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4期

阅读教学中背景材料的获取与运用

作者:罗宣武




  新的课标精神倡导以学生的终生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但无论如何,课程教材和课堂教学仍是改革实验的核心部位。课堂教学质量上不去,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在平常的教学中,仍然应该经常地进行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本文将对阅读教学中背景材料的运用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个作品直接传递的信息总是有限度的,它既不可能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全部,更不可能是对现实的整体反应。它必然是作家主观对客观现实的某一种反映。要真正理解一个作品,不能忽视作品的现实背景。语文教材与时代、与社会、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背景材料的丰富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重视阅读教学中背景材料的运用研究,对于促进阅读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颇为有益的。
  
  一、背景材料的多角度获取
  
  传统的语文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背景材料主要依靠教学参考书提供,因而获取的途径是单一的;背景材料获取均由教师完成,学生不作参与,因而获取的主体是唯一的。结果,教师课前抄参考,学生课上听介绍,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不了,背景的诸多功能发挥不了。我们知道,开放性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为此,须把背景的开放作为阅读教学开放的重要内容,重视阅读背景的全方位获取,为教学提供广阔的背景;重视背景的全员性获取,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1.从学科教材中获取。各学科教材与语文教材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为语文教学提供了诸多背景材料。因此,结合语文教学引导阅读相关学科的教材,可让学生自我获取背景材料。可在纵向联系中获取。语文教材中,一些课文背景相同或相似,而且从课文内容来说往往又互为背景。对此,可抓住相似点,引导对相关课文进行重读沟联。一些课文后也附有与课文相关的短文,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起来,帮助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在横向联系中获取。即抓住语文教材与其他教材的联系,让学生从相关学科中获取背景材料。如语文教材中的人物传记可与历史课中的相关内容联系,说明文的教学可与生物学的相关内容联系。
  2.从课外阅读中获取。课外阅读是背景获取的重要渠道,对与课文相关的背景,可引导课外阅读,尽量拓展背景空间,以促进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的结合,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从广播影视中获取。现代通讯媒体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了背景获取的简易通道,巧妙运用,可有效地解决阅读教学中的背景介绍问题。另外,对适合学生收听(看)的广播(电视)节目,可及时推荐,让学生不断积累,以防止背景运用的急功近利。这样,重视了平时的积累,一旦需要其背景就能自然在学生头脑中浮现。
  4.从社会生活中获取。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场所,又是语文实践的天地。为此,可把学生引向社会,引向生活,让他们获取“活”的背景材料。如教学《爱莲说》,可引导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花叶茎,听一听荷叶声,闻一闻花香;教学《看云识天气》,可引导到野外去看一看云的千姿百态和千变万化。当然,这类背景的获取多受时间和自然条件的限制,教师要统盘考虑,抓住时机,甚至提前安排。这样,虽然与教学时间有一定距离,但只要认真指导观察,使其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时稍加引导,其背景材料就很容易在学生的头脑中复现,这比单纯靠教师“具体生动的描述”,效果要好得多。
  
  二、阅读教学中背景材料的多层面运用
  
  在阅读教学中利用背景材料,目的在于借助背景材料引导感受内容,理解语言,体会感情,以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背景是为内容服务的,它应和内容的理解融于一体。我们应突破背景介绍的常规,可根据背景材料与课文内容及教学目标之间的联系,按文体和课文特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合理地分解,分层次介绍,多层面运用。
  1.如果课文所涉及的背景材料单一,一般可在新课开始介绍。背景材料将影响学生的选择性注意,对知觉产生顺向影响。可以使学生以浓厚的兴趣、良好的心态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可抓住学生知识的空白点,通过背景介绍,引发学习兴趣,并将这种兴趣引向以思维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活动。具体方式有:
  (1)融入导语中。将作品诞生的原因恰如其分融入的导语中,融入绘声绘色的描绘中,不仅可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也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如曹操的《观沧海》的教学。一提到曹操,学生就会联系到小说《三国演义》中凶狠、阴险、狡诈的形象。其实不然,既是“演义”,便非正史。历史上的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身处乱世,胸怀统一中国的政治抱负,挟天子以令诸侯;作为诗人,他不仅有“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等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的诗句,更把远大的抱负融入诗歌之中,气魄雄伟,慷慨悲凉。而《观沧海》正是曹操北征乌桓途中经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登临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一定会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这种昂扬的、奋发的精神融合到诗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学生理解了作品与人、与时代背景的关系,便能更深入地了解人,理解作品,领略作者使人开阔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又如《伐檀》这首民歌是劳动人民的创作,它是怎样诞生的呢?我们不妨这样描绘:在很遥远的古代,一条蜿蜒的大河向东方流去,两岸是茂密的森林。一群衣衫破烂的伐木工人在砍高大坚硬的檀树。他们把砍倒的檀树拖到河岸边,望着清清的河水,河水泛起圈圈波纹,也溅起他们的思绪:我们终日劳累,却缺吃少穿,而奴隶主却不劳而获……这样,来自劳动生活的著名民歌便诞生了。
  (2)融入标题的简析中。标题是文章的窗口,能集中蕴含多方面的信息。《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忘却和记念是一组反义词,这个多义的短语,是为了忘却,还是为了记念呢?抓住这个契机,可引入写作背景介绍。理解文章要知人论世。一篇文章总有写作的缘起。作者介绍、背景介绍是需要的,但它是服务于理解全文的,将静态的背景介绍变为动态的认识过程,将个别的知识介绍变为综合的整体把握,这样可加快课堂的学习节奏,起到轻负高效的作用。
  2.背景介绍置于讲读课文之后,会使学生回过头来重新知觉课文中提到的信息,对注意和学习产生一种逆向的影响。在总结中介绍以达到拓展的目的。总结时,可抓住教材的延伸点,通过背景介绍,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延伸。这种方式适用于那些艺术价值高、采用含蓄手法、言近旨远的文章。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教学。如果在讲读课文之前介绍背景,就会使学生往往把注意仅仅局限于时代性、思想性,而忽略了文章的艺术魅力。放在讲读课文之后介绍,则可以使学生在充分体味到美景之后来了解作者淡淡的忧伤和迷茫的心情。
  3.如课文涉及的背景材料较多,且与理解内容结合紧密,集中介绍就有可能喧宾夺主,上成历史课。这种情况就应该将背景知识分散到讲读课文的过程中去。初读后介绍以解疑。有时学生初步接触课文后往往疑窦丛生,如与背景相关,且这些与中心理解关系不大,可随机介绍,扫除障碍,从而为课文的细读研究打好基础。细读时介绍以深化。对有助于促进课文内容和中心理解的背景材料,可安排在细读中随机介绍。如鲁迅先生的一些文章,典故多,引用多,集中介绍往往吃力不讨好,若将其分散到讲读过程中则可起到很好的作用,收到很好的效果。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根据不同的课文、不同的目的选择不同的背景介绍方式,这不仅是教学的需要,同时也是给学生以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以致用,学会灵活处理学习中乃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情况。这无疑是和新课标倡导的以学生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相一致的。
  
  罗宣武,教师,现居四川乐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