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8期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解读

作者:秦文军




  斯蒂芬·茨威格是奥地利的一名优秀的传记作家和中篇小说家。他为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三人写的传记享誉文学史,其成功关键在于写出了传主的心灵历程。他的中篇小说同样以善于刻画人物的心灵而著称。其中,他的最为著名、最为出色的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个典型例子。本文将简要地解读这部作品的内容、思想、艺术等方面的特色及成就。
  小说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出身贫寒的小姑娘十三岁起就爱上了对面居住的一英俊潇洒的青年独身作家R。为了爱情,为了心中的激情,她拒绝别人的求婚,选择单身,忍受了很多的痛苦,甚至为R生下儿子,抚养儿子,可R全然不认识她,每次的肌肤之亲仅把她当成一个陌生女人。每年R生日那天,她都会为他转送一束鲜花。后来,聪明漂亮的儿子染病身亡,极度悲伤与可怜的女人也因病即将完结生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写了一封信。以既幸福又痛苦的复杂心情叙述了自己一生对R绝望而又痴情的爱。R这个游戏人生的人读后感受到了不朽的爱情。
  陌生女人是作家茨威格塑造出来的一个理想化人物。她不是烟花女子,也非正统女人,确切的说,她是一个为爱情献身的单身女人。她把她从自我意识觉醒的那一刻起直至死亡的时间,全都交给了R,都用来追求爱。可她的爱情理想又是多么地痛苦与绝望,又是多么地令人心酸呵!小说中写到当初她还是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一次相见,她情不自禁地给心中倾慕的R把大门打开,R轻轻地随口而温柔地对她说了一句:多谢,小姐。小姑娘便坠入情网。女主人公的自白——“就在这一瞬间,我这个远还没成年的姑娘一下子就成长为一个女人,而这个女人就永远属于你了”;“你是我的一切,是我整个的生命,世上的万物因为和你有关才存在,我生活中的一切只有和你连在一起才有意义”。她把爱神圣化了,诗意化了,艺术化了,让我们在心酸之余又对她的想法心生敬意。还有,更令她刻骨铭心的在后头。为了爱情,就在妈妈执意要搬家的前夕,十五岁的她受一股魔力所推动,去按对面R的门铃,想乞求R收她为丫头,她在寒冷的过道里一直等到凌晨两三点钟;为了爱情,十八岁那年,她想方设法回到R住的城市打工。时刻制造着与R相遇的机会;为了爱情,她忍受贫穷与苦难,到穷困潦倒的社会渣滓当中生孩子,并将孩子抚养。为了可能与R一小时的相会,她回拒了有钱情人们的一次次求婚;为了与R呆在一起,她撇开供养她几年的情人,仅R的一个招手就跟着他跑掉。她自己也清楚地知道她对一个诚实的朋友干了多么卑鄙恶劣、多么忘恩负义、多么下作无耻的事情,她让一个善良的人永远蒙受致命的创伤。她这么做的内心想法是怎样的呢——“可是我急不可耐地想再一次亲吻一下你的嘴唇、想再一次听你温柔地对我说话。与之相比,友谊对我又算得了什么?我的存在又算得了什么?我就是这样爱你的”。
  陌生女人太爱R了,这种爱在一般人看来难以想象。可以说,陌生女人对R的爱达到了极致。这种极致的爱有什么特点呢?回答就是无限施爱、无限给予、不求回报。小说中,陌生女人从十三岁起,就把自己的一生教给了R。自己的身体、自己的情感、自己的一切,都是属于R的。她在临死前,回忆自己的一生后,觉得很满足、很幸福,如女主人公自白:“别了,亲爱的,别了。我感谢你……过去那样,就很好,不管怎么看,很好……我要为此感谢你,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你从这爱情中不会受到任何牵累,我不会使你若有所失——这使我很安慰,你啊,我的亲爱的。”陌生女人在临死之前,想的还是如何让R幸福快乐。这里涉及到爱的本质问题。我们知道,真正的爱在本质上是一种给予的激情,是一种奉献的激情,不为责任,不为道德,不为观念,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让对方快乐,不求回报。陌生女人是真的爱R这个人,不奢求回报,或者说在爱中陌生女人已感到幸福与回报。但普通人性中既有爱的需求,又有被爱的需求。陌生女人正是在不奢求被爱中展示了其人性中的超越与不俗。新时期著名女作家张洁在《祖母绿》中也极力塑造了这样一个不顾一切付出的女性形象曾令儿。她心里只有左崴。她愿意为他献出自己的一切,心甘情愿。她为左崴顶替罪名而被打成右派,下放了二十多年,甚至为他生了一个儿子都不声张……曾令儿在本质上与陌生女人是一致的。
