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课堂退堂鼓的五种敲法

作者:杨静华




  古人云:“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一堂精彩的语文课,不仅要有扣人心弦的开头,环环相扣、紧紧衔接的过程,还要有余味无穷的结尾。这种结尾就如击鼓一样,让宏亮的鼓声弥漫课堂,“善歌者使人续其声”(《学记》),使教学收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那么如何打好这通“退堂鼓”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找到了以下五把“重锤”:
  
  一、总结,让要点更加清晰。
  1.概要式。此种方法较为传统,但也不可忽视,它的优势是教师对当堂课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可加深学生对课文重、难点的把握,强化学生印象。避免枯燥乏味,应注意用语的简练与雅致。
  如:《道士塔》:归纳历史散文的特点:1.感情真切。敞开真实生命,忘情表达爱憎。2.想象合理。倾听历史足音,断想历史片段。3.语言精妙。诗化的语言,细致地描绘,收放自如,启人深思。
  2、点睛式。即使身画龙,结尾也务必要点睛,否则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的感性认识,缺少理性升华,这种方法对散文类文章尤为必要。如:
  《泪珠与珍珠》:文中“泪珠”频频出现,而“珍珠”仅出现过一次,那么“泪珠”与“珍珠”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这是把握本文主旨的关键所在。文章含蓄而富有韵味,在讨论分析后教师应点明:珍珠和泪珠同样美丽珍贵,他们都是经过了种种忧患与苦难而孕育成的,文中所写的每一个关于“泪珠”的事例无不包含着人生种种的苦痛,“珍珠”就是人在经历苦难后孕育在心中的最宝贵的情感。
  
  二、拓展,让知识更加丰富。
  l、辐射式。即由点而面,对所学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拓展、深化、系统化,弥补因课堂时间的有限而造成的知识的局限。如:
  《雨霖铃》:本词是一首抒写离愁的词,鉴赏时主要是通过词中的意象来体味词人的情感。学完这首词后,可补充一些其他写离愁的词,从而让学生掌握一般写离愁的意象。于是我设计了“离人心上秋”这个环节。
  离人心上秋:试找出下列句中寄托离愁的意象。
  1.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温庭筠《菩萨蛮》)
  2.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3.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4.彩舟载得离愁动,无端更借樵风送。(贺铸《菩萨蛮》
  5.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
  小结:寄托离愁的意象有:柳、烟、雁、残月、春水、舟、草等。
  2、引泉式。说到底也是对课堂内容的一种拓展,由课本内容引入与之相关的“活水”,它虽然没有上述的“辐射式”那样能有效地将知识整理归类形成系统性,但它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尤其是对学生课外阅读及写作是一种很好的指导。如:
  《项脊轩志》:学完课文内容后,教师可作小结:艺术地处理生活细节,真切地表达深挚的情感,这种借平凡的生活片段来抒发亲人间深情的表现手法,并非归有光一人独有,下面,让我们来一起欣赏两段精彩的文字,好好感受一下这种表现手法的感人魅力。接着指导学生品读韩愈《祭十二郎文》和袁枚《祭妹文》节选,两文都是选取一些细小的事,但对亲人的这种怀念之情却充溢其中。文章选材角度都很小,都写的是身边琐事,经过作者的巧妙剪取,读来令人荡气回肠。这对我们的写作也有一定的启示。
  3、链索式。注重学习内容先后的联系,牵一条链索将新学的内容与以前学的课文衔接融合,深化认知。如:
  《石钟山记》:将本文与《游褒禅山记》作比较,看看两者有何异同,讨论后总结。(可从叙议结合的安排、文章的结构、事理的论述、记游特点、文章风格等方面进行比较)
  
