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4期
运用想象和联想鉴赏古典诗歌
作者:戴桂娥
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有机构成部分,都是课程实施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在新课改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应做一些相应的转变,下面我结合语文教学(诗歌鉴赏)方面的实践来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老师设疑激趣,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学生是否能有效的学习,其根本一点在于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只有把主动权授予学生,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师生共同参与,双边互动的教学相长过程,教学才能取得最佳效果。传统的诗歌鉴赏常常因为学生在理解上有困难变成了老师一个人读鉴赏词典。一首诗歌学过了,学生还是感觉朦朦胧胧的。我在讲古典诗歌的时候特别注意到这种现象,也做了很多思考与尝试。最终我发现设疑激趣是一种很有效的途径。这对于培养他们的思考分析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很大的引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多动脑筋,要在怎样才能更好地激活学生思维方面做文章,在教授《春江花月夜》时我尝试着提出了三个开放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学生的主动性一下子大有提高。针对第一节月下春江所见,我的提问是以填空的形式出现的:我看到——(一幅怎样的图画,至少三个词语),我感受到了——(至少三个词语)。这个问题很有挑战性,除了要求学生展开想象之外还要有一定的概括能力(也很能考查学生的词汇量)。问题一提出,我看到学生们都立刻进入状态,不时写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时,基本上能够说得比较圆满。我相信这种不同于常规的提问方式很有助于提高学生思考积极性,也能够进一步激起学生的探索征服欲望,能够调动学生的潜在心智来投入学习研究。
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学生个体才能得到发展。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将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让学生大胆想象,及时交流讨论,获得真知。
由于学生经验背景的差异,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常常有不同的表现,在探究者的群体中,这种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资源。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共同学习讨论研究,使每个学生都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在这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有价值的、会产生争论的,且是个人难以完成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
例如,我在讲授《春江花月夜》第二节作者关于宇宙人生的思考时,考虑到此节向来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我是这样说的:我们很多同学应该有过独自一人看风景的经历吧?或许你也一个人在月下徘徊过。那么今天就让我们都来当一下大诗人,让我们试着来体味一下这样的春江花月夜。好,现在我就是张若虚,看到如此美好的月色春江,我感受到了壮阔苍凉,我想到了——(此处不是填空,是补写)。有句歌词这样唱:女孩的心思你别猜。今天我们就是要好好的猜一猜张若虚当时可能的想法。说不定啊,我们同学就跟张若虚是知己呢。话一说完,学生就都笑了,很投入地进入了角色。不一会大家就各抒己见,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正是通过这些不同看法的比较,大家可以比较形象地领悟这个难点问题,此时此课教学一大难点已获突破。诗歌探究性教学活动中若能适时安排一些交流讨论学习,教师及时了解讨论情况并加以点拨、引导,一定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合理联想,展开思想的翅膀飞翔。
在应试教育中,我们的诗歌教学大多都是在已确定答案的基础上进行的,而对于探索的过程,教师往往一笔带过,有时为了赶进度甚至不去理睬。这是应试教育的一种弊端,也是我们高中语文教师应该认真考虑的一个环节。学生常有“一听就懂、一做就错、一过就忘”的感受,这就是缺乏“经历”的缘故。
在诗歌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亲自经历,提出的问题应当是开放型的,让学生都有话可说。教师的任务是引导、组织好这个活动,及时把握问题讨论的方向,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抓住机会培养其探究能力,最后获得圆满的教学效果。
例如,还是《春江花月夜》,在讲到第三节闺怨之情时我要求学生进入诗歌角色,男生的身份是游子,女生的身份是思妇,静思五分钟然后起来进行内心独白。学生好像既兴奋又紧张,因为闺怨不是属于难懂的话题,但要进行内心独白好像又有点害羞。因为不难,也富有挑战性,所以整个过程学生思维显得比较活跃。
这种诗歌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一系列探究活动后领悟其中真谛,教学强调过程开放性,教学内容不局限于书本,向生活实际开放。初步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觉得语文教学更是要树立“尊重教材,超越教材”的教学理念,让教学从单一性向综合性发展,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将更有助于我们教育质量的提高。我想,这也是我们进行教改的一项基本目标吧。
总之,诗歌探究式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跟上语文新课改的步伐,我认为诗歌探究式教学也应该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当然在教学实践中也会遇到很多实际问题,例如探究式教学方式比接受性学习方式要多花时间,而课堂教学还要受到教学进度的限制,这决定课堂教学不可能都采用探究式,并且有些内容也不适合用探究的方式进行。所以,针对实际我们在强调探究式教学的同时,也应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只有这样才更利于我们素质教育的实施,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戴桂娥,教师,现居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