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关于文学和文学教育

作者:许福芦




  舒芜,著名学者。生于1922年,本名方管,安徽桐城人。曾任南宁师范学院国文系教授,南宁中学校长,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审,著有《舒芜集》与《舒芜口述自传》(许福芦笔录)等。
  
  文学与教育本来是两个问题,当我们将二者结合起来的时候,另一些话题就产生了。舒芜先生作为中国新文学发展史上一位曾经亲历过许多重要时刻的学者,在文学的审美、教育、文化及其民族化特性等方面,自有独到的见解。笔者有幸就很多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向舒芜先生当面请教,并作出了如下的谈话记录,现与各位分享。
  许:文学教育在我国一直是和语文教育联系在一起的。基础教育中的语文教育与高校文科专业文学史教育所使用的教材、教学模式多年来一贯制,近年虽然略有改观,但仍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结果是许多中小学生对语文课失去了兴趣,大学文科专业文学史课程也变得味同嚼蜡。您对于目前中小学语文教育和大学文学史教育有什么建议?
  舒:谈到文学教育问题,我总觉得关键是在中学。到了大学再谈这个问题,那已经晚了。你回想一下“五四”时期,那些激情澎湃的小诗人,还不都是中学时就出来了,最典型的就是“湖畔诗社”那些诗人,冯雪峰、汪静之、潘漠华等等,都是中学生嘛!我始终认为,中学时代对于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太关键了,而中学的国文教师又是关键的关键。中学的语文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引起学生的文学兴趣。这一点,现在一般的中学语文教师很难做到,自己首先就没有兴趣。我认为,中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应当负担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文化”,再一个是“语文”,第三个是“文学”。这三项任务,都应该由语文教师担负起来。这好比三个圈子,一个套一个,重叠在一起,一个比一个大。圈子最小的是文学:中学生里面,将来真正搞文学专业的人,毕竟是最少的。这也就是文学这块内容,常常被人忽略的原因。可是文学对于人的成长,作用又是最大的。一个最小、一个最大,所有问题都包含在这里面;比文学大一点的圈子,是文化:中学生长大了可以不搞文学,但是文化还得了解一点,文化是需要有人传承的;最大的圈子是语文:这是最看得见、摸得着的一块,所以也最被重视。
  现在中学就开始分文理科,到了大学就彻底分开了。理科学生,距离文学更远了,这是个极大的误解。我所知道的“五四”时期的科学大师,他们古典文学的功底都好得很。现在许多理科方面有成就的人物,也都很有文学细胞。比方说那个胡先骕,生物学大师,人家的诗做得多好啊。许多人看重理科人才的科学素质,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当然没有错。可是理科人才就不要文学、不要文化了?当然,中学的教育对象,绝大多数将来就是一般的国民,语文知识是实实在在的,识字断句嘛,文盲毕竟一眼就能看得出来。文化知识比语文知识又进了一步,也还比较实在,历史地理啊,一些民族传统啊等等,作为知识,还是有形的东西多。而文学修养,好像就可有可无了,是个很虚的东西,一个人会不会审美,好像也看不大出来,没办法衡量和把握。要这么看,麻烦就大了。
  我不懂现在的教育体制,不知道国家究竟是怎么考虑的,好像中学只是大学的一个预备阶段,是围绕高考的一个预备,没有什么独立的地位,这显然是不对的。我意想中的中学教育,是普通的国民教育。高中毕业,就完成了一个健全的、有文化、有常识的普通国民所应该接受的教育。中学不是只为高考做预备的学校。进大学则是另外的教育阶段,是少数准备深造的人的事。一个健全的、理想的社会教育体系,中学阶段,应该就是一个基础性质的国民教育。受过中学教育的人,做个一般的文明国民,素质方面就应该足够了。中学语文教育,第一要重视文化,培养学生成为有文化的国民。其次是重视语文,培养学生能够执笔写出通顺的文章。