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目标导向理论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周菊兰




  心理学目标导向理论是激励理论的一种,行为科学家把人的行为分为目标导向行为、目标行为、间接行为三种。目标导向行为,是指为寻求达到某种目标而表现出来的行为。目标行为,是指达到目标满足需要的行为。间接行为,是指为满足将来的需要而出现的行为。行为科学经过研究发现,要达到任何一个目标必须经过目标行为,而要进入目标行为必须先经过目标导向行为。因此一个人要想快速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必须遵循目标导向理论的基本原则。
  行为科学家虽然遭到有些人的非议,但对于作文教学来说,目标导向理论却有着积极的启发意义,本文就如何在作文教学中运用这些基本原则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对目标导向行为来说,随着目标的不断接近,动机的强度也在不断增强,这种趋势直到达到目标或遭受挫折后才停止;对于目标行为来说,情况则有所不同。当目标行为开始后,动机的强度反而有逐渐降低或减弱的趋势。这就是说,两种行为对动机强度的影响是截然相反的。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使动机强度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就必须交替使用目标导向行为和目标行为。即一个目标实现后,应适时地提出新的、更高的目标,以便进入一个新的目标导向过程,从而使动机强度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使人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状态。
  心理学家还发现:一个人,在他意识到自己的目标快要实现的时候,内心就产生一种冲动,从而使目标导向行为能力增强、效率提高。这种加速现象也叫“目标斜率”。这个原理告诉我们:一个人离他的目标越远,心情越平静,情绪越松弛,内在冲动越弱,工作速度越慢;离他的目标越近,心情越激动,内在冲动越强,工作速度越快,根据心理学家的这些发现,本人在作文教学中曾经作过一些反省。对于作文“教学目标”,自然不是一个很陌生的概念,过去写过的一些教案都会涉及到“教学目标”这一项目。但现在回想起来,过去在教案里订的所谓教学目标,实际上是一个形式主义的栏目,订的十分概念化,十分宽泛,离学生的实际太远,学生看不到成功的希望,现在笔者意识到,要把写作的总目标分解成若干个近期目标,用这些近期目标的实现来加快远目标实现的进程。
  本人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先对某个阶段的远目标进行分解,然后训练一个个具体的近目标。这样,学生时时感到胜利在望,动机强度不断增强,当一个个近目标实现了,远目标也就在眼前了。
  目标导向行为是一个选择、寻找和实现目标的过程。一般而言,它能提高人们的动机水平。但如果导向过程的时间长或者目标不具挑战性,那就会降低激励的力量。因此,在写作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实现目标的条件与机会。也就是为学生设置好前进的台阶,从而引导其去实现一个又一个更高的目标。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开发学生的“写作智力”。构成写作基本能力的智力要素,包括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等。对初中生来说,观察力是学生写作的重要基石,是学生前进的重要台阶。笔者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方面,作过一些目标导向的思考和实践。
  1、物的观察
  首先是对静物的观察,静物包括艳丽多彩的植物王国(竹木类、花草类、蔬菜类),包括五花八门的常用器具(如工具类、文具类、电器类、用品类),还包括千姿百态的艺术珍品类(如绘画类、工艺类)。学会了静物观察就为动物观察设置了前进的台阶。
  其次是动物的观察,动物包括禽类、兽类、虫类、鱼类等。例如对狗的观察,可以注意它的习性、动作、情态,还可以把这只狗和其他狗进行比较,比出同中之异,直到捕捉到这只狗的特点为止。
  学会了“物的观察”就为“景的观察”设置了前进的台阶。
  2、景的观察
  如用“秋到校园”为题,重点观察校园景色,突出一个“秋”字,抓住景物的特征,如形状、颜色、气味、声音。按景物的类别进行分类观察,如树木、花草、水流、天空、楼阁等。当按照一定的路线观察一次后,闭上眼睛,回想一路上看到的景物,如果某些景物的特征不很清楚,再观察一次。直到完全能描述清楚,脑子里浮现出一幅美丽的校园秋景图为止,然后开始作文。
