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8期
教学言语风格的美学境界
作者:高 巍
教学言语是教育教学和人际沟通的最为重要的方式。教学言语作为教学的物质媒介把教师的教学构思变为教学现实,把头脑内的教学思维变为具体实在的教学过程。教学言语的质量,是教学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教学言语风格是言语风格的一种,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言语所表现出的运用语言的特点和整体风貌。教学言语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并完成教学内容的最主要的物质媒介和物质手段,是教师教学风格的最主要、最集中的体现。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我们日益明确地认识到:教师的言语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风格作为一种独特的美,是难以分类的。但在诸多的风格形态之间总存在着若干联结点和一致性。文学创作理论对风格类型的研究较为完备,教学美学参阅姚鼐的分法,可以把教学言语风格分为阴柔的优美、阳刚的壮美及兼而有之的浑融美三种境界。
一、优美型教学言语风格
姚鼐论述“阴柔”一类风格的特征是:“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其于人也,谬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可见,阴柔的优美,具有内容上的轻盈微细,具有形式上的静清幽深,质地的柔滑细腻,形态的安详宁静,结构的曲折和谐等特征。
(一)教学言语优美风格的主要特征
教学言语优美风格包括典雅、华丽、含蓄、柔婉等形态,它的特征主要从教学言语内容、教师言语特点及引起学生审美情感三方面表现出来。
教学言语的优美从教师的言语特点表现出来。听之如珠落玉盘,诵之如清泉在石上流淌,观之如秋月清爽明净,写之如“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引自刘勰:《文心雕龙·物色》)。即言语大方得体、典雅、文质并美,词语清丽华美,丰富多彩,句式纤巧,语气语调舒缓、柔和、亲切、温润、朗圆,轻声曼语、从容不迫,言语态度端庄、娴雅、文静、温婉、平和,言语透露出的情感情绪柔和细腻;言语方式新颖别致、巧妙曲折、清新可爱……所有这些,都综合成教学言语的优美。叔本华说:“优美就在于:每一举动与姿态都是最轻便、最适度、最自然地做成的,从而是它的意向或意志行为的纯粹的、合适的表现,没有多余的举动流露出无目的无意义的手足无措或姿势错乱,也没有任何缺陷的姿态流露出举止生硬或呆若木鸡。”
在优美的教学言语导引下,学生的审美情感表现出轻柔、宁静、愉快、舒畅等特点,整个课堂有生动的气氛,却没有激越热烈急剧的变化;有活泼和愉快的氛围,没有大喜大悲的起伏落差;有祥和和平静,没有激昂、亢奋、心潮的澎湃。作家肖复兴在一篇文章里回忆他的一位数学老师:“他讲课的声音十分动听,像音乐在流淌;板书极其整洁,一个黑板让他写得井然有序,像布局得当的一幅书法、一盘围棋。”“想起阎老师的讲课,他既是一位数学家,又是一位音乐家,他将音乐形象的音符和旋律,与数学的符号和公式,那样神奇地结合起来。他拥有一片给予我们的才如此滋润淋漓。”这位教师的教学言语引起学生的审美情感,就是愉悦、轻快的审美体验。
(二)教学言语优美风格在教学中的审美作用
优美的风格是很通俗的美。优美的事物随处可见,随时可遇。中国传统文化以雅、文、静为美,长时期的文化熏陶和文化心理积淀,形成了中国教师的主要美学气质:雅、静、文,具有这些气质的教师以优雅、阴柔为美,自然也就形成了教学言语以优美为主要风格。
