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文本阅读与美感挖掘

作者:吴春华




  在语文教学中,审美无处不在。列夫·托尔斯泰说:“一件艺术品能作为真正的艺术品,只有当人们看它的时候,好像——不,不是好像,而且真正地能够实在唤起人们的愉悦,觉得作品完成了一件美的作品。”这种愉悦是一种审美愉悦,而这种审美愉悦就是主体精神的愉悦性。所谓审美愉悦主要是指不含有物质的,功利的,实用的个人欲望和自觉的目的要求,它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上的愉悦和情感上的满足。王松泉在《阅读教育学》中说:“阅读是一种对书面信息符号所含内容产生共鸣的复杂的情感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阅读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参与的过程,阅读过程中伴随有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活动。应该让学生在文本阅读中充分的享受审美的愉悦和快感。”在文本教学中我们如何获得这种审美的愉悦?一个有效的办法是:将文本教学与审美愉悦性完美地、和谐地、自然地统一于教学之中。
  一、品味文本身的特点,挖掘审美的期待感。
  各种文本都有它自身的特点,充分利用文本的特点是为学生找到审美的激发点,构建审美主体和对象之间的联系,激起学生的审美欲望和期待。大卫·休谟《论审美趣味的标准》一文中指出:人的审美趣味虽然存在着差异,但仍存在着一个普遍的尺度。这个普遍尺度实际上就是审美对象本身就具有的美的客观性质和形式规律。也就是说,如果能够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实践,把具有真和善的品质的本质力量自由地在审美对象中显现出来,使之具有美的客观性质和形式规律,那么审美对象一定能够引起主体的精神愉悦。
  作为审美对象的诗词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美的客观性和形式规律。形式美、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图画美、节奏美等等,这些美学形态能让审美的主体产生一种愉悦的心里感受,从而获得精神愉悦价值。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这首诗中,一种清新、质朴的意境让人有了一种审美的冲动,在细细品味中更觉得语言耐人寻味,那春天的悄然无声,不经意闯入生活,又让人爱不足的感觉一下子就把读者引入了初春的美景之中,“啄”,“争”,“没”这样动感的字眼让平静的画面又添上了动的色彩,简单而明了的勾勒出了春的特点,“新”,“春”,“浅”让读者嗅到的是初春伊始的味道。当审美主体在进行审美活动时在冲动中又让这平和的意境有了一种对诗歌理性的分析和品味。正是诗词本身这种独特的美让审美的主体自觉而主动的进行审美接受的活动。
  在审美的主体进行审美接受时,对审美对象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感知与想象,记忆与幻想等一切心理机制都处于高度的活跃状态,可以说是人的整个心灵的不可抑制的自由颤动。正是在心灵的这种自由的颤动中,人在那一瞬间,忘记了尘世中的一切,切从实际出发进入了心醉神迷的艺术世界,获得了情感的满足和精神的愉悦。当审美主体在初次接受中有了这样一种审美的冲动,当再次对这种美学形态进行审美活动之前,就会产生一种审美的欲望和审美的期待,这种欲望和期待就是一种审美主体的精神愉悦的起点,它会把对这种审美对象的审美活动从偶然转向经常,从而这种精神的愉悦性也由暂时转向固定,外部转向内部,因此达到一种审美愉悦的高层次。
  当然在品味文本时审美主体可以从不同的文体中寻找其共同的和独有的一些特点,如散文、现代诗歌等,也可以从作家独有的文学风格来挖掘文本的特点,以做到对文本的最好的诠释和理解。
  二、追求文本差异与作品原意,挖掘审美的奇异感。
  伽达默尔说:“对一个文本或艺术品真正意义的发现是没有止境的,这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过程,不仅新的误解被不断克服,而使真义得以从遮蔽它的那些事件中敞亮,而且新的理解也不断涌现,并揭示出全新的意义。”因此我们对文本的理解没有固定的,也没有永恒的,这种与文本的差异是审美主体的文本的时代性,历史性,主观性的差异所造成的。审美主体对文本的审美活动就是在这种差异中进行的,从差异中产生了一种对审美的奇异性。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奇异感就是由于事物的奇特而产生的一种异样感,这种异样感能促使人产生一种激情。
  在中学课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作品表达了一种行侠仗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形象,这一形象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形成的,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得到了行为的肯定。在课堂教学中,一些学生对这种特定的历史环境不是很了解,在人物的分析中,他认为鲁提辖是一个目无法纪的人,虽然镇关西罪该万死,也不能打他致死,他是鲁莽的,不理智的,在当今天的社会这样的做法是不能肯定的,甚至是要反对的。学生直接把鲁提辖放在了当今社会的环境中用自己的视野来理解这个人物,从而形成了一种与作品原意的文本差异,这种差异是合理存在的。学生的见解让我们的心为之一惊,这种审美的异质让其他的学生也为之震惊,同时也让其它审美主体对这一审美对象(文本)产生一种更多的审美欲望和渴求。
  于漪曾说:“中学生具有好奇好胜的特点,新异的刺激物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究活动,……就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进行新的探究活动,保持与发展旺盛的求知欲。”学生有了对审美的奇异感,就会产生了一种希望,就能让他们成为一个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以实现他们心里的愿望。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我认为有一项十分重要的教育任务,这就是不断地扶植和巩固学生想要成为发现者的愿望并借助一些专门的工作方法来实现他们的愿望。”学生的好奇的特点可以从文本原意与理解差异中去挖掘,这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三、结合文本空白与学生想象,挖掘审美的成功感
  空白是文学艺术家特有的诗化感觉方式,也是文学作品旨在追求的极境,具有多层次性,未定性的特点。根据格式塔心理学,当这种未确定领域作为一种不完全的形象呈现给读者时,必然会给读者的接受活动造成审美的张力而走向完成,得出关于自己对文本的独特题解。
  马致远的《秋思》中,“小桥流水人家”这一名句作者用了三个代表的名词结合成了一个句子,这三种景象给了审美主体一个形象的感知,同时也给了审美主体很多抽象的想象,即这种艺术的空白对学生构成了一种很强烈的召唤,一种期待,促使学生去揣度,去填补,以完成作品的未尽之意。而在这种揣度、填补的过程中审美主体就能自然地产生一种心理的兴趣,审美的主体也会把文本所提供的朦胧、隐约的东西放在自己的心中去发掘,进行创造想象,从而构建出连作者也许都不会有的或让作者都感到吃惊的独特的艺术空间,当用一种语言表达出来时,这种“不会有的”、“感到吃惊的”、“独特的”就自然给审美的主体愉悦和成功的感觉。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让学生感受成功是学生产生愉悦情感的最好方法,他曾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由此可见,成功是审美的一种内在驱动力。作为教育者的教师要善于从文本的空白与学生的想象中挖掘这种内在的因素,以促进学生的审美活动。作为审美主体——学生而言,不但应善于发现文学作品中那种“语不接意接”的审美空间,而且应充分驰骋想象去寻“象外之象”,从而“各以情遇而自得”。在想象中让感知活跃起来,情感激发起来,思想飞跃起来,心灵颤动起来,视觉、知觉、触觉、嗅觉、味觉、听觉、情感、意志、联想、理解等全部心理机制都被调动起来。赞可夫也说过:“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这样学生对文学形象(审美的客体)产生的愉悦可以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而发挥学生高度有效的思维,引起审美主体快适和满意感,这种多次的满意也就会达到一种成功感的获得。
  从教学实践中得出,审美是一种高尚的活动,我们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挖掘这种审美因素,让审美贯穿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审美中获得期待感、奇异感、成功感,从而最终获得审美的精神愉悦。
  
  吴春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