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3期
先秦儒家军事思想浅探
作者:韩红宇
先秦儒家军事思想与《孙子》尽管有不同之处,但是它们之间也有许多一致性。如二者产生的时代背景基本相同,大致都产生于春秋、战国的乱世局面之中,相同的历史背景、相同的政治需要使二者必然具有共同的语言。如孙子兵法尽管对战争指导原则进行了全面而详尽的论证说理,但其前提和出发点却与儒家一致,孙子也主张从人本主义思想出发,充分肯定人性。实际上《孙子》对战争始终抱着一种极为谨慎的态度:“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将“道”置于“五计”之首,阐明“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全”为上,“破”为下是孙武的重要思想:“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由此观之,《孙子》军事思想与儒家“非战”立场和倡行“仁义之师”的主张在总体上是一致的。因此,简单地认为孙子兵法和儒家军事思想针锋相对、水火不容的观点是肤浅的、片面的。
三、先秦儒家军事思想的历史影响
尽管儒家军事思想在先秦时期并未成为主宰战争胜负的利器,然而由于其思想内核和中国传统社会机理的一致性,最终导致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发展到秦汉魏晋时期出现了兵儒合流互补断长的倾向。并且儒家军事思想在其中发挥了主导性作用,规范了先秦以来兵家用兵的宗旨与目的,对中国古代军事文化传统的承继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先秦儒家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也有力地抵制了上古中国穷兵黩武的好战倾向,促成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优秀文化传统。
但是由于儒家思想往往对战争作出种种理想化的虚拟,因而容易导致在实际战争中的失败。尤其是荀子反对用兵使诈的态度,曾一度给后世带来了消极影响。如韩信背水破赵战例中的陈余之败,就是受到儒家军事思想消极影响的一个典型战例:公元前204年10月,韩信率兵同属于楚王项羽势力的赵国作战,须经太行山一道狭隘的山口——井陉。井陉口是太行山著名的八大隘口之一,易守难攻,不利于大部队行动,赵王歇和成安君陈余屯20万大军于此凭险据守,以阻止汉军。赵王谋臣李左车向陈余献计说,井陉不容两车并行和齐兵队列,要求发精兵3万给他,抄小路截断汉兵的给养辎重,正面赵军则高筑营垒,拒险坚守,使韩信进不能战,退不能还,不出十天就可以获胜,并保证将拿韩信之头回来见陈余。可陈余却以嘲笑的口气拒绝了他的正确建议,认为“义兵不用诈谋奇计”,而且韩信兵少而疲,避而不击会贻笑诸侯,拒不采纳李左车的建议。李左车知其必败,便投韩信。结果诚如李左车所料,20万赵军败于韩信数万汉军,陈余最终也被斩杀。这是在战争中过分强调儒家的“仁”却不讲究智胜而导致军事失败的惨痛教训。
总之,先秦儒家军事思想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中国古代兵学的构造奠定了“仁”的基调,引导中国古代兵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形成了以儒家“仁”为基础和前提、以兵家现实主义和实用主义为中心内容的军事传统。这既与炎黄子孙安土重迁、崇尚稳定的民族文化心理相吻合,同时也铸就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的不屈性格。
韩红宇,男,重庆三峡学院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文化史。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