  无疑,单身女人比现实中的人物更加高尚与人性化。也许,很多人会说她太傻、太痴、太不值。R并不认识她,她却痴心不改。撇开他们爱的不对等不谈,撇开单身女人的某些做法有商谈的地方不谈,单身女人依循自己的天性,爱情至上的精神是可贵的,读来令我们这些日益现实与庸俗的人唏嘘感叹。在我们这个越来越现实化的社会,追求爱情这种精神尤具有现实的弘扬意义。我们处在一个人际关系日趋功利化、表面化的时代,真正的爱情越来越稀少了。有的人把爱情变成了一种交易,仅有一点儿小感情。有的人结婚也仅是周围压力为完成任务而结婚,凑合过就是了,然后是相互的麻木,双方视而不见,从不问自己的真正情感,导致灵与肉、情与性的分离。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当今商品化世俗化的社会因素;有爱情本身具有既消魂也断肠、当事人易受伤害的特点的因素;也有传统上的原因。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之一是重婚姻、轻爱情,爱情不过是人生的一种消遣。只有潦倒无聊、悲观厌世之人才肯寄情声色。如重爱情的文人柳永就被认为是个异类,被当时的人所看不起。也正是这个原因,贾宝玉才得不到心爱的林妹妹。而西方人有爱情至上的观念,他们认为在爱情中可以实现人生的永恒,爱情是从此岸世界走向彼岸世界的中介。所以,才有九岁的但丁对八岁的贝亚德一见钟情,终身爱恋。文学名著《新生》、《神曲》都是但丁献给贝亚德的礼物,才有七十四岁的老歌德还向十九岁的意中人求婚。
  再回到这部小说上来,相信每一位读过小说的读者都会为之感动。那么小说中打动人的地方有哪些呢?仔细分析一下,觉得有这么几点。第一,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事,直抒内心,给人亲切感,容易打动人心。作者从心理的角度再现人物和他们的生活。对情感的描写可以说达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茨威格具有神奇的本领,他懂得女人最隐秘的心思,并用恰当的词语表现出来。可以说他是一个写女人心理的圣手。小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把一个激情中的女人在一天中的情感瞬息万变写得细致入微,同样采用第一人称手法。茨威格与精神分析开创大师弗洛伊德是好朋友,受其影响,他特别关注人物的心理分析,揭示人物灵魂的深处。第二,重复一些话语,浓墨重彩,循环往复。例如第三段(即信的开头)第一句是“我的儿子昨天死了”。然后在信中开始诉说自己十三岁到十五岁时对R的暗恋。第二十四段的第一句话是“我的儿子昨天夜里死了”,单身女人的思绪又跳回到写信的现场,然后接着泣诉自己如何回到维也纳、如何找机会与R见面、后来并为他生下儿子。第三十九段开头又是“我的儿子昨天死了——这也是你的儿子,亲爱的”。接着倾诉自己如何在贫困的条件下生孩子的。第四十二段,第六十一段的开头都是如此。这样安排有两个好处:一是处处照应,使小说具有回环往复美;二是真切地表现了孩子的死对这个可怜女人的沉重打击。就好似祥林嫂因为失子的痛苦而老要说阿毛的故事。第三,非常善于结构、凝练情节,让读者一口气读到最后一页。小说情节简单,但作者设置悬念,先写R收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信中会写什么呢,是一个谜。接着陌生女人先交代儿子的死、自己重病、以及对R的爱,令读者生疑,这个陌生女人是怎么回事呢?然后作家让单身女人倾诉自己几个人生阶段的生活,读者可以看到,单身女人对R的感情越来越浓烈。单身女人的命运如何呢?直至小说的结尾,作者才通过女人之口叙述,令人不由得佩服作家构思的巧妙。
  高尔基是茨威格的朋友,读完小说后,他为女主人公哭了,同时对茨威格的才华非常的钦佩。在中国,沉婴翻译的他的这部小说竟在一年之内重印了十次之多。早在一九四二年,好莱坞便将此小说搬上了银幕。2004年,利华公司斥资二千万,资助美女导演徐静蕾重拍此片。徐静蕾自编自导,任女主角,并将原著中国化,将此片在2005年“三八”期间在全国隆重推出。事实证明,此片给徐静蕾赚上了不少的钞票和眼泪。
  
  秦文军,男,湖北仙桃人,湖北职业学院中文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