  三、煽情,让课堂更加生动。
  l、畅想式。可就作者其人或其文展开联想,运用所知,进行创作,以优美的语段收结本课,文字要感性能煽情,渲染课堂氛围。如:
  《声声慢》:我用自己写的一段文字来结束本课。(可与学生齐读结束本课)
  《梦里寻她声声愁》
  曾经“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愉悦,
  曾经“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纯美,
  也曾“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的豪情,
  也曾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深情,
  而今,“寻寻觅觅”,独守残窗,“凄凄惨惨戚戚”。
  这,就是清照,一路地寻觅而来,是为了梦中的相逢?为了生死相依的深情?还是为了风雨飘摇的故园?万千情愫,剪还不断、理亦更乱。寒秋的风里,唯有清照孤独的灵魂在忧伤地饮泣。
  此伤,前人亦道得;此愁,后人亦说得。
  这次第,凄绝、惨绝!……
  2、绕梁式。“余音绕梁”有三日不绝之效,适时运用音乐的感染力,往往更胜于千言万语。如:
  《我与地坛》:为了突出母亲的坚忍,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对母亲深深的内疚、怀念,可用多媒体播放满文军的《懂你》“你静静地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多想伴着你,告诉你我心里多么地爱你,……”这些催人泪下的歌词、演唱者饱含深情的凝望、画面上母亲艰难的步履,都深深烙印在学生的心中。
  
  四、思辨,让思维更加活跃。
  1、争鸣式。巧设问题讨论,再掀课堂的高潮,但教师要注意问题的点拨与导向性,需要较强的课堂驾御能力。如:
  《五人墓碑记》:全文围绕一个“义”字来写,这个“义”字有何涵义,本文在其思想内容上有何进步性和局限性呢?(讨论后明确)进步性:作者站在反对阉党,支持群众抗暴斗争的政治立场,歌颂了五义士“激于义而死”的斗争精神,同时也看到了群众斗争的巨大力量,这是很可贵的。局限性:l、作者所主张的“义”,是站在反阉斗争的立场上,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与我们现在所倡导的为人民的事业奉献一切的“正义”不可相提并论。2、作者看不到明王朝衰败覆亡的趋势,寄希望于“待圣人出”以挽却倒之狂澜,这是不切实际的幻想。3、作者推崇五义士的义举,却也流露出对“生于编伍”、“素不闻诗书之训”、“人人得以隶使之”的轻视态度,这种门第等级观念,表现了封建士大夫知识分子的思想局限,这又是那个时代造成的。
  2、悬疑式。教学也必须具有求实研究的态度,不放过课文的疑点、争论点,由课内讲授转向课外研究,培养学生质疑解难的能力。此法与“争鸣式”不同在于,教师无须作结论性的总结,重点在于学生自主研究的过程,而不在于结论的正确与全面。如:
  《游褒禅山记》:笔者认为本文疑点甚多:1.文中有三个文理不通的句子。2.作者游的是后洞,而标题是《游褒禅山记》,显得不妥;写景太少,太抽象,作此文看来纯属借题发挥,是否可取?3.中心不集中,讲了两个彼此没有关系的道理。4.据考察,文中所写的碑在华阳山上,碑上的文字指的是山上的寺庙,叫“花山寺”;褒禅山上没有后洞,前洞在华阳山上,后洞在马山。
  如此种种,可给空间让学生自己发问质疑或教师提出疑难供学生课后查阅资料讨论研究。
  
  五、反馈,让教学更显成效。
  1.操练式。结合课堂内容有目的地安排一定的写作环节,这种方式既可及时掌握学生当堂的学习情况,又能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如:
  《故都的秋》:我安排了一个“寻秋”的环节,要求学生以特定的句式回答问题。(教师先给出例句)
  问:“秋天在哪里?”
  在小院中每一座低矮的破屋外;
  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里;
  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
  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
  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
  问:那么秋到底在哪里呢?
  心中有秋,笔下才有秋,一片风景,就是一片心灵的世界。
  2、问卷式。运用于有创新思维的课堂,事先拟订相关问题以问卷的形式调查教学效果,得到最真实的反馈。
  响鼓还需重锤敲,法无定法,锤无准锤,选中适合自己的“锤子”才能敲打好“结尾”这面鼓。
  
  杨静华,教师,现居湖北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