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陈燕芳 厉雪林




  多媒体技术一进入语文课堂,便以其新颖的形式,强大的功能,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显示出巨大的优势,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成为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手法,它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可想而知的。
  然而在逐渐接触、熟悉了这一高科技教学手段后,我却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与注重严密理性思维的数理化课程相比较,在更依赖感性思维和丰富想象力的语文课堂上,多媒体技术和实际教学的整合还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任重而道远。以下就是我在语文多媒体教学实践中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语文多媒体教学有着其他教学手段难以取代的优势
  
  (一)设置情境,感染学生,激发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真正的、持续的动力不是来自教师、家长的压力,学校的各种奖惩手段,而是来自内在的、自发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如果缺少了激发学生兴趣的东西,他们很难为了一个遥远的目标而保持持久的学习动力,久而久之造成了学生的厌学情绪。传统的教学手段依赖一支粉笔一张嘴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比较有限。往往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仍然一头雾水,兴味索然,使原本最应当充满生气的语文课堂显得有些沉闷。
  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有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充分调动学生从形、声、色等多方面感知事物,则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文章描绘的意境中,体会作品的主旨,获得深刻的印象。这既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审美能力,既获取了知识更培养了学习的兴趣。如欣赏余光中的《乡愁》时,为了更好地体会作者对祖国、故乡和亲人思念眷恋的丰富感情,我在大屏幕上缓慢地展示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和作者与妻子新婚的照片等画面,并以罗大佑的《乡愁四韵》深婉而又激荡的音调为伴奏,有感情地朗读着:“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那氛围让不少学生为之感动,深深地被感染了,情不自禁地跟着我轻声诵读,一起走进了余光中的情感世界。一曲终了,作为课文教学重点之一的“体会诗歌的情感”早已迎刃而解了。更令人高兴的是,学生们对余光中其人、其事、其诗同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课余时间纷纷搜寻余老的其他诗歌共同欣赏,学生还学唱《乡愁四韵》以及费翔的《故乡的云》。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意外的收获,也让我尝到了多媒体的甜头。
  
  (二)长课短上,增大容量,提高效率。
  传统的授课,一篇课文至少要两节课才能完成,长一些的深一些的甚至要讲一个星期。多媒体在此则显示出其优越性,它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板书无需再写,轻轻一点即可完成;问题也无需重复两遍三遍,已经摆在大屏幕上了;而且借助于直观的形象,有些内容无需长篇大论,学生已了然在胸。如此下来时间节约不少,课的容量自然加大,长课短讲成为可能。如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观看电视剧《水浒传》有关章节,鲁提辖的疾恶如仇、除暴安良让人感到痛快淋漓,而至于他为何要打镇关西也不再需要老师一而再,再而三地解释,早已一目了然了;文中精彩的动作描写学生早已了然于胸。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自然突飞猛进,结果往常三课讲完的内容两节课甚至一节课就完成了。这时的多媒体就像是在学生和课文间架起的一条快速通道,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多媒体技术也使我们更容易进行课外知识的延伸。初中语文学科知识容量大,很多课外知识在一节课上很难广泛涉猎。学习了杜甫的《石壕吏》,很多学生都有兴趣再读杜甫的其他优秀作品。传统的教学手段要么心有余而力不足,要么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其实大量的课外知识利用多媒体都可以快速地介绍出来。
  而且根据检测记忆持久性的有关心理学试验表明,人们仅仅能记住自己阅读的内容的10%,却能记住自己看到和听到的内容的50%,在交流中所说的内容的70%。语文多媒体教学以图文、声音、动画等多种手段共同作用于学生的视听感官,很符合学生接收和储存信息的功能,也使他们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做到事半功倍。
  
  (三)突出人文精神,注重审美熏陶。
  语文学科承担着传播五千年灿烂文化传统的任务,应当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辉煌,从中得到真、善、美的熏陶。学习《说屏》一文时,让学生欣赏“东阳木雕和竹编”工艺,从中得到艺术的熏陶,为家乡人的才华而自豪。欣赏杜甫《望岳》,又有谁不想亲眼看一看那“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泰山美景,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这些恰恰是传统语文教学手段忽视和难以传播的,多媒体技术却可以通过画面的剪辑,音乐的渲染,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
  
  二、语文多媒体教学在实践中仍然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一)以大量的视听素材弱化或代替了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
  我曾听过几节这样的多媒体课,课堂上呈现在我眼前的更多的是美丽的图像、精彩的影视片段、精心制作的界面。听课时感觉精彩纷呈,走出课堂后却感到脑袋空空,一无所获。
  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对多媒体课的极大兴趣。于是很多教师便在这一方面大做文章,在课件中集中了大量声音图象信息,并在课堂上充分运用,但课堂上留给学生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读书声越来越小,以前的那种书声朗朗的语文课堂在现在的多媒体教学的冲击下似已呈日薄西山之势。
  有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还要不要花费宝贵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去读?答案应该是不容置疑的。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是文字性的东西,不多读怎么能感知课文内容,如何会赏析作品语言?中学语文教学就是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基础能力,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的进行,促使学生各方面能力都能全面的发展,缺少了任何一方面,都不是完整的中学语文教学。很多非语文学科的老师在听了语文课之后都会说:现在的语文课已越来越不像语文课。这应该是给那些只注重多媒体课件的多种信息的融合,而缺少了听说读写这些最能体现语文教学特点的课堂活动的教师的最中肯的评价。
  
  (二)限制思维,不利能力拓展。
  多媒体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图式”教学方式。但是,对于语文课而言,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都能够用多媒体技术来“形象生动”一下的。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在文学审美的过程中,人们由于生活体验、情感经历的不同,往往“一千个人心目中会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莱特”。而青少年正处于开发思维、培养想象力的黄金时期,现成的图形图象的过多呈现势必限制,甚至剥夺了学生想象的空间,不利于能力的拓展。
  我们尽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营造气氛,唤起情感,引导想象,但决不能完全用屏幕、画面来代替文学意境。毕竟文字提供的想象空间远远大于直观的画面,仅仅采用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对学生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是一种极大的限制。这一点在诗歌教学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古典诗歌凝练的语言为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读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闭上眼睛,浮现在我们脑海中的是一幅幅如此令人心动的画面。此情此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用动画来表现更是大煞风景。
  
  (三)边缘知识与语文知识关系处理不当,喧宾夺主。
  语文教材内容选材广泛,天文地理、历史风情都有涉及,学生的知识面显然不足以覆盖这些。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特别是一些说明文和具有深远历史和特定社会背景的文章,教师有必要补充相关素材,介绍说明对象,介绍有关历史背景,加深学生对它的认识和了解。这里就要注意把握尺度,因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而非让学生掌握课文的说明对象。如果没有正确处理好边缘知识和语文知识的关系,表现在制作课件的内容上就体现为:语文学科知识弱化,其他学科知识突出。
  例如,有老师制作《苏州园林》的多媒体课件时,收入了大量的“苏州园林”图片,意在使学生对“苏州园林”有一个较为直观的了解,却忽略了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筛选信息。苏州园林的图片并无助于学生筛选课文信息,展示大量的图片又会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把学习任务的重点转移,把语文课上成了美术课。这种现象在语文教学课件制作和运用中最为常见,语文教师要注意避免走入“边缘”误区。
  多媒体已经走进了我们的课堂,运用这一高科技手段辅助教学是大势所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坚持扬长避短,实现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的完美结合,从而在多媒体的海洋里更加自如地遨游。
  
  陈燕芳,厉雪林,浙江东阳教师进修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