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5期
古典诗歌中的诗人形象及其教学
作者:徐怀成
在北宋文坛上,苏轼是一个富于浪漫气质和自由个性的人物。一方面,他作为士大夫集团的成员,抱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地参预国家的政治活动与文化建设,另一方面,他比当时任何人都更敏感更深刻地体会到强大的社会政治组织与统治思想对个人的压抑,而走向对一切既定价值准则的怀疑、厌倦与舍弃,努力从精神上寻找一条彻底解脱出世的途径。在苏轼的许多诗篇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其人格个性的闪光。比如:“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诗人用轻松、幽默的笔调,表现了深沉的第二故乡的感情和傲岸不驯的个性;“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诗人以其豁达旷放的胸怀来对待人生的悲苦愁闷;“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馀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首过海诗,是苏轼于绍圣四年(1097)谪放海南岛儋耳的三年后,即元符三年六月遇赦,渡琼州海峡北归所作。三年流放,九死一生,竟轻轻巧巧地落在了“兹游奇绝”四个字上。诗人的乐观胸襟,豁达精神,不屈意志,全在笔下流露出来了。尽管此时的他,已是一位遍体鳞伤的诗人,但他精神不死;至于苏轼的词《定风波》更是集中体现了诗人的人格与性情。“莫听穿林打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在风雨之中却不畏风雨,人生虽有挫折却不退缩灰心,诗人倔强、乐观、潇洒的人格精神跃然纸上。
文如其人,诗如其人。一首好诗自然有一股强大的人格之力贯穿、支撑其中。左思的“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陶渊明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陈子昂的“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张九龄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高适的“长歌达者杯中物,大笑前人身后名”;李白的“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苏轼的“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朱敦儒的“诗万首,酒千觞。几曾著眼看候王”;辛弃疾的“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龚自珍的“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终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等等……在这些优秀的古典诗词的字里行间,人们常常能感受到一个诗人——也许可以说是一个灵魂站了出来,向世界呈现他那个人的整体——他的人格、气质、风骨,这些就是所谓的诗人形象。如果在古诗教学中,能引领学生穿越历史的时空与中华民族的先哲对话,让学生感悟诗人形象与人格风采,将有利于陶冶情操,健全人格。那么,如何在古诗教学中展示诗人形象,又如何引导学生关注诗人形象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教学策略。
1、探究背景,了解诗人
现代学生学习古典诗歌,不仅有字词、典故等知识障碍,还有情感上的障碍。比如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常有学生就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其五》等作品提出疑问:“陶渊明生活的地方这么偏僻,交通不便,有什么可陶醉的?”这就需要教师补充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与诗人生平介绍,帮助学生了解诗人,丰富情感。孟子曾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在教学《归园田居》、《饮酒·其五》等作品时,可将陶渊明所处的时代及生平介绍给学生,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生逢乱世,统治阶级残酷虚伪,官场腐败。他29岁出任江州祭酒,不久辞官归隐。以后虽几任参军之类小官,时间均极短,到39岁,曾躬耕田亩,后又出任彭泽令,不久辞官归农,时年41岁,再未出任,终年63岁。他对当时社会政治腐败极为不满,“不为五斗米折腰”,几次弃职归隐,躬耕至死,死后友人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古人云“诵其诗,贵知其人”。当学生了解到陶渊明热爱田园生活并非一时之兴,而是特定社会现实和个人经历熔铸出来的特殊性格时,学生对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闲雅恬静的心情和旷远明澈的思想就不难领悟了。又如学习苏轼的“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时,教师也需要补充相应的背景知识,否则,学生就有可能只认为苏轼好美食,而无法领悟在轻松、幽默笔调下的诗人那颗傲岸不驯的心灵和深沉的第二故乡的感情。
2、诗文互映,感悟诗人
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借助诗文本身将诗人的人格形象发掘出来,充分发挥,深入阐述,以期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铭记在心,成为他们理想人格的目标,从而受用终身。比如学习屈原的《涉江》时, 应把重点放在他“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的不同流合污、坚定正确立场的高尚情操的讲解上。讲《归园田居》时,应结合陶渊明的“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崇高气节进行分析。此外,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的“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苏轼的“莫听穿林风雨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都是金玉良言,字字珠玑,其中凸显着诗人的理想人格形象,蕴涵着深厚的文化情感,是对学生进行崇高道德情操教育的良好材料。教师利用这些有利的资源,适当的联系当今社会上的各种不良现象,联系学生思想里可能出现的误区进行分析,就能潜移默化地把一种文化意义上的情操培养渗透到日常的教学中,渗透到学生的内心深处。
为了深化诗歌内容,使学生对诗人的人格形象有个较为完整的认识,教师应该在古诗教材的基础上,旁征博引,推及其他。比如在教学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以联系他的散文前、后《赤壁赋》进行鉴赏。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极力地歌颂周瑜,表现了对古代英雄的向往,这正是苏轼内心深处永远不可能磨去的建功立业的英雄情怀。哪怕是经历了人生的大悲大喜,大起大落,那种儒家思想的治国安邦,报效朝庭的思想也没有从诗人的心里消亡。在《前赤壁赋》里,苏轼仍念着:“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哪怕是被捕被贬,苏轼也没有忘记心中的美人,那个并不一定很圣明的国君。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心里,君就是国,不忘君,就是不忘国。苏轼时时不忘儒家的要求,天下的兴亡,总在他的心里。然而当想到自己功业未成,想到种种失意,苏轼又流露出浓厚的悲凉,慨叹着“人生如梦”。在怀念英雄人物的同时,他又感慨着“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种时候,道家的寻仙访道的思想又涌上了诗人的心:“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这样诗文互映,学生会看到一个较为完整的苏轼。又如,在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可以引进杜甫的其他许多诗作,如《石壕吏》中“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咏怀五百字》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以及《月夜》、《春望》、《无家别》等诗里的有关诗句。让学生通过回忆杜甫同一时刻反映同一主题的许多诗作,对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有一个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参考文献:
1、章培恒.骆玉明等.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3.
2、钱威等.语文教学艺术导论.新疆大学出版社.2000.8.
徐怀成,广西航运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