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作者:林 玲




  在教学《记念刘和珍君》时,教师常将重点放在理解词句、把握文意、挖掘主题上,对于文章的“悲愤”这一感情线索或一笔带过或轻描淡写,也往往在剖析全文的主旨后,将它放在写作特点或表达方式中作归纳性的讲解。
  我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却没有按照一般的教法,而是考虑到这样一篇写作年代距离较远,蕴含深刻,特别是大多数学生对那一段中国历史知之甚少,学习起来难度较大的文章,只要让学生抓住“悲愤”这一感情线索从感性入手再到理性理解的高度,所有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整个课文设计如下:
  
  一、明确写作目的
  
  作者的写作目的有三,这部分按常规教学,请学生阅读第一、第二节,从每一自然段找出一个写作目的(用原文回答)。
  
  二、用“悲愤”这一感情线索分析课文
  
  悲:1.多用舒缓节奏、悲伤的语调和长句来抒发无限深情和崇高敬意。
  2.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一二节广泛抒发自己的悲痛感情,哀悼众多死难烈士;三四五六七节则集中在刘和珍身上,缅怀她,寄托哀思。
  设计一组问答:
  1.她有怎样的形象特征?——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2.这一特征出现了几次?——五次。请念原文。
  3.作者反复写这一形象,刘和珍给你一个什么印象?——温和、善良。
  4.那么她是不是一个凶残的人,即“暴徒”?——不是。
  结论之一:她不是暴徒。
  5.刘的形象前两次是描写(后三次是吟咏),那么在这两次描写之中,刘和珍身上发生了什么事?——被开除、被强拖出校、在小胡同赁屋上课。
  6.她怎样面对这一切?说明了什么?——微笑。说明了她对反动派极度的蔑视以及坚定的斗争信念。
  7.斗争胜利了,她却“黯然而泪下”(引导)一个学生为了学校同反动势力作顽强搏斗,为了学校而哭泣,说明她是怎样的人?推断出什么?——是一个爱学校的热血青年,从而推断出是一个爱国的好青年。
  结论之二:她是一个爱国的热血青年。
  8.斗争胜利了,为什么她“黯然泣下”——虑及母校前途。分析:周围的人以为责任已尽,大功告成的时候,唯刘和珍一人考虑学校的前途而哭泣。
  9.她是不是一个随波逐流的人?——不是,她有主见,有头脑。学生提问:考虑学校什么前途?——虽然斗争胜利,原校长被撤职,但将来的校长会是怎样?学校命运又将如何?反动当局又会采取怎么样的手段呢?这些都是刘和珍所忧虑的。
  结论之三:她不是一个轻易被人利用的人。
  所以,刘和珍等人既不是暴徒,也不是受人利用,她们是有头脑的爱国青年。文中有一句话给她们是怎样的人下了一个定义——“为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鲁迅先生给予如此高的评价,表达了对她们的深深敬意,所以说刘是“他的学生”,竟有些“踌躇”了。
  愤:1.通过急促的节奏,强有力的语调、短句来表达。
  2.第一节,作者尽量抑制自己的感情,以冷静的叙写来行文,二三节是缓冲阶段,以歌颂与深情怀念为主。第四节,作者再也无法抑制愤怒情绪,行文节奏渐急,语句短小急促,语调铿锵。第五节,鲁迅用一连串急促短语,激动地述说刘和珍及同学遇害的经过,快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接着缓调抒悲,又火山喷发似地痛斥了反动当局。在这里,鲁迅直接揭露反动当局用武力镇压革命群众和爱国青年的凶残。
  深化:悲中有愤,愤中有悲,两者紧紧交织在一起,贯穿全文,一边深情缅怀烈士,一边揭露了反动当局用凶残的武力和阴险的流言来对待爱国青年的卑鄙和凶残。
  
  三、必要的准备工作
  
  在教学时教师可做一些介绍。如“八·一三”事件的有关背景,作者写作此文前后的思想、行动,涉及课文的历史知识及有关的人物等等。学生对以上内容有了较为清楚的了解后精读全文,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感知会更好一些。教师要引导学生,要设疑,但又不能太难。学生顺着问题,一边思考回答,一边得出结论,同时理解了课文内容,教学效果好。
  
  林玲,湖北黄石中等专业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