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8期

语文课要真正使学生成为主体

作者:陆亚红




  早在1980年11月叶圣陶就提出了语文教学内容必须重视教学序列的思想。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语文教学中得以确立。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
  可是,当今语文课的教学现状并不能令人满意:大多数教师仍然采取满堂灌的教育方式。教师一个人讲得唾沫横飞,学生机械地无聊地做着笔记。学生自主阅读的权利被剥夺,个性被压抑,想象力被阉割,创造力被扼杀。他们没有自信,没有自尊,没有生气,没有快乐。
  究其原因:很多教师仍被专制化、共性化的教师中心论的理念和行为统治。教师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讲解效果,过低地估计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他们认为课堂上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者,既浪费时间,又学得肤浅,不如教师自己讲解效果好。
  特级教师宁鸿彬在阅读课的教学中很注意这一点,他说:“文章要由学生自己读懂,疑问要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要由学生自己分析、解决,知识要由学生自己发现获取,规律要由学生自己去概括掌握。”
  事实证明,学生的主动性一旦调动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体者,学习兴趣会大增,学习气氛将空前高涨,学生会主动积极地自觉学习,而不需要教师逼着学习,学习成绩会大幅度地提高。上学期,在教《长亭送别》这篇课文时,我便采取了以学生为主体者的学习方法,在全市组织的期末交班中,刚好考了这篇文章的鉴赏题,分值为6分,这一题我班同学平均得分:5.5分。
  下面结合《长亭送别》的教学来谈谈我是如何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者的。
  一、明确意义。给学生讲清成为课堂主体者的意义。
  二、指导方法和布置任务。学生课前要认真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除语言障碍,借助于有关资料了解课文的作者、原作的故事情节,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段曲词,从内容、表现手法等多方面进行鉴赏,并写成书面材料。
  三、时间上给以充分的保证。如果时间上得不到保证,准备不充分,将影响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和质量。课前我给了他们一节早读课和一节晚自习进行准备。
  四、营造民主氛围,师生平等对话。在一个民主、平等、自由、安全的环境中,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最有可能进行真正的对话,最有可能充分地调动和发挥师生的双方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实现平等的有个性的对话,个性与个性的碰撞才能产生共鸣的火花。所以,要充分尊重并维护学生的发言权,容许学生的不同声音,并不失时机地赞扬学生,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1.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生介绍作者、作品,教师根据情况作适当的归纳、补充,教师介绍一些古代戏剧的知识。
  3.师生练习有表情地朗读。
  4.师生共同赏析曲词。
  首先由一个学生自由站起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曲词进行鉴赏,然后由鉴赏同一段曲词的同学自由站起来进行鉴赏,最后教师根据情况作适当的归纳、补充。一段曲词鉴赏好了再鉴赏另一段曲词。
  以下是我们师生共同鉴赏《长亭送别》的一些课堂片段:
  [一煞]青山隔送行……
  王雯雯:“隔送行”、“不作美”、“相遮蔽”赋予“青山”、“疏林”、“淡烟暮霭”人性的色彩,它们似乎在张珙和崔莺莺的离别中也扮演了消极的角色,实际上客观景物并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张与崔分别,崔难受、不舍、无奈,无形中她把一腔怨恨转移到无辜的景物上,更突出了她的悲伤之至;“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体现了她完全沉浸在离别的伤心之中,自己的行动自己也弄不清、理不明。
  张柳柳:这一曲以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勾勒出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面。“马嘶”与“无人语”映衬,突出环境的寂静和人物的寂寞,“无人语”既写出了夕阳古道杳无人声,又写出莺莺欲语无人相对的凄凉;而此时的马嘶打破了沉寂,也撕裂了莺莺破碎的心,写出了离人的惆怅。
