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8期

教育中的移情艺术

作者:王式样




  中小学基础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主要体现为学风建设。中小学校要用自己的富有创造性的实践回答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素质要求,就不能不密切关注和重视学风建设问题。这是维系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根据笔者对一些学校的考察,学生总体来说学风呈积极上进、逐年提升的良好态势,具体表现为大多数学生珍惜上学的机会,学习定位比较准确,以素质为导向的学习目标比较清晰,对自己的学习和全面发展予以更多的关注,对知识经济到来对人才的挑战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国内外学者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的研究指出,学生自我控制的自觉性和自我监督能力明显提高,自我设计的愿望强烈,有强烈的独立倾向和反抗倾向。他们希望家长和教师对他们少指责,多理解;少命令,多商量;少管束,多指点。
  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和意识,是他们学习态度、学风表现的重要制约因素,需要我们的高职教师更加潜心地研究。引导他们的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向积极方向转化,使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在良好的学习环境的熏陶下得以强化。“移情原理”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学习习惯方面,无疑是很值得重视的。日本学者大桥正夫指出,所谓移情(体验),是指改变或者重新确认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从而迸发出实现自我的意志、自觉和决心的力量之体验。
  专家分析,学生的移情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所任教的教师的移情,显然,优秀教师拥有更多的优势,赢得学生的移情。二是对所学学科、专业的移情。同样,对所热爱的专业,更能引发学生的移情。三是对学习活动的移情,如果学习能给学生带来快乐和成功的体验,学生的移情也就油然而生。四是对未来人生的移情。对未来人生和职业生涯充满信心的学生,肯定会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当前的学习生活,取得更多的竞争优势,积聚更多的发展后劲。
  笔者认为,移情原理之所以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重视,就是因为它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马克思说过:“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是表现在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激发学生对学习、创造、人生的移情,是激活他们本质的一着高招。同时,这一原理完全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潮流的本质,学习活动固然需要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是当今学生是富有强烈主体意识、民主意识、独立意识、创新的群体,他们是发展中的人,更是具有巨大潜能的人,因此,以学生为本,更要求我们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去吸引和调动他们对专业、对学习活动的自觉移情和体验,去尝试求知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同时更应该看到,在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挑战和实践面前,若能成功实现学生对终身学习活动的移情,其中的革命性、建设性的意义不可低估。
  在学生中顺利实现学习的移情,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途径:
  专家指出,学生都有“向师性”,从小学生到大学生,概莫能外。他们对教师的教诲和关爱有着自己不同的自身感受和体验,对教师的辛勤劳动,有真挚的感恩之情,对德高望重的师长,他们的景仰之情会久久地留在心中。冯友兰先生曾经评价北京大学的老校长蔡元培先生,称赞他那“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格修养,他说,蔡先生的教育有两大端,一个是春风化雨,一个是兼容并包。在中国的教育史上,名师对教育的巨大贡献,主要表现在他们用自己的崇高人格、高尚精神、渊博学识、教授有方,启迪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国家栋梁和社会有用之才。徐特立、李公朴、闻一多、陶行知、马寅初、叶圣陶……一个个亲切的名字,留在一代又一代的学子的记忆中。西方著名的教育家夸美钮斯曾经说,“教师的急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诱导学生”。乌申斯基也说的非常透彻,他讲道:“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爱国敬业,为人师表;严谨笃学,与时俱进;坚持真理,为人正直;坚守情操,拒绝庸俗;精通业务,谦虚谨慎;乐观开朗,兴趣广泛;平和宽容,善于自律。所有这些要求,都应该落实到我们每个教师的言行举止之中去。尤其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改革和建设不断深化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复杂交错,各种价值观、人生观相互碰撞激荡,社会风气中负面影响客观存在,更需要我们的教师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自己,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教育观、人才发展观,用正确的观点、方法去引导、感化、熏陶学生,这样才能达到有效的“润物细无声”的移情、向师效应,达到我们的育人目标。
  用走向社会实践的客观环境来培育移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壮丽事业,对于我们当代教师和莘莘学子,都是展示自己人生抱负和报国情怀的广阔天地和舞台。我们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都注定了我们必须面向社会、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国际和国内办学。
  我们不能把学生囿于学校的小课堂、小天地,要扩大教学过程中实践、实习、实训的比重,让学生走向企业、走向市场、走向农村、走向西部,去实习,去顶岗,去调研,去吃苦,去探索,去观察人情百态,去学习做事做人,去触摸社会的脉搏,去体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创业艰辛,去了解社会对人才的规格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走向,去感受改革开放给我们伟大祖国带来翻天覆地的巨大变迁和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从而增强职业体验,培养未来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在能力的内涵中,我们要十分强调合作能力、公关能力、解决矛盾的能力、心理承受和调节能力。有专家指出,这些恰恰是他们将来应付竞争的关键能力。也恰恰是只有让学生走向实践,他们才能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走向社会、走向实践,可以促使我们的学生少一份浮躁,多一份实际;少一份幻想,多一份责任;少一点书本教条,长一份真知灼见;少一点个人主义,多一些忧国忧民,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他们对未来职业生涯和美好人生的移情,就更加富有现实性和创造性。
  要实现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是高素质的劳动者这个目标,首先要教会他们这样做人,把职业道德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深入实践,才能使他们不会有雾里看花的隔世感,才会产生对职业的敬畏感和学习的紧迫感。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尊重学生求知、求新、求真、求异的学习需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人格特征,尊重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的所有疑虑和异想天开的探寻。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社会实践中锻炼成长,在独立思考探索中创新起飞,在实现自己的学习理想的过程中真正养成独立思考、认真钻研、敢于提问、开拓创新、勤学苦练的优良学风,为自己的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基础,更好地成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优秀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磊:科学探究与初中化学课程改革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徐新民:关于探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教育周刊》.2005.1.
  3.张峰:科学探究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新课程研究》.
  
  王式样,浙江三门县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