习)为例,归纳出个性化阅读的三大策略。
  
  一、设身处地,拉近距离。
  
  文学文本阅读的一个前提条件,就在于读者能够产生情感共鸣,实现心灵沟通,这就需要读者贴近作者和文本,否则,阅读就难以收到实效,个性化阅读教学也便成了空中楼阁。人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科书课后练习,十分重视引领学生站在作者或文中人物的角度来动情领会、感受思考。
  从站在作者角度设计的练习看,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二是理解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或效果。从贴近文中人物角度设计的练习看,也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来体会其情感世界和心理活动,二是启发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来体会感受。这样的设计意在启发学生顺利地走近作者所营造的感性世界之中,去以身体之,以心验之,才能有自己的感动感受和认识。这样的设计形成了一个作家、文本、读者(学生)的三角关系。在这个三角关系中,我们发现练习编制者强调的是文本与读者(学生)之间的互动作用,即练习编制者是立足于文本本身的内容或形式进行发问,让学生自己结合语境去揣摩发现,由此获得对作者和文中人物的体认理解。以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为例,它不是用写作时代、作者生平思想等外部材料来约束学生的独立阅读,也不是为了追求作者的“原意”以求得唯一答案,而是让学生从课文中自己去感悟去判断,所以,阅读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同样能够发挥。笔者曾请了七名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让其认真阅读《我的第一本书》,各自笔答练习中的一个问题:“作者是怀着怎样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并提醒回答时要有依有据。这些学生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四种(文字上作了适当提炼):有的认为,作者是怀着美好而辛酸的感情来追忆的。说它美好,是指故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的同情与善良;说它辛酸,是指故事中讲述的那闭塞落后的时代,想读书而读不起书的无奈。所以这个故事尽管很美好,却让人“很难笑起来”。有的认为,作者为什么几十年后还不忘“第一本书”所承载的那段感人的故事?是因为这本书表现了人间的爱心,“人不能忘本”,意在说明现实社会的人需要保持发扬这种爱心,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这就是作者追忆“第一本书”的感情。有的认为,一个人要有帮助他人的爱心,这种美好的人性不能丧失,否则,人活着就没有意义(文末的“枉读”、“枉写”就是这个意思)。同时通过“我”与乔贞元的比较,还暗示读书能摆脱贫穷的思想。有的认为,作者“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第一本书”,使我们感受到作者对童心的向往,既向往昔日的真情,又向往儿时的那一份天真和快乐(养狗一事就是明证)。
  不难看出,不同的学生读一篇课文并不排除有相同的认识,因为阅读要受到文本的规约,但他们却有自己的表达方式,是他自己读出来的,具有个人意义,而不是先入为主的灌输获得的,这也是一种个性化阅读。同时我们也看到,不同的学生读一篇课文又有自己的角度,有不同于他人之处,这是学生精神触角的探索。这又说明文本所具有的开放性结构,又为读者暗示了不同的意义,“召唤”着读者的积极参与和意义建构,确实能彰显鲜明的独特个性。
  
  二、沉潜玩味,细化丰富。
  
  语文姓“语”。阅读教学,必须回归其本体,即在品味语言中积累语言,积淀语感,启迪智慧,提高表达能力,丰富人生经验。为此,课后练习善于抓住富有表现力、感染力和含蓄隽永的语词、句子、语段来设题,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深入体味探究,展开联想想象,并将其具体化,实现二度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个性。练习题中常用“说说”、“交流”、“怎样理解”、“为什么”、“仔细品味”、“阐释”、“设想(想象)……怎样的情景”之类的提示语,以引领学生咬嚼“有意味的形式”,强调走进文本的深处,读出深刻与厚重,读出人生的感悟。如前所举《我的第一本书》课后练习二中有: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该怎样理解?是因为“读了这几十年的书”、“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与“第一本书”对“我”学习知识的启蒙关系重大,才使“我”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所以记住“第一本书”才不会“枉读”“枉写”?如果这样认识,虽有道理,但毕竟太浅表化了。其深层意义或言外之意,在于说明由这“第一本书”所引出的感人至深的故事,表现了人间的关爱与温情,无论是“我”自发的对乔元贞的帮助,还是父亲自觉的对乔元贞的关爱,都表明一个道理:做人,要做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我”就是在这“第一本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它是“我”人生旅途中的指路明灯,“我”读书写诗就是要坚守这一做人的道理,也引导他人懂得做人的道理,所以“我”永远不会忘记它,否则就是“枉读”“枉写”了几十年,于人生还有什么意义价值!
  这样的细读,是在与文本的亲密接触,与作者的深度交流中产生的灵魂与灵魂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互动,从而体察入微,品味出了其中的精彩与深刻,使“平面的文字”变成了“立体的文字”。这其中有读者自己心灵的感悟,是一种再创造,当然也体现了阅读的个性色彩。
  
  三、开放激活,放飞心灵。
  
  如果说上文的两个方面看重的是对文本的读懂读细读深,那么这里则是强调读出自己的喜好,读出超越文本的意义;如果说上文的两个方面多了些文本的客观限制,那么这里则是诱导学生更主动观照,追求生命的自由与解放,让学生有更充分的思维和自我表现。
  练习编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引领学生品味自己更喜欢(欣赏)、自己最受感动或自己认为最精彩处。这是直指学生阅读情感的主观选择,关注学生阅读的个体差异,唤起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激起学生不吐不快的亢奋心理,在被感化的过程中自然呈现出积极的创造性,从而充分释放心灵感应的“审美信息”,说出自己心中的“这一个”。二是激活思维,诱发多元解读和超越文本的意识。练习中常用“说说(谈谈)你的看法(感受、感想)”、“你是否同意”、“这样说对不对”、“你认为(觉得)怎样”、“你还有别的看法吗”之类的提示语,以开启思维的闸门,开放解读的空间,引发学生各陈己见,展示自己的潜能智慧。比如《童趣》练习中“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此问是在理解作者描述的两件“物外之趣”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就学生而言,既可赞同作者的看法,又可根据生活中富有情趣的人的实际和自己的认识,提出不同于作者的观点来,从而加深对文本的把握,实现创意阅读。即使是在提供选择的区间内作出判断,也有较开阔的视野。比如《喂——出来》课后练习二,是讨论其主题的多元性,练习中提供了三种看法,问:“你同意哪一种?说说理由。”学生无论赞同哪一种,都有充分的理由,而且在交流互动中,可能还会不时闪现出灵感的火花。三是比较阅读,灵活思维。尤其是把课文文本与其他相关或相近的文本进行比照,可多维度多侧面认识其不同点,有助于在比较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促进学生阅读个性的发展。四是明确提出用现代观念审视。对这类问题的设计编制者很审慎,而且题量少。设计的这种问题对文本不是泛化式的批判否定,随意标新立异,而是要求植根于文本进行辩证思维,有鲜明的价值取向。例如《桃花源记》中的练习,在认识作者所寄托的社会理想后,提出“今天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并提示学生先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当时的社会状况,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来思考,这就把历史、现实和未来联系起来了,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在回顾历史、面对现实、展望未来中作出客观的评价。
  笔者认为,人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科书课后练习中所体现的个性化阅读的策略,在个性化阅读的“质”与“度”的把握上,是科学的。因为它有利于阅读教学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有助于培养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个性。当然,它也还存在一些不尽完美之处,如多元解读,主要是对文本中一些词句的小敲小打,缺少些对文本宏观掌控下的开掘等。
  蒋独见,重庆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