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4期

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再认识

作者:李晓宏




  第二,教师的知识和经验问题。成功地实施综合课程需要教师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这就要求师范教育的课程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使未来的教师对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都具有充分的理论理解和实践体会,这是实施综合课程的必要条件。当务之急是综合课程的师资培训要到位,要帮助教师从理论到实践两方面认识和解决综合课程的诸多问题,提高教师对综合课程的理解和信任。
  第三,管理的问题。要在工作量计算、教学质量评估和学生学业考试上充分考虑综合课程的特点,营造有利于实施综合课程的外部环境。
  
  三、课程改革的希望与前景
  
  目前无论从政策、理论还是实践方面,课程改革正面临着非常好的发展契机。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明确规定,在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在中学阶段各个学校可以根据现有教师的适应能力和其它条件,选择以综合为主的课程,也可以选择以分科为主的课程,或选择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积极鼓励各地选择以综合为主的课程。这些举措足以证明政府为课程结构的调整提供了足够的政策与舆论支持。
  但是,由于受价值二元论的影响,在理论研究过程中,我们的思维方式往往钟情于非此即彼的模式,在纠偏的过程中容易犯“以偏代偏”的错误,即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综合课程的研究目前正处在这种困境之中,一些研究者在批判分科课程弊端的同时全力推崇综合课程,大有取而代之的意图。这样无形之间把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作为对立的双方割裂开来,否定分科课程合理性的同时,也使综合课程剪断了历史的脐带而陷入孤立的境地,其实“综合课程是以分科课程的改进形态出现的,而不是作为分科课程的对立形态出现的”。
  课程综合化是时代的要求,是课程自身发展不可或缺的命题,但在这一进程中我们决不能否认分科课程存在的价值与功用。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是一种相关而非对立的关系,两者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任何试图割裂其相互关系的研究方法都是不可取的,它势必造成理论上的困窘与实践中的难为,最终制约综合课程的发展。
  两种课程反映了人类认识的两种基本方式,它们相互关联而又相对独立,两种课程共同发挥各自的作用,二者都是不可或缺的,缺少其中任何一种都将是发展的不平衡。因此,不论是分科的彻底取消与分科的唯一化,还是缺乏综合与不加限制的综合都是同样有害和不适当的。就课程结构而言,包括了分科与综合两个方面才是合理的。所以,我们认为,课程在今后的发展,仍将在分科与综合这一基本关系的相互作用中实现,两种课程也将共同存在。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2]丛立新.课程论问题[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5.
  [3]施静翰.论课程的分化和综合[J].教育科学研究.2001.7.
  [4]李晓宏.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浅论[J].晋东南师专学报.2003.3.
  [5]廖哲勋.论中小学课程结构的改革[J].教育研究,1999.7.
  
  李晓宏,山西长治学院中文系讲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