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4期

艺术教育的回顾与反思

作者:薛 忠




  艺术教育是普通高校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艺术教育开始走向一个新型模式,从过去单一教授到今天多元化教授,从有意识的教育发展到潜移默化的无意识传授为主要内容。从陈旧的城市艺术教育转变到城乡结合,以至到不发达的边远农村的艺术教育,对有关教育政策做了一定的调整,明确了有关艺术教育的内容,对不合理的艺术教程进行了大量的改革,使其更完善性和更科学性,从而不断提高艺术教育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但就大学生而言,高校艺术教育说其有就有,说其无就什么都没有,如形同虚设,主要问题应归纳为以下几点:
  首先,我国艺术教育列入课程较晚,艺术在发展中缺乏系统性,因此艺术教育在高校中(除艺术专业外)没有列入正常教学工作之中,有师者加之、无师者弃之,从意识上认为它不影响文化知识的正常发展,也不能给大学生教育带来多大的影响,所以高校的主管部门也将艺术课列入为小三门,忽视了它对人潜意识的影响,更忽视了人的全面素质教育。艺术教育是人的灵魂教育。它主要是从人与物的情感、行为、意识、感知、认识等多方面启发,使一个人在其完美中享受前人所表现的欢乐与生活情感的释放,从而在其行为中表现出某种特有的性格。很多科学家精通各类艺术领域,这就是所谓的既是艺术家又是科学家的道理,加之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在经济落后的情况下产生了把艺术当作一种精神领域的永久性错误观念,把艺术与精神享受混为一谈,从而在初级艺术教育中就产生了艺术课的可有可无的错误认识,导致我国大部分学生只知道牛顿而不知道莫扎特与贝多芬。艺术修养的培养能激起人对生活的向往,对民族的热爱,产生对国家的责任感,使灵魂得到艺术的净化,使艺术在心灵深处唤起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因此外国人指责中国人没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集体观念淡薄。
  其次,艺术教育不能单靠言传身教,这种教育只能了解艺术的片面性,很难掌握艺术发展的全部内在含义,它要求我们建立一套严格的、科学的、正确的、适应性强的艺术教育教材和课程体系。目前国内各高校主要开设的课程大多如出一辙,“交响乐鉴赏”“大学音乐赏析”“交响乐与美学”“大学生音乐欣赏”“书法”“大学生美学鉴赏”等等,这些课程的开设没有不妥之处,但这种名称太大、太泛,有的还缺乏理论依据,甚至互相重复。这就要求国家及省级艺术教育部门加大课程设置的规范化和科学性,制定一种艺术教育的模式、教学程式和大学生艺术课程标准,以便正确的指导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和大学生思想与修养的提高,可以成立省级高校艺术教育研究机构,研究一套具有特色的完整的艺术教育体系。这样更要求艺术主管部门先得确定高校艺术教育大纲、规章制度、实施细则、教育章程。其次,具有合理的阶段性的课程计划与课程设置,使之形成一种连续性、确定性与固定性的授课制度,从而达到普及艺术教育及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提高。再次,建立一套合理的评价准则来评价艺术课的教学质量与艺术活动的效果。开设多门艺术选修与艺术必修课,满足不同学生对艺术的不同要求,在3—4年中逐步走向艺术课程教学的规范化,不断推出大量质量较高又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艺术课程,为今后高校艺术课程的发展奠定基础。
  最后,要加强艺术课教材的选编与管理,必须通过全国及省级艺术中心审核、评选并推荐出部分有适度性、艺术性、特色性的教材,来供省、地高校作为艺术课选用,内容上要达到不失民族性、世界性和现阶段具有的多样性,尤其要具有地方特色又不乏其全国性,特别要有循序性,由浅入深,具有规范性,如某种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到乐器再到乐曲及音乐家或以国家为一个单位来按照历史的发展综合编制。再者可以按照先国内历史后国外历史来制定,使其有一个一目了然的认识,吸收一些国内外有影响的作品与作曲家,特别应选编一些具有催人奋进,激发人意志,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具有无私奉献、为人师表、赢得全社会尊重的音乐家及教育家的作品,使学生从学习其作品的同时不断感化自身的师德与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自身综合品德与修养。
