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0期

课堂教学中如何使用飞白

作者:白中生




  “飞白”原为一种书法艺术,笔画中间露出一丝丝的白地,无墨,断丝……这里指教学中的一种艺术。课堂教学也应有这种审美追求,教师讲课中也应有张有弛,在流畅的节奏中“空出休止”,在行进的旋律里留出“停滞”,在热烈的行动中制造“沉寂”。这种“休止”“停滞”“沉寂”“空白”“间歇”便构成了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飞白”艺术,笔画虽断,实有丝连。课堂外在表现好像间断,学生内在思维没有断开。有了这样的“飞白”,课堂才会变得动静相间,虚实相生,才更具有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这绝不是课间的休息,也不是一般的转折过渡,更不是无话可讲、无言可说的一种时间苍白,它是课堂教学中美的升华,是一种以逸待劳的高超的教学艺术。
  合理使用“飞白”艺术可以使密不透风的课堂教学留有余地和空隙,可调控课堂教学节奏,使节奏感更强,张弛有度。舒缓与紧张互相交替,符合心理学上兴奋与抑制互相交替的原理,使学生学得更积极主动,更扎实有趣、更有效率。“节奏是音乐的命脉”,课堂教学也像弹奏一样,节奏好,使学生听课能处于最佳思维状态。使用“飞白”可以做到疏密相间、快慢适宜、抑扬顿挫。同一个调子,会使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严重影响学习效果。正确使用好“飞白”艺术有几个原则:
  一要适度而有致。如果不会使用,只知道一讲到底,学生囫囵吞枣,食而不化,效率不高。用得太多,那就不叫艺术,节奏太慢,学生注意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求知欲不能进入积极状态,缺乏思维紧张度,效率就低。
  二要把握好时间。“飞白”使用时间长短也有讲究。适当的停顿可以产生明显的“刺激对比效应”,喧闹中突然出现寂静,就犹如万绿丛中一点红,可以紧紧抓住人的注意。一般来说,停顿的时间以三秒左右为宜,这样的停顿最易引起注意。停顿时间不可过长,长时间停顿反而会导致学生注意力涣散。也不可毫无停顿,一些教师甚至常常用重复的话去填补停顿,误以为停顿就会“冷场”,其实毫无变化和停顿的讲话最易涣散注意,引起疲劳。
  三要与“高潮”交替使用。“飞白”与“高潮”是孪生姐妹。“飞白”处学生沉思,实为高潮的延伸,情绪向更深处更广阔的自由境地流动。“飞白”同时是为下次“高潮”蓄势。
  四要灵活使用。课堂上教师要适时捕捉利用每一个瞬间,每次“间歇”,变之为“飞白”,让学生的心与老师的情、课文的意紧紧贴在一起,达到最佳效果。尽管这种机会有时是不多的,但还是让我们少些“匠气”,多一些艺术之气吧。
  某些问题可以故意留下一点不完全解决,让学生自己动脑筋思考。或当学生提问题时,不作评价,不匆忙把结论交给学生,而是再问一问:“真的这样?”启发他们再思考。如教鲁迅《记念刘和珍君》时,教师朗读课文,当读完最后一句“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时原地“定格”,全班一片沉寂——他们沉浸在思考中。教师把握住这个机会,并不急于讲课,而让学生继续自己咀嚼、体会文章的深层意蕴。一分钟后,教师提问:作者为什么说不出话?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说话虽然说了许多,但还是更多要说的,由于极度悲愤而说不出。有的说由于种种原因无话说,不能说,不便说,也不需要再说了。有的说是要留待人们自己去体会、思考,不必再说了。可见学生已经通过自己的思考,初步理解了作者的意图、中心。
  还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艺术空白,教学时也留“飞白”。莫泊桑《项链》结尾道出项链是假的,小说至此嘎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艺术空白。教师讲到这里也可以留下空白,让学生尽可以根据各自的想象和人生感受去揣摩、去体会玛蒂尔德此时心中的甜酸苦辣,教师也完全不必作什么概括和归纳,让学生自己去更深刻地感受小说主题的深刻性和人物命运的悲剧性,去感悟小说精巧构思形成的艺术美。
  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成功的课堂教学必须都能自觉运用“飞白”艺术,优秀的教师都能有效自如地自觉使用好“飞白”艺术,从而合理调控课堂教学节奏,有效组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过程和目标的最优化。
  白中生,河北省武安市职教中心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