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三维目标整体推进策略的审思
作者:肖怀贞
一、立足文本,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知识和能力主要是教师通过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向学生传授或训练以及彼此的双向交流来实现或达成的。知识的获取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学生通过学习各科文化基础知识,形成良好的知识基本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起认知兴趣和认识能力。知识的学习在整个学习中占据着中心的地位,这不仅是因为它在整个课程中占据着最大的时间比率,而且还因为知识教育的实施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知识基础。课程实验中,有重视人文性、忽视工具性,偏于人文内涵的开掘、疏于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运用的苗头。有些语文观摩课,为了体现人文性、开放性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内容庞杂,形式令人眼花缭乱,安排过多的非语文活动,喧宾夺主。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必须通过语文学习和语言实践来体现。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曾提出“文以载道”,按新课标的解释,“文”即是“知识与能力”,“道”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然是“文以载道”,当然首先是“文”,然后是“道”。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分析、理解、鉴赏,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绝不能抛开文本抽象地大谈其道,那样,既不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又会给学生以空洞的政治说教之感。
比如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教师就应引导学生抓住极富表现力的关键词语(如遍、染、透、争、击、翔、竞)和关键句子来分析,尽量做到抽象的词语能够体会,含蓄的句子能够解释。在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上,把握意象,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并感受之、领略之、品味之。这样,学生通过这些探究、鉴赏,就能体会到词中描绘的绚丽高远的深秋境界,感受到毛泽东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从而激发起奋发向上的热情,并树立起远大的革命理想。
二、注重过程与方法,变学会为会学。
学会,重在接受知识,积累知识,以提高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适应性学习;会学,重在掌握方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新信息以及提出新问题,是一种创新性学习。毋庸置疑,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知识。但是,这种知识结论必须是学生自己通过探究得出的,决不能是老师强行灌输的。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是接受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而且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即如果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结论就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学生探究为主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过程,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交给学生,老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激发、促进学生积极去探究、去发现。让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会学,还涉及到方法的问题。方法,既包括“教学方法”,也包括“学习方法”。传统教学比较重视“教法”,此次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提出要转变学习方式,要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要积极、努力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他们语文学习的亲身体验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相互交流、沟通,相互启发、补充,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体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感悟与观念,丰富教学,求得新的共同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
三、注重价值取向,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体现的是语文的人文性,强调的是给学生广博的文化浸染,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中学语文教学落实到人文教育上,就是给人打一个精神的底子。人文教育与知识传授是水乳交融的,语文教学应扭转纯技能训练的走向,真正转向人文教育,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己任。新课标把语文教育提升到审美教育的高度,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因为只有经过审美教育的洗礼,人的感性和理性才可能获得和谐平衡的发展。教学中,无论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中包孕着丰富的美好的情感和积极健康的价值追求,学生能把文本中的积极情感与自己的体验追求合二为一,这才是真正的审美境界。
语文教学还应让学生体验到生命的美,让学生自由地成长。自由的精神与精神的自由一次次地激发了人类的生存热情,承载这些精神的文章比比皆是:庄子的“自然”、陶渊明的“淡远”、朱自清的“骨气”、马丁·路德·金的“梦想”,《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永不言败的硬汉精神……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托起人类不屈的灵魂,引导人类追求真善美。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接受这些精神的熏染,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提升其精神境界,完善其精神家园。
语文教材中的众多游记,无论赏三峡、登泰山,还是临赤壁、游洞庭……除了传递水墨画般的自然意境外,还有着“遗址”的凭吊和祭奠意义!更有着“黄鹤一去不复返”的绝唱意味!教师在对之阐释时,就不能只停留在汉语表面的字意上。我们在沉醉于“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明月松间照,青泉石上流”等诗句优美意境中的时候,对照现实中日益被破坏的环境,也应该把一份疼痛悄悄传递给台下的学生,如果能把这种“痛”埋进学生们的心里,那么我们就是为学生接种了一支“疫苗”!在不久的将来,这粒小小的“痛”或许会生出郁郁葱葱的“良知”来……因为影响一个人终生价值观的,一定是少年时的记忆和生命印象——那些最早深深感动过心灵的细节!
四、三维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应有所侧重。
从一般意义上说,教师的每一堂、每一知识单元的教学,都应当而且必须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的目标,因为这些目标是难以分割地融合于一体的。但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又有一个更需要突出什么目标的问题。三维目标在不同类型的课程中,其结构、主次、实现方式是不同的。一般说来,教师预设一堂语文课的教学目标,首先要能抓住课文的精彩处、闪光点、肯綮处、疑难点,真正的语文课一定要把语言的感悟、品味、积累、运用放在首位,因为文本中的所有的信息内涵、情感思想都是以语言为依托传递出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语文教学中,它通常隐性呈现,渗透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运用以及对知识的掌握之中,体现在师生交流、合作之中。但有的课文内容具有强烈的情感态度倾向、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因素,就应特别着重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而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宜通过“亲历”过程获得方法等启示,突出“过程与方法”的重点。总之,应当在全面达成目标的策略思想指导下,着眼于整体的课程内容和长时的学习活动,有计划、有重点地分析具体内容的特点,讲求实效,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肖怀贞,教师,现居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