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8期

说说《祝福》中的柳妈

作者:唐国光




  柳妈不是《祝福》的主要人物,但她却是改变主要人物祥林嫂命运的关键人物。
   一、柳妈的作用。柳妈一番“阴曹地府”知识的灌输,使祥林嫂前后判若两人。自从听到柳妈的鬼神论后,祥林嫂整日的所思所想已完全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导致了祥林嫂的精神崩溃和最终沦为乞丐。如果没有柳妈的恐吓和“指路明径”,就不会有祥林嫂的恐怖和捐门槛,也就没有捐门槛后的盲目的轻松,也就没有祭祀时坦然地去拿酒杯而被喝止,也就不会精神崩溃被逐出鲁家沦为乞丐。更甚者,五年后祥林嫂再见到我时,打听的仍是从柳妈那儿得来的魂灵和地狱问题。直到临死前,祥林嫂仍受着对地狱恐惧的折磨,对地狱的恐惧远胜于这之前的再婚负罪感带来的忧虑。
  二、作者对柳妈的态度。《祝福》中写柳妈的笔墨不多,但我们仍能清楚地看到作者的鲜明态度。当祥林嫂又说起过去的事时,柳妈“不耐烦”地看着她阻止她说下去;接着是盯住额角上的伤疤逗弄;再就是用诡秘的神情说恐怖的鬼怪之事;之后把祥林嫂额角伤疤之事传播开去,使其他人又来逗祥林嫂说话。柳妈对祥林嫂的“关心”,全不是慈悲为怀的信佛者对不幸者的同情,而是对更弱者不顾情面的戏耍。对柳妈的肖像描写也能充分反映出作者对该人的态度。“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额角,又钉住她的眼……”脸是打皱的,且蹙缩得像一个核桃,眼睛是干枯的,这些无法让人产生好感的描写都传达出了作者对柳妈的态度——反感。
  三、作者写柳妈的意图。柳妈是善女人,吃素,不杀生的。佛教的教义是慈悲为怀,众生平等,看起来,柳妈是一个真正的佛教徒,既吃素又不杀生。但事实上,柳妈既不慈悲,也无众生平等思想。中国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第严格的秩序成为几千年来规范人们的生活准则和处世方法,这准则和方法使人们为了守住自己的等第而变得自私、冷漠。柳妈为代表的鲁镇人就是用自私、冷漠让祥林嫂孤独而凄凉的死去。借助柳妈这一人物,对无处不在的封建等第思想做生动而深刻的揭示的意图是很明了的。
  坚守佛教教义的柳妈,对可怜的祥林嫂却是如此冷酷,这不能不让人想到宗教的虚伪性。如果把“捐门槛”也当作当地的一种宗教仪式的话,“捐门槛”赎罪的作用应该是被当地人认可的,但明知道祥林嫂捐过门槛的鲁四婶,在祥林嫂坦然地拿祭祀用的酒杯和筷子时,依然大声喝止,这就更加显出了宗教之虚伪——某些仪式的作用是因人而异的。这正如唐荣昆先生所说,“落后、愚昧的中国劳苦百姓,对于为封建统治辩护的鬼神宗教迷信,历来是无疑义地信奉的。而宗教迷信的要义,说穿了无非就是胡乱编派给你什么前世的罪孽,凭空应许给你来世的幸福,目的是要你做一个现世的驯羊,一任它们剪毛剥皮、至死而无怨”。受愚弄者对宗教坚信不疑,而愚弄者却任意把玩。柳妈既是受害者,又是害人者,通过柳妈这一人物揭示宗教迷信的欺骗性和虚伪性的意图也是很明显的。
  柳妈与祥林嫂同属社会地位低下的下层百姓,却轻视嘲弄祥林嫂,这比以阶级对立面身份出现的鲁四老爷歧视祥林嫂更具社会意义,以柳妈为代表的鲁镇人在祥林嫂死亡之路上所使的推力并不亚于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所发挥的作用,这正是作者深感中国社会悲哀的原因所在。
  
  唐国光,教师,现居湖北恩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