优美的教学言语风格在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优美是一种亲切随和的美,它能够轻而易举地迎合我们的审美情趣,让我们产生舒适愉快的审美情感体验。优美的产生,不必刻意地追求,也不必矫情地学习,只要用轻松自然的心态和适合的方式,都可以形成心态的优美。所以,优美之于教学,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使学生乐意接受。学生在优美的教学言语导引下,产生自然、轻松和愉快的心境,在这种心境下,学生不知不觉地被优美所陶冶,听课学习产生愉悦感,不必费力约束强制自己。优美是春风化雨,落在心田便滋润了心田,融化便营养了心田;优美是种子,落在田里便会慢慢生根发芽。优美的亲和力是一种浸润式的作用,它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形成美的品格性情;另外,优美的作用力是温和平缓的,它易于形成教学中较为稳定的情绪情感。
二、壮美型教学言语风格
(一)教学言语壮美风格的主要特征
教学言语以雄浑博大气势和激烈开阔宏大场面为内容,讲授狂风暴雨、电闪雷鸣、高山峻岭、激流险瀑、雪原森林、瀚海戈壁......教师教学言语语调铿锵,声音响亮高亢,语气激昂,抑扬顿挫,具有强烈的节奏;言语时面容表情动作形态都透出刚劲威猛,力度大、动感强,情感热烈奔放豪迈激越、威严凛厉、昂扬高亢;言语态度具强烈的指令性、不容置辩的真理性、权威性,显示出教师的严格、刚毅果断顽强等性格特点。
在这样的教学言语下,学生的精神状态高度集中,常常被教学的内容所激动所感动,常常滋生出惊奇、惊诧、震撼、向往等审美情感体验,而且常常引发联想和想象,从而感受到壮美。
(二)教学言语壮美风格在教学中的审美作用
壮美与优美是两种类型的美,它们具有不同的形态,也具有不同的审美作用。壮美是雄伟、壮阔和动感之美,孙子称巍巍、荡荡,王夫之则认为是雄不以色、悲不以泪的雄浑。壮美具有力度,具有气魄,具有气概,给人以恢宏、险峻、刚烈、激荡、豪放的审美感受。
教学中,壮美是必需的。壮美的言语风格可以陶冶学生性情,壮美使学生崇尚伟大壮丽,壮美使学生胸襟开阔宏大,壮美使学生活力充沛朝气蓬勃,壮美使学生体验到艰难险阻,特别是体验出战胜险阻后的激扬慷慨。壮美使学生敬畏,然后又使学生敬慕,所以,教学言语的壮美具有相当的威慑力,可以使学生对教学过程集中起更多的注意力。
三、教学言语风格的浑融美
宋代苏轼在《与子由书》中认为,诗人风格应该是“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姚鼐也说过:“阴阳刚柔并行而不容偏废,有其一端而绝亡其一,刚者至于偾强而拂戾,柔者至于颓废而暗幽,则必无与于文者矣。”
刚柔兼济、壮美与优美浑然交融的浑融美,不是刚性与柔性的简单相加,更不是它们的平均数,而是根据内容的需要,宜刚则刚,宜柔则柔,刚与柔水乳交融,浑然一体。浑融风格类型所产生的美学特质和美感效果也不同于单纯的柔美美感或单纯的阳刚美感,而是兼二者之长,将境界规模的大与小,力度感的强与弱、态势的动与静调和,将刚美感与柔美感兼容并包,产生一种经调和冲淡后的介乎二者之间的美感享受。这种美感比之阳刚或柔美的美感,显出更丰富的特点,给人更多样更丰富更细腻的美感享受。
教学也一样。教学言语风格类型可以有偏胜,但不可走极端,也需要“刚柔并济,阴阳相长”,需要兼二者之长避二者之短的中庸适度的浑融类风格。浑融类风格的教学言语,可以化去阳刚的峻烈、严厉、急噪为舒和、宽温、平和,化阴柔的拖沓、缓柔、松懈为利落、严格,从而形成一种“洗练、活泼、冲和”的新特征,它在教学中表现出宽严适度、温峻有节、该严则严、该宽则宽、有柔有刚、有情有理、有动有静、动静相宜,既具阳刚的威慑力,又有柔美的亲和力。
教学言语风格是教师在教学中形成的,有的教师偏于阳刚,有的倾向阴柔,也有的教师形成了浑融型风格。教师要有清醒的风格意识,在教学中注意吸收其它类型言语风格的长处,再把它们溶进自己的教学言语中,注意取长补短。阴柔型教师在稳中求变,在静中求动,宽中求严,平静中增加言语的力度,急中求缓、动中求静、刚中求柔、壮美中自然有了温柔,阳刚中就兼具了几分阴柔。这样,不求刻意之变,而风格却有了自然的变化,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个性,是很有裨益的。美的语言一定能创造出能欣赏美和使用美的语言对象。正如鲁迅所说,对美的东西如“曙日出海,瑶草作华,若非白痴,莫不领会感动”。
高巍,女,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