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3期

评李小洛的《迷人的秋天》

作者:邹建军




  李小洛何许人也?我不是太清楚,也许是一个青年诗人吧?不过这是一个有着自己的独立思想的诗人,并且有自己的生存方式与生活方式、有自己的生活理想与精神空间。读完此诗,最引起我的兴趣的,还是对人生、社会、自由、上帝的种种思考,并且又以非常富于诗情画意的方式表达出来。
  李小洛的诗,首先有一种尖锐性,这既是指感觉的敏锐性,也是指所提出的问题的尖锐性。她敢于指出“这些都是假的”:“我给你的微笑/我流的眼泪/我说过的话语”、“我唱给你的歌声/我写给你的诗歌/我送给你的玫瑰”,如此等等,包括我正说着的这些话,“都是假的”。为什么呢?“都是因为我们向来/塞满了溃败的芦苇和灰尘而是假的!”这是非常深刻的话语,其表达的方式却是很艺术化的。要在诗中揭示“自我”的虚伪性是需要勇力的,最终的目标指向社会与时代,更需要一种强大的勇气。在《我要指给你看》中,诗人不仅要将自己的“痛苦”指出来:她怀抱着自己的“膝”与“裙子”、永远背不完的“书”那样的无奈形象;她也要将那个坐在“高处”而忽视平民、具有一双“掠夺春天的手”之冷漠的“人生”形态指出来;那个她自己曾经那么爱的“上帝”也没有被放过:“上帝其实是一个愚蠢的人/上帝其实还是一个懒惰的人”。诗中对现实社会与虚伪人生的批判,的确是相当独到而深刻的,我们好像许久没有读到这样的诗了,因此我为读到这样的诗句而感到欣慰。
  李小洛的诗体现了一种自由而真诚的人生态度,她对真理有自己的追求与把握。她并不是一概地否定现存的一切,只是从自己的感受出发,说一切自己所说的、所送的都是假的,最后归结到这个世界也是假的,这种艺术表达是巧妙的。而《我要把世界上的围墙都拆掉》所表达的却是一种自由精神:把世界上所有的篱笆都抽开,栏杆都拔走,围墙都拆掉,为什么呢?“我要让这个世界从此宽畅起来/春天再也没有什么可以阻拦”。那真是一个自由自在的世界:“太阳”想去哪儿就可以去哪儿,“花朵”想在那儿开放就可以开放,而“自己”呢,想在那里拥抱情人就可以“紧紧地抱住不放”。虽然这样的“自由”是少有的,但这种美好的想法与自由精神,却是值得肯定的。在这里,诗人所抒写的情感是宁静的,其气度也是从容的,那当然就不是一种所谓的“自由主义”。
  最有意思的是《我要这样慢慢地活着》这首诗。表面上看起来,诗中展示的好像是一种变异的人生,什么都是“慢慢的”,晒太阳、喝酒、写诗、说话、恋爱、用餐、怨恨、喝水、哭泣、欢笑等,就像一个成都人,什么都是“慢三拍”。这里的描写初看起来不可理解,其实正是当代年轻人的一种新的“享受人生观”: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要充分地享受每一天中的每一时刻,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空闲,让自我的感官充分地张开,感觉大自然给我们所提供的物质与精神元素。最后两句也许是画龙点睛的:“最后,我要慢慢地过完这一生/再慢慢地在傍晚里慢慢地死去。”我在此想提出一个问题来讨论:这里所写到的“生”与“死”,是值得肯定的呢,还是值得否定的呢?
  变异是此诗在表达上的一个特点。所用的语言是朴实的日常口语,没有什么虚饰与生涩的,但是诗人所展示的好像都已经变形:一切生活形态都是“慢”的,所说的一切都是“假”的,世界上一切的围墙都要“拆掉”,那些坐在高处的人包括“上帝”都是冷漠的与愚蠢的。世界上一切的东西都是丑的,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却是美好的、高尚的、可贵的,看起来是一种矛盾,其实也是一种和谐,一种变异的和谐。诗的语言也是有节奏、有意味的,诗人在诗中往往是一层一层地展开,到了最后才亮出自己的主旨:如第一首的关于“生”与“死”的思考,第二首整个世界都是“假”的,第三首抱住自己的情人“紧紧不放”等。我们可以看到,每一首诗的开始都较为平淡,没有什么引人之语,但到了最后,往往都能够引人深思。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一组诗本身就是思考者的诗。在诗中有着自我的观察与思考,但又是以诗的方式加以呈现,以意象化的方式存在于诗中,这就是李小洛的明智选择。
  
  邹建军,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社常务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