  3、人的观察
  先引导学生观察人物肖像,比如确立班级中最有特点的同学为观察对象,全面观察同学的五官、头发、皮肤、身材、体态、服饰等(一定要抓住特征来表现人物的肖像)。学会观察人物肖像后,可以指导学生观察语言、行动,先确定观察的方向(如细心与粗心、勤奋与懒惰、谦虚与骄傲等方面),然后对周围的某个同学进行观察,比如选择一名比较懒惰或不守纪律的同学作为语言、行动的观察对象,并告知对方,促使他变化。在对同学的语言、行动观察一段时间后,把积累的材料写成如《XX同学进步了》、《XX同学的变化》等作文。
  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对人物的内心进行观察。即知道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人物的外在表现,去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提示人物的内在性格。如笔者班里的体育任课老师,学生初次观察发现他脸上很少有笑容,说话语气很重,行动有点“粗”,表面上给人的感觉很“冷”。有一天下午的语文课上,笔者让全体学生观察这位正在操场上体育课的老师,同学们发现:在炎炎烈日下,这位老师正在认真的教初一新生做广播操。他自己面朝刺眼的太阳,而让全体学生背对着太阳,同学们突然发现自己对老师的观察有了新的突破,他们观察到了这位老师外冷内热、心地善良的内在性格特点。
  目标是人们期望达到的成就或结果。一个合适的目标,能够起到激发动机、调动积极性的作用。1968年,美国管理学家、心理学家洛克发表了《走向工作激励和刺激的理论》一文,提出了目标设计理论。他指出,是否设计目标会影响工作的绩效。那些设置了目标的人比没有目标的人工作要出色的多。洛克认为,为了发挥目标的激励作用,要注意:(1)目标要具体,便于测定,因为目标越具体,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大;(2)目标既不能过高也不能太低,要有一个比较合适的目标抱负水平,每个人要考虑自己的能力、动机以及环境等因素,然后选择既有挑战性,又有可能性的目标。
  根据这一理论,笔者对不同写作水平、不同个性的学生设置了不同的写作目标,然后引导学生为实现切合自己的目标而努力。例如学会模仿,对初中生来说,是写作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阶段目标。但如何模仿,模仿的要求也是有高低的。笔者在操作过程中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确立了不同的模仿目标。
  首先对班里的写作优等生,先引导他们熟读、理解课文,然后再进行模仿,他们的模仿目标是模仿形。如学习了《白杨礼赞》,模仿这篇文章的结构去写《腊梅礼赞》:第一段直抒对腊梅的赞美和崇敬之情;第二段交代腊梅生长的环境;第三段具体描绘腊梅的形象和气质;第四段揭示腊梅的象征意义,点明文章主题;第五段以腊梅与其他花对比,再次直抒对腊梅赞美和崇敬之情。
  最后是对班里写作水平较差的同学,引导他们把模仿目标侧重放在模仿点,也即模仿文章中最感兴趣、最精彩的点,如文章的形状、结尾、过渡段、句式,甚至是一句话、一个词语。例如写《腊梅礼赞》的开头可以模仿《白杨礼赞》的开头:“腊梅实在是不平凡,我赞美腊梅。”
  结尾可以模仿《白杨礼赞》反问句:“当你在积雪初融的平原上走过,看见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二株腊梅,难道你就觉的它只是平凡的小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冰天雪地里保卫边疆的军人……”
  模仿点、模仿形、模仿神即是学会模仿的三个要求,也是模仿目标的三个阶段的具体设计。这三个阶段的具体模仿目标,对学生来说具有可操作性。当笔者布置了一次作文的时候,同时也把这三个具体目标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老师批改学生的作文,也有具体的目标依据。在这里值得提出来的是,老师要求学生选择目标时,不应该每次作文都一成不变。这次作文选择模仿点的目标,如达到了要求,下次作文就鼓励他选择更高层次的目标。至于优等生达到了模仿神的目标,当然也不能让他们停留于此。因为如果这样,他们的情绪会处于松弛状态,写作的冲动就会降低,动机也自然减弱。这就需要老师适时提出更高的目标要求:由模仿走向创造。创造这一目标无疑也是可以设计不同层次要求的,如第一阶段是形的创造,通过想象创造一种物;第二阶段是神的创造,通过想象创造的物,要表现一种神。教师这样不断地为学生设置前进的目标,学生的作文水平就能不断地提高。
  
  周菊兰,浙江青田县第二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