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4期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语言运用例析
作者:张 波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对风雪的描写,就生动地体现出这一特点。林冲来到草料场,“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起一场大雪”。林冲交割完毕,自感寒冷,就到酒店去沽酒。小说至此有一句画龙点睛的话语:“那雪下的正紧。”清代著名的学者金圣叹批点到:“写雪绝妙。”金圣叹所谓的“绝妙”,就是一个“紧”字用得绝妙。鲁迅先生对这一句也赞赏有加,他说:“倘要‘对证古本’,则《水浒传》里一句‘那雪下得正紧’,就是接近现代的大众语的说法,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鲁迅先生所说的“神韵”,就是说这一句语言能准确地描绘出自然现象的特点,又能准确地表现出雪夜行沽的林冲对于自己不利处境的特殊感受。尤其一个“紧”字,神韵独具,在读者头脑中不仅能引出“大雪纷飞”的联想,而且可以想象到一场危机四伏的夺命大网悄悄向林冲扑来的境况,一个“紧”字既写大雪漫天飘飞,同时又符合林冲此刻的心理特征。
这样的例子在《水浒传》中是很多的:第三十六回有段描写“一只快船,飞似从水头上急溜下来。”金圣叹批道:“古本‘急溜’二字须写出船到之速。俗本改作‘摇将’二字,谬以千里。”金圣叹认为“摇将”二字谬以千里,其原因就在于“摇将”二字只能在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中引出一只小船的表象,“急溜”却不同,读者想象的不仅仅是一只小船,而且迅急、快速。
古人把文学作品中经过艰苦锻炼,最能刻画生活的准确生动的用语,称为“诗眼”、“词眼”、“文眼”,以显出画龙点睛之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那雪下得正紧”的“紧”字的刻画就显得气势飞动,劲健有力,大雪纷纷扬扬,林冲将要面对的险恶环境如在眼前。无怪乎金圣叹称之为“绝妙”。
“紧”字的运用,不独出现在《水浒传》中,《红楼梦》中也有出色的运用。大观园的小姐们在芦雪庭联诗,众人都让王熙凤起头,凤姐声明“你们别笑话我,我只一句粗话,下剩的我就不知道了。”那一句话出人意料:我想下雪必刮北风。昨夜听见了一夜的北风,我有了一句,就是“一夜北风紧”。可使得?
王熙凤此句将出,众人都相视而赞道:“这句虽粗,不见底下的,这正是会作诗的起法。不但好,以下留了多少地步与后人。”众人赞的有道理,王熙凤这句不只是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描写,也是人物特定心情的自然流露。一个“紧”字,仿佛是凤姐对贾府形势的概括,也是不自觉地对贾府形势所引起的不安情绪的流露。这一句同样具有“神韵”。凤姐,不像林冲是惟恐遭人暗害的配军,可是她深感“大有大的难处”,所以那“听了一夜的北风”所引起来的“紧”的感受,和“那雪下的正紧”的自然现象给林冲精神上造成的刺激有共同点。“紧”字表现人物情绪,预示人物命运,在艺术手法上如此自然,富有表现力,正如唐代刘知己所说的那样“一言而巨细咸该,片语而洪纤靡漏”。(《史通》)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认为言以明象,象以尽意,说明文学作品语言本身的美以外,语言形象还应包括深厚、丰富的内容,在一般情况下,一定的字、句只能表现一定的思想内容,其含义是有限的,但经过作家精心锤炼,其内容可以更丰富、更深刻。用金叹圣的话来说叫“一笔作百十笔来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那雪下的正紧”,不就是“辞达而理举”(陆机《文赋》),言近而旨丰吗?
张波,教师,现居湖北襄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