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倾听者》的艺术魅力

作者:刘仪华




  《倾听者》(The Listeners)是英国著名诗人瓦尔特·德拉梅尔(Walter De La Mare)的代表诗篇,最早出版于1912年。然而,就是这首诗,在出版后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吸引了世界各国无数读者的眼球。根据Google的搜索(2006年1月17日),互联网上关于瓦尔特·德拉梅尔的诗歌《倾听者》的信息就多达11400多条,可见这首诗的恒久魅力。
  《倾听者》让无数读者着迷的同时,也一直吸引了众多文学评论家的旷日持久的研讨。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珀塞尔(Purcell,1943)等评论家就努力进行过种种解读;到了五十年代,评论家格温(Gwynn,1954)更是明晰的指出:“困难不在于寻找这首诗中的旅行者和倾听者的寓意,而是因为能够找到的寓意实在太多。”到了六十年代,皮尔逊(Pierson,1964)认为这首诗表达的是那位旅行者的英雄气概、忠诚、迷惑以及那些倾听者的冷漠。当代德拉梅尔研究专家安妮·本廷克(Bentinck)认为:那位旅行者代表着人类的英雄气质,他是“面对种种黑暗势力,仍然坚守承诺的人”。
  德拉梅尔本人在与其友人的通信中说道:“关于《倾听者》,经常有人要我解释它的寓意,而我通常的建议是他们应该保留自己从诗中感悟出的寓意。”德拉梅尔的诗学理念是:“诗歌不在词语中”,“诗歌存在于你的反应之中”。
  《倾听者》一诗为什么会有如此恒久的魅力?毫无疑问,这与它高超的创作艺术、诗人独特的艺术追求密切相关。
  《倾听者》一诗描绘的是一位神秘的旅行者,无人知晓他来自于世界的何方,在一个万籁俱寂的月高之夜,人困马乏,匆匆赶到黑色森林中一座荒废的别墅之前,前后三次扣响了别墅的大门。谁会前来迎接这位孤寂的旅行者?唯见荒弃的别墅内,幽灵般的幻影,在缓缓移动的月光下,叠叠重重。眼前的一切让孤寂的旅行者神情紧张,仿佛濒临绝境。他情不自禁地高声呐喊:“屋里有人吗?”。他竭力的呼喊了三声,别墅之内唯有一群幻影在倾听。孤寂的旅行者也感觉自己是在与别墅内的“幻影倾听者”交谈。他内心深感蹊跷,跨上马背,疾驰而去。幽静,重新笼罩黑色森林。
  
  一、奇异浓郁的幽静氛围
  
  英国文学史专家哈里·布拉迈尔斯指出:“在二十世纪善于塑造氛围的诗人中,瓦尔特·德拉梅尔堪称他们中间的大师。”德拉梅尔塑造氛围的艺术,尤其是幽静奇异的氛围的艺术已是炉火纯青。
  众所周知,诗歌只有拥有了诗的特质氛围,才能成为一首好诗,才能吸引读者。无论是英语诗歌还是汉语诗歌,一概如此。在《倾听者》中,德拉梅尔成功地塑造出一种整体混一的幽静氛围。诗人首先巧妙地选择了适宜的背景:时间:一个月高之夜;地点:黑森林、废弃的别墅;人物:孤独的旅行者和他的马匹。随后还有:别墅内幽灵般的幻影;旅行者心底里蹊跷的感受。凭借这些特定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景色,诗人就轻易地为我们渲染出一个虚幻缥缈的境界。
  “虚实交融”、“以动衬静”。德拉梅尔善于使用并经常采用“以动衬静”、“虚实交融”等有效的艺术技法来渲染诗歌的氛围。这一点与很多英语诗人的艺术偏爱相去甚远。比如,诗歌第九行至第十一行所描绘的就不是眼前的“实景”,而是源自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但这些虚景(空白)却与诗中的实景相得益彰,有力地渲染了幽静的氛围,艺术效果绝妙。德拉梅尔还采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突出黑森林的幽静:马的嚼草声,惊飞而出的鸟声,都迫使本来就寂静的环境更为静幽。特别是惊飞之鸟的描绘,多么类似我们的“鸟鸣山更幽”,唯独多了一丝恐惧色彩。
  意象丰富,内涵深刻。德拉梅尔是刻苦追求艺术之完美的诗人。他从不在自己的诗歌里直抒胸臆。他要挖掘诗歌语言的无穷表现力,要凭借诗歌字里行间的魅力,来呈现难以言说的内蕴。德拉梅尔认为,唯有通过想象力,人们方能摆脱现实世界的束缚,更加逼近“真实的世界”。这种艺术追求在英语诗歌史上难能可贵。
  语言质朴,韵律优美。德拉梅尔的诗歌凭借的是质朴的语言和简洁的句式。《倾听者》的语言平淡如话。简简单单的几行诗句,不事雕琢,给人一气呵成的感受。运用普通的话语创作出不普通的诗歌,是大诗人的功力。德拉梅尔也喜欢使用一些“古词汇”,纯粹是为了渲染“遥远”、“古久”的氛围。他的诗歌音乐效果迷人,韵味醇厚,耐人咀嚼。
  