末了就是文学,初步的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这里最重要的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自己首先要有对文学的兴趣,同时又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中学的语文教师责任是很重的,像夏丐尊和叶圣陶合著的小说体语文指导书《文心》里面那个国文教师王仰之先生,自己的文学兴趣很浓,又善于引导学生的文学兴趣,这才是合格的语文老师。现在的情况好像不是这样,一方面大学以上的学历越多越好、越高越好,因而把学历搞得很泛滥;另一方面,学历的含金量越来越低,大学毕业生顶不上过去的一个高中生。记得我们小时候,大学本科毕业,那个学历层次和知识水平,在大家的心目中是很高很高的。事实上也是这样,据说北大在整理过去那些本科生的论文时,就发现水平比现在的研究生还要高,有的论文,现在的博士生也未必写得出来。北大不是还有个佳话嘛,好像是“五四”时期吧,一位教授开设“中西交通史”课程,讲第一课,就有学生跑上来,把一部“中西交通史”书稿送到老师面前,恭恭敬敬地“请先生指教”,你看看,接下来的这个课怎么讲?那时候大学还有预科,本科教育严格得很,不太听说有什么研究生。大学本科真正的优等人才,才留下来当助教。现在完全不同了,提高专业水平,好像就只靠研究生教育,社会对大学本科毕业生,似乎也不屑一顾,硕士、博士,含金量越来越低,不值钱了。
  回到文学教育上来,究竟怎么搞,我想还是提高兴趣问题,就是这一条。讲授一篇课文,现在都是机械老套,什么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等等,一篇分析下来,搞得人索然无味。最近两年好像有点变化,好了一点,听说中小学语文教材也作了些改动,增加了些文学方面的东西,但语文老师还是个问题啊,对文学没兴趣的老师大有人在。老师自己对文学没有兴趣,怎么能让学生对文学产生兴趣呢?不可能的。打个比方,也是笑话,现在有的语文教学对待文学作品,就像那些选美的人评价美女一样,一个美女出来,向人家介绍,不是讲她整体上怎么美怎么美,而是讲她头部比例与身长比例合适不合适,胸围是多少公分,腰围是多少公分,脖子有多少公分,大腿、小腿是多少公分等等,硬是把一个好端端的美人大卸八块,变成了头部、胸部、腰部、腿部……让人满脑子是支离破碎的零件,满脑子是尺寸比例,美人成了一堆很可怕的东西,什么兴趣也没有了,还有什么美可言!这就是许多水平低下的语文教师干的好事。所以,教材再好,教师问题不解决,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还是谈不上。
  培养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不容易,这关系到方方面面的政策,听说大学也慢慢觉悟过来了,评定教师职称,不单单看论文发表多少篇,要看综合水平。事实上文学水平高啊、低啊,尤其是文学教学水平的高低,是说不大清楚的。它不是个具体的数量,可以很准确地罗列出来。这么说吧,文学水平高的教师,你怎么评他也是高。所以鲁迅讲,八股文是怎么出来的?就是考官评判文章评出来的,考官要说文章好坏,只好把它一股一股的分清楚,考官头脑好像阴沉木做的,只有一股一股掰开了,文章的高下才能说得出来,否则你综合地看一篇文章好坏,实在也没法说。文学作品好坏的标准没法说得清,可也正是那个没法说清的东西,才是真正能引起兴趣的东西。
  大学里面好的老师,究竟是什么样的?凭我多年教书的经验,想来想去,觉得只有这一条,是可以提出来供大家参考的,那就是,不管你教什么东西,首先你自己要有兴趣,才能把学生的兴趣带起来。过去名大学的一些名教授,讲课并不怎么行,学生也不想听他的课,可总是追着老师要讲义,讲义上面有东西、有味道、有兴趣。著名女词人沈祖棻教授教词学,气力很小,声音很小,学生在下面不知道她讲了些什么,但都喜欢她的讲义。她自己是大词人,又是词学专家,所以讲义能有这样高水平。现在的教师都是一批一批培养出来的,这么多年过去了,已经培养出这么多人了,都在教学岗位上,观念都是那个样的,你想马上有大的改观,恐怕很难。但是做教师的人,永远要记住“趣味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不管你的水平怎么样,对你教的东西要有浓厚的兴趣,然后想点子怎么样引起学生的兴趣。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