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8期
读两首《枫桥夜泊》想到的
作者:赵春芳
月落夜深,寒气袭人,乌鸦声啼;江边霜枫,江上渔火,江中孤舟;苏州城外,寒山古寺,钟声阵阵。此寒、此景、此声、此情,怎不令舟中游子愁闷?怎不令舟中游子难眠?
这两篇作品中,一首是张继的《枫桥夜泊》,另一首与其说是汉语译文诗,更不如说是《枫桥夜泊》译成英文后的中文版。经过两次转化——(古诗——英文——翻译),个中的韵味已迥然不同。
原文中“月落、乌啼和霜满天”这三个短语尽管没有任何连接词,但是这运动着的三个物象,却准确地为我们传达了一种时空背景,写出了江南水乡的秋夜的静谧和寒冷。而译成英文后,就变成了“月落夜深,寒气袭人,乌鸦声啼”,表达显得过于直露;“寒气袭人”能否给人带来“霜满天”那种铺天盖地的把人笼罩在寒气中的感觉?尤其是“江枫渔火对愁眠”一句,在静谧之中,寒气之中,“点点渔火”暗示有人在这宁静的背景上出现,很突然地、很跳跃地给人带来了些许的暖意和诗意。整个画面在作者“对愁眠”这个拟人化的描写中,人的羁旅的愁绪影响着周围的物象,而这些物象也仿佛受到作者的愁绪感染,与画中的人物进行着无言的交流,给读者带来了“想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或“我看青山多娇媚,料青山看我亦如是”这样的情景交融的意境,而译诗中却只有“江边霜枫,江上渔火,江中孤舟”这样直白得几乎断裂的画面,再加上缺乏一种诗歌特有的节奏美,于是与作者想抒发的愁绪无法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因为诗中的情和景几乎是孤立的。于是,英诗中才有一句:“Towards us,tolling its midnight bell.”——它敲响了夜半的钟,传到了我们这里。这哪能与原诗中“夜半钟声到客船”中钟声如波光粼粼,轻悠悠地像溪水般给我们带来的如泣如诉的美感相提并论?
悠悠岁月一晃而过,经过了多少个春秋,物换星移,我们今天再看张继的原作,我们依旧能感觉到,张继的诗,仿佛在凝重的钟声里活着,寒山寺的钟声,也仿佛在诗歌里响着,诗与钟声都已经成了不可分割的一体,作为有着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将千古流传。
比较原诗和译诗,我并没有丝毫贬低译者的意思,译诗也平易畅达,通顺。我比较的原因,只是为时下某些前卫的人士不问不管学科的特征而提倡双语教学感到无奈和困惑。听说语文课的时间还要减少,甚至有英语取代母语之势,对此我更感到茫然,当我的学生们还没有感觉到我们灿烂的文化的意蕴时,就已经要试着用英语的感觉去思考深厚的中国语言和文化的问题了吗?古诗中如此自然流畅的文字,用如此优美的物象传达的人与自然和谐默契的融合的意境,又怎么是这首英语诗所能表达的呢?当然,每种语言有它自身的特点和优点,但是,负载着几千年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语言,它岂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它可是我们民族独特的精神性格的一种丰富的蕴涵的体现。它是我们的根。我们不敢相信,当我们的孩子们用流利的英语念着张继的《枫桥夜泊》时,内心是否有着与它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和情感的交流?这个根到我们这个新时代是否还会深深地扎下去,是否能在这个根输送的丰富的营养中,长出属于我们自己文化、民族特色的花和果实来。
在我国入世后,英语作为工具,是显得尤为重要了,此外,用浅显的文字,用便于外国人接受的形式,将汉语言文学用较通俗的形式逐步向国外宣传,也确实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但是在我们小学、初中、高中这样打基础的阶段,语文这门学科能用双语进行教学吗?她是传递文字和文学、人类情感和民族特色的学科啊!我真为我们的母语感到悲哀,也为我们的孩子将来有可能成为浮萍而感到难过。
后记:当我写完此文,听说我们的语文课暂时不用双语进行教学,感到十分欣慰。
赵春芳,上海市高桥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