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8期
如何拨动学生的心弦
作者:王 平
一、趣化课堂结构
众所周知,学生学习总是受一定的学习动机所支配,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而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就是学习兴趣。应该承认,语文本质上是生动有趣、美好动人的,它从来都是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语文的本来面目。语文能力在生活中表现为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也就是获取和传达信息的能力。具体到课堂就是思考、说话和作文,阅读就是主要中介。语文教学就应该围绕阅读中心来训练学生的思考、说话和作文能力。这就是社会生活对语文的要求,是语文学习的终极目的。看、听、记、读则是辅助手段;语法、修辞、逻辑只是隐含的规则和体验,而非工具。故而真正的语文课是学生要思考、作文和说话,要获取知识信息,最好的语文课不是教师演说甚至导演获得成功,而是学生表演甚至导演成功。那么我们就应设计一种充满乐趣的课堂,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再加以引导,使其思想感情潜移默化,交际能力不断发展,谁能拒绝趣味和美好呢?基于此,我总在动脑筋寻求每篇课文时恰当的切入点、激活课堂的兴奋点,有意创设高潮,力求让学生学得轻松自如。比如学习《明湖居听书》时,我于无疑处设疑,以“文章的中心事件是什么?中心内容是什么?中心人物是谁”等一系列问题步步为营向前推进,在热热闹闹的讨论中加深了对正面描写手法的品味鉴赏;学习《警察与赞美诗》时,我抓住小说的题目特点,要求同学们换用其他题目,同学们跃跃欲试,答案丰富多彩:“一个流浪汉的过冬计划”、“流浪汉的归宿”、“梦中的仙岛”、“冬日的梦想”、“事与愿违”、“流浪汉与警察”等,既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又在对比中加深了对原题的理解;在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时,我抓住人物性格特征,要求学生创作一幅人物肖像漫画,于是产生了“洗澡时的别里科夫”这样的佳作——仍旧包裹得严严实实!……总之,语文教学就应发挥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性的学科优势,本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精神,构建一个和谐愉悦的课堂,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充分调动其主动学习、积极学习的精神。
二、美化教学语言
在语文教学中,一个教师怎样才能把无声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可听可见的形象刺激,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读写能力呢?我们固然鼓励学生的畅所欲言,但教师如果能用优美生动的教学语言,造成听觉美感,创设美的情境,那么同样能使学生深受感染并为之动情。这样,教师不仅在语言的运用上起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同样会帮助学生得以体会作品的“胸境”,从而做到“入境始与亲”。学习《荷塘月色》时,我会这样带领学生欣赏月下荷塘的风光:“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朱自清先生漫步于月下的荷塘畔,他看到了弥望的田田的叶子,欣赏到了荷塘中临风袅娜的姿态各异的荷花,闻到了若有若无、时隐时现的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香……这宁谧、幽雅的月下荷塘无疑让他在这里寻找到了片刻的宁静”;在引导学生探讨《边城》的主题与人物形象时,我会问“湘西边城的风景是纯澈的,人性是纯朴的,在这样纯美的自然风景和人际关系中,为什么还会有悲剧出现呢?”;在品味《琵琶行》中的风物描写时,我同样声情并茂“‘枫叶荻花秋瑟瑟’,枫叶枯黄,荻花瘦削,在秋风中瑟瑟作响,仿佛秋凉袭人;‘别时茫茫江浸月’,江水茫茫,月色溶溶, 阒无人迹,冷月无声;‘唯见江心秋月白’,江面宁谧,秋月皎洁,一曲终了,琵琶曲仿佛还在水面、月中缭绕……”。在老师绘声绘形的语言中,那些文句、意境会萦绕于学生心头,愈积愈丰富,愈丰富愈自然贯通,既积淀成一种语感,又加深了对作品的印象。
三、还课堂琅琅书声