  教师队伍在大学生艺术教育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高校根据本校情况因地制宜,配备一定数量的具有较高师德水平与专业水准的专职或兼职艺术教师。但大家都知道,这样的教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数量是很有限的,要解决数量的问题,作为艺术主管中心,要有一套完备的计划如:短期培训、组织教学、观摩和出国考察、兄弟院校调研等多种形式,多级别、多层次、多方位来为高校培养一大批素质良好、业务水平优秀、爱岗敬业的有一定艺术修养的专业教师。目前各高校可解决燃眉之急的是先让有经验的老教师来带头把艺术课开起来,其次再培养再引进人才,因为不能等着什么都全了再做,那不就等于在空喊大学生素质教育吗?由于大学生的崇拜性很强、虚荣性较大,所以在高校开设艺术课时必须让有经验、有高学历且以年轻人为主要师资力量,会产生一定的教学价值,也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特别应注意教师的师德问题,古人云“有其师必有其徒”。所以对一些广泛认同的具有较高素质与较高专业水平的教师,应加大重用,并在其校内担任主要艺术课的讲授。
  大学生艺术教育应形成制度化、责任化、程式化。有专职的省、院、系部领导兼职进行管理,不断加强艺术教育的管理体制,改变以前没人过问与管理的混乱局面,甚至出现多部门管理的无序状态。改变以前随意性、情绪性、人为性、间断性的办学格局,对艺术教师的评价标准不能与其他学科一致,停留在何种刊物上发表多少文章。因为艺术性的东西有时候是用自身的感受来衡量的,每个人都有他不同的感受,所以要以其对某种艺术感受的能力来评判和以教学质量的好坏来评判教学水平。近几年高校艺术学生质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来自于教师自身的素质,为了某种社会利益与自身需要,他们就没有很好的学习专业理论与教授自身的专业,也没有忠于职守,缺乏责任感,何谈艺术教育。如此下去,整体教育不下滑那才叫奇怪呢!所以应建立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来规范教师教学的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成绩。
  当前大学生艺术教育发展的主要内容应是以教学为主来带动科研水平的提升。艺术教育的科研不是靠查资料,抄文章而得来的,它必须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教学是实践的前沿阵地。没有很好的教学怎能有完整的教学体会,如何因材施教?比如:声乐教学在全国甚至全世界也没有一本科学的完整的书籍来指导教学与学习,它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只有靠教师的自身修养与教学经验来指导学生完成演唱技能,如果有也只不过是音乐家及歌唱家或者保健医生的心得体会与本人自身感受而已。不能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提并论,所以艺术教育的管理是非常复杂、非常艰难的工作,是需要省级工作者付出大量艰苦劳动和持之以恒的贡献精神,才能使中国大学生艺术教育走向正规化与规范化。
  建立健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管理机构,坚持依法行政,确保各高校艺术教育政策规定的有效落实。其次应加大对艺术教育快速、健康、有序的发展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有关艺术作品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这样可以形成艺术的直观性与艺术的准确性,大量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来将艺术作品转化为动感艺术作品,使其声与像结合为一体,为教师与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工具与教学环境。
  大学生艺术教育的发展在师范院校中应改为主要课程。因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掌握多方面的知识,既要有学科水平也要有师范性教育修养,教师的成长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阶段,无论是研究生或是本科生,艺术教学对他们来讲是很有益处的,所以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是全方位的。现阶段的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体制、管理体系、教师的培养及教育课程的改革均受到当前社会及经济的影响,所以要规范高校艺术教育和发展高校艺术教育将对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就是我们当前要确保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使全社会的整体素质取得良好发展这一战略高度,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与民族自豪感和综合国力,这种全面教育将是我国教育战略上刻不容缓的任务。
  
  薛忠,兰州城市学院音乐学系讲师,西北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