  蔡小鹏:一个“古”字不但平添了许多苍凉之感,而且烘托出别离的凄凉之情,也蕴涵着丰富的潜台词,启发读者进行丰富的联想。与其说“马嘶”,还不如说人在嘶鸣,将此时莺莺内心的悲凉、依恋之情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
  ……
  教师:作者用清淡柔和的色彩和舒缓从容的节奏刻画了一组萧瑟、冷落、凄凉的黄昏意象群。这些意象群是理性和感性的复合体,自然界的景物是客观存在的,在作者的笔下已富有了主观的感情,这是人物感情的暂时转移,也就是艾略特说的“用艺术形式表现情感的唯一方法就是寻找客观对应物”。
  [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
  石小虎:此曲写莺莺将在母亲面前不能道出的心声,在丈夫和最知心的丫鬟红娘面前和盘托出的感人场面,因而语言显得大胆直白、无遮无拦,用的都是些普通的口语。“熬熬煎煎”、“娇娇滴滴”、“昏昏沉沉”等大量叠词的使用,使曲词富有音韵美,产生了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张冬冬:大量的儿化、叠词、排比、反复的运用,使语言生动形象,营造出一种浓重的抒情氛围。
  刚倾诉了相思之苦,又招来了离别之痛,真可谓“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沉重的别离压在心头,这是她无心打扮的原因,打扮得娇娇滴滴给谁看呢,心中的他将要离开,不知道是暂时,还是永远……设想着别离后的孤凄的生活情景,在了无情致的昏睡中和涕泪长流的悲愁中苦熬光阴,心中唯一的希望还不知道是不是一场梦,一场永远没有尽头的相思梦……
  聚与散、悲与欢如此纠缠,怎能叫她的心不痛、不恨?风在吹,路在转,心在乱。转眼的幸福,即将消失,换来的只会是伤心的等待与期盼。对离别的痛,对未来的忧,无时不在撞击着她那弱小的心灵。而她,一个弱女子,又怎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呢?她不想对命运袖手旁观,可她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发出一声声哀叹……
  黄昏的地平线,即将隔断喜悦,又怎能不叫她伤心欲绝,可她却又无能为力。她唯一能做的,唯一希望的就是张生能够赶紧写信回来,了却她无尽的担忧。
  没有千言万语,却有着千丝万缕的情思,这万缕情思在作者手中成功地表现了出来,成功地再现了人物回环往复的感情和压抑泣诉的口吻。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
  沈海军:此曲撷取了暮春时节六种自然景物,构成了一种色彩斑斓、寥廓、萧索、凄凉的背景。莺莺这个离人是用泪眼观察世界的,因此,不论是天空漂浮的碧云,还是大地上怒放的菊花,还是南飞的北雁,都淡淡地抹上了一层悲凉的色彩,使人不能不触景生情黯然神伤。
  金鑫:我认为这里选的季节十分恰当,因为秋是伤感的季节。柳永也有这样的诗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在秋天,寒蝉凄切,好象离别的刀刃剜割着离人的心;在秋天,黄花满地,好象是离人憔悴的面容;在秋天,衰草漫天,好象是离人牵连不断的思念。而且所选景物富有季节特征,刻画了一幅萧索、凄凉的画面,渲染了浓浓的离别情,体现了离人不能自恃的情态。“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是谁的眼泪能染遍漫山红叶?离人呀!也许是泪已干,只好如杜鹃般泣之以血吧!
  教师:作者首先将蓝天白云、堆积的黄花、南飞的大雁、如丹的枫叶在凄紧的西风中融为一体,构成了寥廓、萧索、令人黯然的境界,衬托了人物此时的感情,继而通过莺莺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感受,抒发了情人分别的痛苦压抑的心情。王国维《人间词话》云“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晓来”两句就表现了这种境界。
  “染”、“醉”二字,不仅把对外界的感受化为具有动态的心理过程,令离人的涟涟别泪,宛然突现。后者既写出树林的色彩,更体现了莺莺在离愁重压下不能自恃的情态。
  ……
  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发言质量极高,加上教师适当的点拨、归纳、补充,收到极好的教学效果,这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无法比拟的。
  五、拓展延伸,看剧本和录象。
  1.看剧本。在课堂激发兴趣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看剧本,学生很感兴趣。
  2.组织学生看录象。带着目标看录象,比较剧本跟录象表达主题的方式有何不一样。
  3.写观后感,课上交流。课上学生交流的积极性很高,学生学到了很多知识。
  以上的语文课,真正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学生主动阅读,积极寻找资料,认真总结,踊跃发言,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者,这样的语文课学生能不欢迎吗?
  
  陆亚红,教师,现居江苏如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