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中学古代诗词教学中的美育实践

作者:沈爱珊




  “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新课标的这一要求,说明了美育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古代诗词既是一种语言的艺术,也是一种包容了音乐和绘画的综合艺术,不仅讲究平仄、押韵,讲究诗中有画,而且蕴涵着丰富的人文资源。所以,古代诗词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好教材。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领略古代诗词外在的音韵美和绘画美外,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品味诗词的语言、感受诗词的情感、鉴赏诗词的意境、领悟诗词的底蕴,使学生的情操得到熏陶、人格得到升华,充分显示出诗词的教化力量。
  
  一、把握诗人的情感脉络,感受诗词美的情感。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和对象所持的态度体验,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内心感受。诗歌是抒情的艺术,《文心雕龙》指出,“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古人所谓“诗言志”即是诗歌表达思想感情的意思。因而,在诗词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对作品情感的感受能力,使学生在鉴赏诗文的同时准确把握诗词的情感,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一)美读体情。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1]“美读得其法,不但要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2]怎样才能取得理想的诵读效果,达到“美读”境界呢?首先,让学生慢慢地低声读,领会词义,把握重点,整体感受。第二,在初步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声情并茂地大声读,反复读。通过反复的诵读,把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使文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形成学生的立体思维,多方面地感知教材。例如,《木兰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些诗句,通过有感情的诵读,除了可以领略木兰奔赴战场时的飒爽英姿和边塞战场的夜景外,我们还能深切地体会到诗句中弥漫着的战地生活的艰苦和战争场面的激烈悲壮。第三,音乐伴读。艺术是相通的,如果在诵读诗词的过程中配上合适的音乐,往往有催化感情的作用。如配上《二泉映月》的音乐去朗读杜甫的《登高》,在二胡如泣如诉的乐声渲染下,学生对诗中表现出来的那种天涯漂泊、老病孤舟的复杂感情体会得更加深刻。
  
  (二)披景现情。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在诗词创作中,作者往往将丰富的思想情感倾注在对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或情随景生;或移情入境;或体贴物情,物我情融”。[3]因而,披景现情是把握诗人情感脉络、发掘诗词审美教育作用的重要途径。如初唐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乍看是写春江月夜景色的诗词。但由景入情地分析,就会发现,作者以春、江、花、月、夜五种美景概括了代表自然界引起人们情思的一切景物,借景观照出自然与人的哲理以及人和人的情思。全诗以月的跃动、月的圆缺、月的藏露、月光的明晦、月光下的景物来通贯天上地下,处处生情,牵动并映衬人的思想感情,展现出一幅幅包含自然景物、生活情趣、思想哲理的画卷。诗人以色彩清丽的笔触描绘春江月夜美景,并以月的动态来融情,诗情随月的升落而起伏曲折,诗的境界开阔幽深而又情浓意远,情、景、理水乳交融。由景入情地分析,不仅能把握诗人的情感脉络,也使读者的情感从中深受感染、思想得到启迪和教育。
  
  (三)析史悟情。清代章学诚曾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文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遽论其文也。”[4]作者在诗词中主要表现他们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内心的独特感受。无论哪个时代、哪种风格的诗词作品,都不可能没有时代的烙印。因此,我们必须对作者的身世及其时代背景有深刻了解,才能深切感悟诗人的情感,使诗词发挥出教化作用。如曹丕称帝前的曹植才华横溢,胸怀大志。他前期的诗歌《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抒发的是建功立业、忠心报国的志向。李煜的《虞美人》,是他亡国后被押解到汴京后所作的,表达的是故国之恋。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描写的是恬美静穆的田园风光,抒发的是诗人闲适自得的心情。但是,我们联系东晋末期社会矛盾重重、政局动荡不安、农村凋敝贫困的历史背景来分析,《归园田居》也曲折地表现了陶渊明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批判。因此,只有弄清诗人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历史背景,方能理解诗人的真意、真情,准确把握诗词的感情脉络。
  
  二、从意象分析入手,赏析诗词美的意境。
  
  意境是由意象按照作家的创作意旨组合而成。意境是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更是主体心灵突破了物境的域限所创造的一个情感境界。诗词创作以追求意境为极致。因此,赏析诗词的意境美是诗词学习的内核。只有感悟到诗词中美的意境,才能达到诗词教学的最终目的———审美教育。
  
  (一)分析意象,感悟意境。意象就是客观事物与诗人主观思想相交融,通过审美创造以文字形式出现的艺术景象或境界,就是作者之情与客观外物的结合。诗词中的意象是作者表达情志的载体。在诗词教学中,如能从意象分析入手,唤起学生头脑中贮存的事物表象,再借助想象,进入诗词构建的艺术空间,体会诗句营造的艺术氛围,就能抓住诗词的内蕴,达到鉴赏目的。例如教刘禹锡的《石头城》时,教师可以通过分析诗人围绕“空城”精心选择、提炼的四个意象——围城的山峦、拍岸的江湖、多情的明月、残破的古城入手,通过感悟由这些意象组合而创造的意境,表现曾经六代豪奢、繁华显赫的石头城(金陵)残破悲凉的景象,以及诗人对故国颓败、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又如柳永的词《雨霖铃》,扣紧“离别”一词,上阕用“寒蝉”、“长亭”、“骤雨”、“兰舟”、“泪眼”、“烟波”、“暮霭”等一连串意象,不仅烘托出悲苦凄凉的气氛,更表现了离人复杂而又微妙的心境。
  
  (二)发挥想象,赏析意境。想象是人对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再加工改造,从而创作出新的表象的心理活动。由于诗歌语言的凝练含蓄和诗歌情感逻辑与理性逻辑的不尽一致,使诗歌为了符合情感逻辑,出现语言表达上常有的联系、过渡、转折的省略,还会打破语法规则,尽可能为情感的表现创造广阔的空间。因而,在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用联想和想象去品味意境,体会简约语言下的“言外之意”。例如,在赏析柳永《雨霖铃》中创设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意境时,就有必要发挥联想和想象。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柳”很早就入于别离诗中。《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就借助杨柳表达自己惜别依依的情绪。温庭筠也在《菩萨蛮》中用“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勾画出凄清的画面来引起离人对往事的回忆而深感自己眼前的孤单。残月也是最能触动离愁的景物。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深院,锁清秋”,这如钩残月正是身为阶下囚的李煜对故国家园深情怀念的情感的寄托。借助这些联想,再品味柳永用三个名词创造的意境,就能想象出:小船儿载着诗人离别佳人后,临靠河岸,诗人抬头,只见晓风习习,吹拂着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枝头,柳枝拨弄着诗人心头无尽的孤独与寂寞。运用想象和联想鉴赏诗词,不仅能引出诗词的象外之象、境外之境,更能开启读者的智慧、美化人的心灵,以至产生出无穷的艺术魅力。
  古代诗词是用它优美的意境、丰富的思想情感去感染人、启迪人、教育人的。因此,在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各种手段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审美教育,以提升学生的人格力量,塑造他们美的灵魂。
  
  注释:
  [1]、[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3]陈新璋.诗词鉴赏概论[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5月第一版
  [4]章学诚著.仓修良编.文史通义新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7月第一版
  
  沈爱珊,广州花都区教师进修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