  二、梦幻境界的人生探索
  
  德拉梅尔是一位严肃的作家,他的艺术创作就是他的人生追求。他的艺术情趣就是要通过一些看似不可理喻、不可确知的事物编织起来的梦幻境界探索人生的真谛。评论家乔·格里非思(Griffiths)说:“他(德拉梅尔)利用鬼怪故事或对人生前世的透视,这是他探索人生中令人惶恐不安的问题的一种曲折迂回的方式。”。德拉梅尔对于二十世纪以来,那种把功利主义、物质财富奉若神明的社会风气,深感不满。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作,塑造出迷人的文学形象,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使人们重新审视一味追求物质享受的做法。
  德拉梅尔是一位梦幻境界的人生探索者。《倾听者》全诗以旅行者先后三次的敲门为线索而展开。诗歌描绘的内容看似简单,其实许多细节内容都寓意深刻,体现了诗人的人生追求。我们就以旅行者的三次敲门为线索,展开分析。
  在旅行者第一次敲门时,德拉梅尔着力描绘了背景:黑色森林,神秘的“旅行者”,单人匹马,在一个万籁俱寂的月高之夜,风尘仆仆地赶到一座废弃的别墅之前,敲响了别墅的大门。这是一种介于现实与梦幻之间的特殊境界:
  “那儿有人吗?”旅行者问,他敲响了月光笼罩下的门。
  德拉梅尔贯于在梦幻的境界中进行人生真谛的探索。因而,诗中看似神秘、恐怖的氛围只是诗人呈现主题的一种艺术手法而已。正如拉赛尔·霍本(Hoban)所说:“他是一位精神探险者,不断地探寻人的命运和世界之谜的答案;不断往来于有形世界与无形世界的相接边缘。”
  旅行者第二次敲门时,仍不见任何人前来迎接。唯见别墅大厅之内,月光朦胧,幻影重叠。这让旅行者心绪复杂,他从灵魂深处感受到幻影的蹊跷。经过短暂而焦虑万分的等待,他情不自禁的再次大声疾呼:“那儿有人吗?”
  旅行者的呼喊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此时此刻的旅行者,好比人生道路上的一位不畏艰辛的探索者,探索着人类精神领域的“新大陆”。当人孤寂地面对苍茫天地之时,人的灵魂深处难免感到一丝对宇宙的无可名状的困惑和蹊跷,禁不住要迸发出一声震天撼地的呼喊。这位旅行者的呼喊,显得那样的苍老,仿佛他已进入非人世间所能拥有的境界,唯有“幻影倾听者”给予了他“无声的回答”。
  对德拉梅尔而言,《倾听者》中的“幻影倾听者”象征着人类生活中一切无法理喻的事物。诗人希望通过象征的联想,创造出人类常情难以理喻的境界,从而更加逼近“真实的世界”。我们可以说,德拉梅尔就是诗中的旅行者。他既是人生路途上的探寻者,也是未知世界的倾听者。正如诗中所描述的:他是“一位来自于人类世界的、唯一的醒悟者”。
  当旅行者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敲门之时,诗歌浓郁的幽静氛围已经形成。缓缓移动的月光使旅行者在视觉上产生了奇异效应:客厅之内的重重幻影,被他想象成一群“幻影倾听者”,一群可怕的“怪物”,窥视着他的一举一动。旅行者从其灵魂深处,感悟到这群“幻影倾听者”的蹊跷。他终于“绝望”地发出了雷鸣般的呐喊:
  “告诉他们我来过了,没人迎接我,可我履行了诺言。”
  这两行是意义非同寻常的诗歌之“眼”。它唤起了读者的丰富想象。它让读者对旅行者的古怪行为仿佛有了合乎情理的猜想:旅行者既然是前来赴约。可是他单人匹马,星夜奔走,为的是怎样的约言?是十年前约定下的骑士般的生死决斗?还是约在二十年后的朋友会面(像美国作家奥.亨利所描绘的那样)?其实,我们人类的一生难道不也是一种约言?对于读者的类似疑惑,德拉梅尔从不会提供任何答案。这是由德拉梅尔“开放性”的诗歌特征所决定的。
  德拉梅尔的许多作品,包括诗歌和小说,描绘的场面始终给人一种似梦似真、难以捉摸的感觉。这是德拉梅尔诗歌主题的虚淡空灵的特征。虽然主题显得虚淡空灵,场面也超越了现实世界的常情,然而它“却符合一定时代、民族的心灵运动的情理,具有艺术的本质真实性”。
  
   刘仪华,男,江苏南通人,江苏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