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8期
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作者:颜莉莉
课型目标:坚持以活动促发展的思想,创设出学生真实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激励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参与、主动实践,在活动中完成对象与自我的双向建构,最终实现自主发展。
适用范围:尤其适合小说、戏剧和一些争议性强,想象空间大的文章。
课型要求:(一)师生易位,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所思所想,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理由,而不是借学生的嘴说老师想说的话,用学生的手完成教案上的某些环节,或单纯由个别学生代替老师上课。在起始阶段要教给学生分析文章的方法和一些讲课的技巧,并进行讨论和训练。可以先对几个比较好的学生有意识地培养,形成一个课题组,然后让这些学生到各组中去教其他的学生。(二)尽管以学生活动为主,但这一系列的活动都在教师的精心策划下,教师要创设学习易于进入角色的情境,善于调动情感因素,同时要将角色意识培养和目标意识教育结合起来,对学生所表演的角色予以评价,整个活动中,教师就像一个导演,而教师的文化底蕴、独创能力、对教材的参悟能力、对学生的了解程度,都将影响学生对活动的内容的理解和体验程度。
操作流程:
1.创设情境。教师创设情境首先就是要发现学生的原有的经验背景,在原有的经验背景中寻找到学生的知识生成的最佳生长点。然后教师应设法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渲染气氛,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①引(用有关的诗文引;借助线条图像引;以连锁式的发问引);②读(美读、品读等);③演(如借助VCD中的音乐、片断,学生自己表演)。
2.提出问题。教师针对情境自然地引出与主题相关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是教学目标中的重点所在,而且涉及到对整篇课文的理解,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许多课文都能找到这类问题。
3.独立探究。在教学中,学生发现要探究的问题以后,老师一定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自行探究,让学生去探究,而不是过去的去听、看、读,要让学生去经历探究。但是也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原有的年龄特点,认识水平,应该做到放中有扶,扶中有放。
4.再次提问。课堂再次提问的问题,可以是针对学生回答中出现的最有争议的问题,也可以是对第一个问题的深化和拓展,教师再次提出问题。比如《再塑生命》中“莎莉文老师让海伦学会那么多的知识,她的秘诀是什么?海伦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5.协作学习。协作学习是一种合作,是当代竞争社会里不可或缺的一种品质。学生以融洽的关系,以相互合作的态度,共享信息,共同担负学习责任。在协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常需要展示自己的观点,去说服别人;有时也会根据别人的观点来修正自己的想法。通过协作学习,他们会对教材产生更深的认识,获得最佳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
6.效果评价。站在对学生终身负责的高度,为学生谋求最大限度的发展,体现“终身学习,全人发展”的理念,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效果构建出最前沿的、导向性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学习小组对个人的评价,其他同学对个人的评价,也可以是教师进行总结性的归纳评价。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被人评价转变为主动学习、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主发展。
7.迁移创新。语文课的根本宗旨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社会、生活、自然界、课堂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培养的大舞台。学习是为了应用,“知识就是力量”,如果不应用,那么他们学到的东西就是一堆毫无用处的死东西。因此,我们必须要把学生引向社会、生活、自然界、课堂。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比较阅读的方式,可以通过想象联想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质疑的方式,进行知识的迁移,思维的创新。
“交互式的课堂教学形式”重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不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功能,恰巧是两者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优势互补,从而创造出师生在教与学中的最佳组合方式,“交互式的课堂教学形式”是在现代的主体教学论的指引下所构建的富有很强的时代性、操作性和实用性的一种现代教学模式。
颜莉莉,教师,现居浙江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