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4期

解读《背影》的四美

作者:邓红梅




  《背影》作为一篇著名的纪实散文,感情真挚、深沉;选材合理、精当;语言朴实、清新。一直被选作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感染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下面略作赏析,以求与《朱自清散文的挑剔》作者商榷,为《背影》正名。
  一、人性美。读罢《背影》,不能不被它所表现的那种父亲对儿子至亲至爱的深情所打动,这种亲子之爱,反映的是我国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当然我们在赏析时,若只拘泥于真挚感人的父子之情,则未免有些降低文章的格次。季羡林先生说:“我觉得,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就应该把眼光放远,远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然后才能真正体会到这篇名文所蕴涵的真精神。”文中所表现的情感,是父子深情,更是人性的光辉,曾经,我们奉行父为子纲,百善孝为先;今天,我们着力构建和谐社会,无论社会形态发生什么变化,传统美德不会黯然失色,只会被赋予新的意义,父慈子孝是家庭乃至社会都倡导的道德情操,是人类文明的表现,《背影》正描写了这种道德情操的美,这种美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二、结构美。父亲的背影是全文描写的焦点,为了写好这个背影,文章除对背影作了笔酣墨畅的细致的描写外,还以背影为中心前后安排了许多的巧妙的衬托与铺垫。全文的线索为:开头设题——点出背影;中间叙事——引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结尾思念——照应背影。
  文章写父子一同回家奔丧,表面看来,似乎与背影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其实不然,父亲当时正处于丧母、失业、典卖、借钱这一连串的打击中,可父亲并没有因为不幸的降临而忽略对儿子的关爱,相反,他事事亲力亲为,这时的关爱胜过平常情境的千万倍,更显出父爱的伟大与崇高。
  父送子上车这一段,父亲考虑再三,觉得非亲自送儿子不可,可儿子呢,他想的是“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要紧的了”,对父亲的送行并不领情,反而还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暗笑他迂”,这正是情感的欲扬先抑,只等到背影出现,儿子清楚地看到父亲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时,终于读懂了父亲那颗仁爱的心,读懂了父亲对自己的深情,交织着感恩、悔恨、愧疚的泪水,从心里从眼里一并流出,至此,父子之情水乳交融,父亲的付出得到了儿子的回报,在这个过程中一波三折,欲扬先抑,文章起伏有致,更显示了父亲背影的感人力量。
  三、语言美。朱自清散文的语言朴实清新,浑然天成,在《背影》中全用白描,不作任何修饰、渲染。文中没有用“关心、爱护、感激”等直抒胸臆的词句,但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无不是父子相怜相惜、相互关爱的深情。大朴正是大巧的升华,“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文中的用词造句认真考究,绝不随便。如送行那一段,“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这里的“说定”表明已成定局,可后来又发生了变化,他还是亲自去送,“再三嘱咐”表明遍数之多,事无巨细,不厌其烦,反复交代,这些描写,强调说明了父亲为儿子作了极其精细、周密的安排,字眼平常,意义深远,爱子之心跃然纸上,全文语言简洁,正如叶圣陶评价“通体干净,没有多余的字眼”。
  四、角度美。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方方面面的,而且大多都是在日常琐事上十分自然地流露出来的,子女在描绘父母时,常常会写到父母慈爱的脸庞、关爱的眼神、细致的动作、贴心的话语,而朱自清先生却是另辟蹊径,选取了一个特殊的角度,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全力抒写父亲的背影,令人拍案叫绝。如果说一提到母爱,我们就不由地想到“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灯下缝补的形象,那么,背影就是父爱的代名词,像一尊永恒的雕像,矗立在每个儿女的心上,“你静静地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这种清新的角度极大地冲击了我们的传统视角、传统思路,也点燃了我们的想象,丰富了我们的情感,这种特殊的表现角度,写得隐而不露,简而不繁,含不尽之意于背影之外,发人深思,催人联想,而且还有一种神秘美,具有极大的艺术容量,经得起读者的反复鉴赏。
  
  邓红梅,教师,现居湖北秭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