在如今的语文课堂,朗读教学似乎被冷落而束之高阁了,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讲解分析,把朗读视为耽误时间、可有可无的东西,随意压挤,以致使很多学生朗读文章疙疙瘩瘩,支离破碎,难以准确表达文章所传达的意思,更不要说抑扬顿挫、有声有色了。殊不知,这大大降低了语文教学效果,也影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认为,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因为书面语言的有声化能调动读者的形象感、情趣感甚至意蕴感,加深其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和记忆,强化对语言的感受能力,许多语文教育大家都提到过学习语文吟诵的重要性:“必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方法”、“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诵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吟诵的时候,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所以在课堂中我针对不同语段,总采取范读、散读、领读、齐读、分角色读等不同形式“披文以入情”。除了语音、语调、节奏、顿挫等技术指导外,我尤为注意培养感情朗读,即要求朗读者在朗读前的酝酿期内,务必有意识地快速走近角色、体会情感、想象场景,尽可能自然逼真地扮演好作者、文中人。在这种有节奏、有语调、有感情地全心投入的朗读指导下,我的课堂中既有木棉对橡树的款款倾述,又有窦娥声泪俱下的控诉;既能听到济南城白妞高超精湛的说书艺术,又能感受到教堂赞美诗中的庄严肃穆、高尚圣洁的氛围……这样令人赏心悦耳的美读,怎不令学生在或屏气凝神或神情激昂中走进文章的情感世界呢?文章就是情感的载体,学生务必在读中入景、生情、明理。
四、铺路搭桥,延伸拓展
我们希望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培养语感,提高自身的语言素质、语文能力,同时也提出教师必须从主宰课堂的地位上退出来,把提出问题的权力交给学生,使他们有充分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去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解决疑难的自主精神。但面对学生知识积累的盲区、探究思维的路障,我们则应该做铺路搭桥的引导者,通过相关背景知识的铺垫甚至延伸拓展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比如学习《明湖居听书》时,在讨论前五段内容(戏园盛况、琴师弹奏、黑妞演唱、观众反响)与中心人物白妞的关系时,学生大多用“侧面描写烘托白妞”简单对答,至于其妙处却难以言传。于是,我提醒同学们回顾:“初中课文《口技》中描写了其道具简单,仅‘一桌、一椅、一扇、一尺而已’,听众神态变化‘伸颈、侧目、微笑、默叹’,‘无不色变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汉乐府《陌上桑》有‘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峭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之句,作用何在呢?”学生明确为:“前者用听众的反应来衬托表演者技艺的高超,后者用旁观者的反应来衬托罗敷的美貌”。同学们在知识迁移的过程中领略到二者的异曲同工之妙;在感受《胡同文化》中汪曾祺先生对胡同在时代大潮冲击下逐渐衰落的无奈和超脱时,我趁机引导学生思考“传统建筑、传统文化是历史的厚重积淀,我们理当尊重、珍惜,但时间的步伐不会停止,传统该如何面对时代大潮的冲击?我们又该如何面对新时代下的传统文化呢?比如‘王麻子’和‘张小泉’同为我国剪刀行业的传统老字号,但为何前者已宣告破产,而后者不仅在新时代站稳了脚跟且日益壮大蓬勃呢?比如有人质疑‘在摇滚、爵士的今天,轻唱慢吟的京剧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它极有可能逐渐衰落而淡出历史的舞台;如果我们能重新包装它,相信京剧会重新焕发出生命的光彩’。同学们如何看待这些现象呢?”同学们在激烈的讨论中加深了对课文主题、情感的理解,也做到了对生活的关注、思考。总之,只要我们善于为学生创设思维迸发的空间,学生的自主意识就会得到很好的发挥。
“教无定法”,但情感无疑是贯穿我们审美教育的主线。如果我们能借助于一篇篇文质兼美、文情并茂的课文,创设有利的情境,调动学生积极的丰富多样的情感体验,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相信语文课堂会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王平,教师,现居湖北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