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6期

关于美学和美育的思考

作者:黄健云




  张玉能,1943年8月生于武汉市,祖籍江苏南京市,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艺学博士生导师,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美学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西方美学、西方文论、美学原理、马列文论、文学理论的教学和研究等工作。主要著作有《美学要义》、《审美王国探秘》、《西方文论》、《马克思主义文论教程》、《西方美学思潮》、《席勒的审美人类学思想》等;译著有《德国古典美学》、《秀美与尊严———席勒美学与艺术文集》、《席勒散文选》等。
  
  黄:敬爱的张老师,您好!非常高兴和您相会于《文学教育》这个美丽的花园里。我首先在这里代表《文学教育》的读者恭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心!
  张:谢谢《文学教育》给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我也祝《文学教育》越办越好,祝各位读者能从中吸取更多的养料。
  黄:今天,我们主要是想请您与关心《文学教育》的读者谈一谈美学、美育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您认为,目前的中国美学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张:目前,中国美学正处在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活跃期,比较活跃的流派有实践美学、生存美学、生命美学、体验美学和生态美学等。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实践美学是当前中国主导美学潮流,最富有生命力,最具有中国特色,最能代表当代中国美学发展方向,也是中国当前唯一可以与国际美学对话的流派,我同意这个看法,并且认为,实践美学还在不断创新发展。因此,也可以说实践美学已经发展为新实践美学。
  黄:实践美学是怎样形成的,它有些什么特点?
  张:实践美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当时的美学大讨论所讨论的核心问题是美的本质问题,在讨论中,形成了“主观派”(吕荧、高尔太),“客观派”(蔡仪),“主客观统一派”(朱光潜)和“实践派”(李泽厚),“实践派”和前三派不同的地方在于其以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为其哲学基础,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出发研究美、美感和艺术问题,认为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具有社会性。由于实践美学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它很快就成了中国美学的主导流派。
  黄:新实践美学又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
  张:新实践美学是在20世纪80—90年代第二次美学热中形成的美学流派,主要理论代表有刘纲纪、蒋孔阳、周来祥、朱立元等,我也是新实践美学的积极倡导者。它在实践美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命题,如“美是自由的感性显现”(刘纲纪),“美是多层累的突创”,“美是恒新恒异的创造”(蒋孔阳),“美是辩证和谐的发展”(周来祥),我认为“美是人类实践过程中的自由创造”,这样,实践—创造—自由就成了贯穿新实践美学的主线。
  黄:实践—创造—自由在新实践美学中有什么样的地位?
  张:实践—创造—自由是新实践美学的创新点,它在其理论体系中的地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它认为,实践是以物质生产为中心,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话语生产的感性的、现实的活动;实践是美、审美和艺术的真正的历史起点。第二,它认为,实践过程中的自由创造是美和美感产生的原因,自由的创造表现在对象中是美,体现在主体上就形成美感。第三,实践—创造—自由是新实践美学建构自己独特的美学范畴体系的轴心。它认为,人类的实践—创造的自由是一个历时性的过程和一个共时性结构,因此,它不仅有不同的自由程度和不同的自由境界,而且还有自由、反自由、不自由和准自由四个维度,美是显现人类自由的形象的肯定价值;丑则是显现人类反自由的形象的否定价值;崇高(刚美)是显现人类准自由的形象的肯定价值;幽默和滑稽是显现人类不自由的形象的矛盾性价值,幽默是内美外丑的不自由形象,滑稽则是内丑外美的不自由形象。在这些美的范畴之内还有一些亚范畴:美可分为柔美(优美)和刚美(崇高),柔美又可分为优美、优雅、秀美,刚美又可分为壮美、崇高、大美;丑可分为阴丑和阳丑,阳丑又可分为畸形、鄙陋、卑劣,阴丑又可分为怪异、怪诞、荒诞;幽默又可分为机智、谐谑、戏仿;滑稽又可分为讽刺、讥诮、反讽。这样一个以实践—创造—自由为轴心,通过审美关系体现在对象世界中的美的范畴体系,是新实践美学的突出贡献。
  黄:对审美本质的认识往往取决于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新实践美学是如何看待人的本质的?
  张:新实践美学提出从三个不同的维度审视人的本质的新理念。它根据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看法,认为人的本质由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人的需要、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和社会关系等,这样,新实践美学视野中的“人”就是物质性与精神性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这样的看法,使我们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把握人的本质。这样理解人的本质,也可以使得“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命题显得更加立体化,内容更加丰富,也更加合情合理。
  黄:新实践美学对艺术的本质是怎样理解的?
  张:新实践美学从五个方面对艺术本质进行新的界定。它认为,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艺术是植根于社会生活的一种意识形态;从实践本体论的角度看,艺术是一种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的精神生产;从实践认识论的角度看,艺术是一种审美形象的把握世界的方式;从发生学的角度看,艺术是实践达到自由的产物;从现象学的角度看,艺术是再现社会和表现审美意识的形式或符号。总的来说,艺术是一种再现一定的社会生活和表现一定的审美意识的形象世界的精神生产,植根于一定的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的形式。新实践美学对艺术本质的思考,紧紧地抓住了艺术的审美人类学的本质,使得艺术回到了人类审美创造的符号形式的根本。
  黄:在新实践美学的视野中,美学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张:新实践美学强调了美和审美的人文性质,它认为,美和审美的终极目的是使人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这个看法,密切了美和审美活动与人之间的关系,使美学真正走上关心人的生存和关心人的发展的道路,也使新实践美学成为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价值的真正的人文科学。
  黄:美学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少数美学家的“专利”,它后来是如何向人们的日常生活靠近的?
  张:美学向人们的日常生活靠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德国古典美学之前,西方美学主要是一种形而上的美学,以探求审美现象背后的本质作为主要目的,关注的是远离生活世界的美、美感、艺术的自然的或认识的本原,美学家们孜孜以求的就是:美是什么?美感是什么?艺术是什么?尽管美学家们得出了汗牛充栋的抽象结论,然而对于人们实际的审美活动、艺术创造和欣赏却没有直接的作用,往往显得隔靴搔痒,无法解决人们所迫切要求解决的实际审美和艺术问题,好像是天堂里的声音,难以在现实中引起回响和共鸣,更无法在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之中予以实施。到了十八世纪中期,在德国古典美学内部引发了“实践话语的转向”,从康德开始,要求美学成为“自然向人类生成”的中介,席勒更是把美学及其研究的美、审美、艺术当作了使人类恢复“人性完整”和解放人类、批判现代性、使人得到自由的手段。然而,这种回到生活世界的苗头却被窒息在黑格尔的庞大的、严整的形而上学的哲学体系之中。但是,美学的感性的、现实的、生活的本根却并没有完全被掐断。在费尔巴哈—车尔尼雪夫斯基对黑格尔的批判中生活的本根又得到了复苏、萌发,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就是其明显的标志。真正把美学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进行思考的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明确地指出:“劳动创造了美”,“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人不仅象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只是由于人的本质的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总之,那些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一部分发展起来,一部分产生出来。……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所以,是马克思把美学研究的根基奠定在了以物质生产劳动为中心的社会实践之上,使美学研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关系密切起来。并且,马克思这一思路以极大的影响力影响了后来的现代派和后现代美学家,从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主义、克罗齐的直觉主义、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美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美学、胡塞尔等人的现象学美学、萨特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美学,到卡西尔和苏珊·朗格的符号论美学、理查兹的语义学美学、维特根斯坦的分析美学、俄国形式主义美学、英美形式主义美学、法国结构主义美学,都把美学问题与人、人类社会、人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进行研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