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对话策略
作者:陈英姿
一、平等互动 营造氛围
平等思想,是对话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的交往中互为主体。在阅读教学中,师生的平等决不是说我们教师把态度放谦和些就能做到,它来源于对教学本质的理解,来源于我们对学生真实的认同。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走近学生,真心倾听,真诚接纳。在交流与沟通中,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尊重他们的独特体验,尊重他们个性的发现,并从学生的视角来关照我们的教学,并不是按照教师自己的预设去束缚学生。有这样的一个例子:一位教师在教《乡愁》一课时,要求学生用种颜色来描绘乡愁。当时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说“乡愁是银白色的,因为明月千里寄乡思,月亮是银白色的”。有的说“乡愁是灰色的,因为乡愁是孤独的”。而授课老师对这些回答都不置可否,只是再问:“到底应该是哪种颜色?”到最后,老师把多媒体键盘一敲:屏幕上展示着深蓝色的画面,写道:“乡愁是深蓝色的,因为大海是蓝色的。”这样的教学还会精彩吗?假如这位教师能尊重学生独特的思维和个性感受,在对乡愁的感知上与学生有真正的沟通和交流,不仅可以将课文的理解引向深处,更能欣赏到学生的思维在被激发后的丰富多彩。当然,对于学生在对话过程中的错误,教师要巧妙地加以拨正,否则会曲解“平等”的真正含义。
二、创设情境 形成期待
教师要立足文本,寻找学生感兴趣的切入点创设情境。或在文本的关键处、精彩处、存疑处、共鸣处创设,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走进文本的方法,举不胜举。如运用导语创设。教学《阿Q正传》一文时,一特级教师新课引入为:“……鲁迅创作小说的目的是为了画出国人的魂灵,揭出其疼痛,引起疗救的注意。他笔下的阿Q精神是一种丑陋的精神,《阿Q正传》一发表,震惊了炎黄子孙,令有识之士汗颜。这阿Q精神,是庸人的自我解脱,是懦夫的自我辩护,是奴才的自我辩解。它使人失掉自尊,甘为奴才;它使人浑噩麻木,不求进取。那么,什么是阿Q精神?请看鲁迅为之所作的画像——阿Q正传。”这样用这一段整散匀称、跌宕起伏的导语,充分调动了学生兴趣,使他们产生迫切阅读文本的愿望。如借用媒体创设。《土地的誓言》一文,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在故乡沦陷后的爱恨情怀,可学生没有这样的经历,难以与作者形成情感的共鸣。教学中,可借用媒体的优势,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在歌声中酝酿情感,又播放一段“九·一八事变”以来,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大地上的暴行、罪恶的录像。有了这样情感的铺垫,学生自然走进文本,与作者沟通。如巧拟问题创设,如教学柳宗元的《江雪》时,向学生提了这么一个问题:“这么寒冷的下雪天,这位老人真的是为钓鱼吗?”一石击起千层浪。是啊,不为钓鱼又是为什么呢?有的说:“老人是在独自欣赏雪景。万里江山,粉妆玉砌,渔翁之意不在鱼,在乎雪景之美也!”有的说:“老人内心十分孤独、寂寞,每一行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千万孤独’。”多妙的发现啊!有的说:“我觉得老人在磨炼自己的意志,因为天寒正可以锻炼人。”有的说:“这位老人与众不同,看起来很清高。”诗人那种不愿同流合污的心迹不正隐含其中吗?最后有一位学生说:“他是在钓一个春天!”一语双关!是啊,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诗人在遭受重重打击之下仍然孜孜以求,不正是等待“春天”的到来吗?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对文本的诠释独具慧眼,精彩至极。如实行评价创设……如……
三、依托文本 挖掘深度
语文教学着眼于学生素养的提升与能力的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感知是见仁见智的,有些还堵塞了课堂升格的途径,还有些所谓的“独特体验”,实际上掩盖了阅读审美的客观标准。这样,如果没有深入文本,难免流于浅层对话。老师可以用读、思、写等方式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处,挖掘对话的深度。《七子之歌》一课中,学生就课文语言方面提出了这些问题:“为什么不写成‘不是我真名’,而写成‘不是我真姓’呢?”“诗中用了‘母亲’和‘生母’,这两个词有什么不同吗?”“‘掠去’与‘抢去’有什以不同?”“‘太久了’怎么不写成‘太长了’?”显然,学生已经对语言文字产生了探究、体悟的意识,此时,教师并没有急于亮出自己的观点,而让其他同学谈谈自己的理解。有的学生说,“一个人的名是可以改的,而姓却不能改。我的名字就改过一回,但姓却没改。”“把姓都改了,那就不叫‘澳门’了,这让咱们中国人多恨哪!”有的学生说:“长,一般指物体长、时间长。我,就是指时间长。‘太久了’,让人一读就明白是时间过得很长很长了。”……可见,真正的以体验、感悟为灵魂的对话,必定能催发学生的学习智慧。
四、触发联想 拓展内容
触发联想,是在发挥文本作为凭借的依托功能,进一步理解教学的内容,从而促进所获知识的融会贯通,做法有(1)点到面的延伸。在阅读教学中,从有许多个教学点,可延伸的面是极其宽阔的,这就需要教师抓住延伸的切入点。如《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么一篇情深深、意绵绵的佳篇,有太多的“点”可延伸为“面”。我们在引导学生品味文本语言的淙淙细流中,学生已深深地为“博大的父爱”所感动,把切入点放在仿写“父爱是阳光,让我感受到人间的温暖”上。于是一句句饱含深情的句子像清泉从学生的心底涌出:“父爱是灯塔,指引我前进的方向”;“父爱是大树为我撑能上能起一片绿荫”,“父爱是那桥……”(2)从空到有的联想。许多课文中留给我们一些可以驰骋想象的空间,教师要利用这些意味隽永的空白,引导学生联想。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一文,通篇浸满了怀念母亲的悲情,然而仅是“怀念”怎能承载下作者锥心的痛苦。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文中两处空白进行联想。其一: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其二: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有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在交流联想的过程中,在第一个省略号中体会到母亲这哪里仅仅是安慰、排解?制止儿子“狠命捶打”的动作?这是以生命相约,以炽热母爱支撑起儿子活下去的勇气。在第二个省略号中感受到母亲生命的全面是为了儿子,生命结束未了的心愿仍然是未为儿女尽责。这样的拓展怎能不使学生动情、动容呢?(3)从文到“我”的观照。阅读对话中,教师要自觉地将文本的学习与学生本身的生活经验整合起来,真正触及学生的内心世界。学习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积极引导学生超越文本,关注和反思自己的学校生活。我们现在的学校生活与少年时代的鲁迅相比有何异同,我们企盼这样的学习生活?这样阅读教学回归生活的本质,就能引发学生真切的内心体验,获得与文本,与生活深层的心灵对话。
有效的对话,必定是去伪存真的,师生在平等中构建和谐课堂。课堂上有教师的适时收放,相机导向,纠误纠偏。有学生智慧火花的迸发,独特体验的抒发,语文素养的提升。由此,生成阅读教学的无限精彩,增添语文学习的无穷魅力。
陈英姿,教师,现居浙江温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