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8期

走进“上海的弄堂”深处教学实践与探索

作者:杨宏伟




  一、教学实践的背景
  
  上海市二期课改语文实验教材八年级第七单元《世俗风情》选编了作家陈丹燕的文章《上海的弄堂》(原标题为《弄堂的春光》,选自《上海的风花雪夜》)。本文写上海弄堂的生活,颇多生动细致的特写镜头和饶有情趣的细节描写。读者在作者的引领下,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一幅幅历尽沧桑又历久弥新的上海里弄世俗生活的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本文这种极具画面感的描写只是为作者的理性思考提供依据和印证,作者不失时机地在大段对日常琐事的叙写中插入了精辟的议论,以此揭示上海人的内心世界、生活准则、处事态度和人生哲学。文章对于上海的弄堂生活有许多赞赏之辞,“要是一个人到了上海而没有去上海的弄堂走一走,应该要觉得很遗憾。”作者写道,“上海的弄堂是整个上海最真实和开放的空间。”
  《上海的弄堂》以独具个性的笔触阐释了独具魅力的上海本土文化,笔者认为,它完全可以作为了解上海的启蒙文章。但是,如果以为读了本文,就走进了当代大上海的现实生活,那就错了,正如我的一位学生在文章里写道:“别看到马路上有‘弄’就以为是里弄,里面也许是一幢又一幢的摩天高楼。”当代上海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历史变迁。随着旨在塑造城市新面貌、改善市民居住条件的旧城改造工程的大规模展开,上海里弄开始成片消失。2004年12月,笔者对自己任教的初二(6)班的同学作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弄堂生活非常熟悉的占94%;曾经在弄堂居住过的占74%,至今仍在弄堂居住的占13%;自己居住过或串过门的弄堂正在动迁或拆除的占45%,已经拆除的占32%。上海的弄堂正在成为一道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风景线。而弄堂生活,正在成为绝大多数上海人弥足珍贵的美好回忆。
  由此可见,陈丹燕的《上海的弄堂》,带给当代上海本土学生的阅读体验必然是十分复杂的,必然是一次回忆感怀和理性探索相结合的文化之旅。作为教师,我试图引导他们从人文的角度体验和珍视上海弄堂独特的文化及生活氛围,并引导他们留住自己的根,以城市小主人的身份思考:现在和将来该怎样为城市本土文化的保存和发扬尽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二、教学实践的过程
  
  (一)、“上海的弄堂”
  2004年11月的一节语文课上,我请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阅读课文《上海的弄堂》:“本文描述的哪些弄堂生活情景是我们司空见惯的?”我要求他们阅读后脱离文本到讲台前讲述。不愧是本土的上海人,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就在轻松的复述中完成了。接着我继续提问:“文中对弄堂生活及生活其间的上海人有不少评述性文字,你赞同吗?”同学们轻松地找到了这些文字,并说,这些文字恰到好处地写出了上海弄堂里的生活氛围和上海人的生活准则和处世哲学。接着我请同学用课文中描述的生活琐事来印证上海人的生活准则和处世哲学,并进而让他们思考:这种吻合和印证给予我们怎样的深层思考。
  经过小组讨论,同学们的发言体现了集体智慧的力量,他们认为,文章里有关弄堂生活的描述和对于上海人的生活准则和处世哲学的揭示是相辅相成的,这种感性和理性的结合,表明作者曾经对上海弄堂生活进行长期细致地观察和深层思索;他们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正是“上海的弄堂”这种特有的生活生存环境造就了独特的历史和生活氛围,这种充满沧桑感又永远保持新鲜亮丽的弄堂生活,造就了上海作为“近代中国的缩影”特有的城市文化,这种特有的城市文化正是上海不该消逝的城市个性和灵魂的一部分。
  (二)、“我们”的“上海的弄堂”
  以上课堂实践说明上海学生对于本土文化得天独厚的“直觉性”把握,我以这样的话语方式试图激励他们走得更远:“作家陈丹燕直到八岁才随父母来到上海,在座同学的大多数从生下来就与弄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相信,同学们记忆中的弄堂生活远不止这些,同学们对弄堂文化肯定还有不少自己独到的理解。”结果正如我预期的那样,接下来同学们关于记忆中弄堂生活的描述带上了太多的个性发挥,细节之丰富细腻令人佩服,用成语“如数家珍”来形容毫不为过。以下文字即录自这次课堂发言:
  “在我家老房子的弄堂里,有许许多多极富上海特色的东西。弄堂口卖‘四大金刚’——大饼、油条、糍饭、豆浆的小铺是一道熟悉不过的风景线。”
  “清晨,‘栀子花——白兰花’的声调一起,四周便会围上许多女人和孩子,阿婆的和颜悦色和花串的幽幽清香,便在每一间厢房、客堂,乃至亭子间、三层阁弥漫开来;夜晚,‘桂花——赤豆汤,白糖——莲子粥’的歌声渐近,散发着甜香的挑担终于停在过街楼下,与之响应的是叮叮当当的碗匙声响……”
  “弄堂不仅象征了上海的历史,还将上海的文化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下来。古旧的上海弄堂是现代化的大上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你(上海弄堂)的存在,让我认识了温馨,让我明白了‘远亲不如近邻’,让我感到了真实的‘过去’……”
  ……
  同学们通过回忆“还原”了上海弄堂的生活原貌,这是他们“自己的”弄堂生活,而他们对于弄堂文化的阐释正是建立在对这种生活的提炼之上的。这既是对文本的补充,也是对文本的超越,是一种极具创意的文化建构。
  (三)、“我们”的弄堂故事
  我相信同学们肯定有许多发生在里弄的有趣故事,便引导他们继续自己的弄堂文化之旅:让他们写作随笔《我的弄堂生活故事》。在之后的课堂交流中,我听到的故事清新自然,个性独具,令人感怀:
  “我小时候最喜欢到别人家里玩,一直要玩到吃晚饭。这时,妈妈在窗口一叫,我便马上从别人家里赶回家,一路上能闻到各种各样菜的香味……”
  “记得当时,我们弄里有一位心灵手巧的阿姨,总爱给我们剪头发,看谁的头发长了就给谁剪,剪得漂亮极了。她总是分文不收。”
  “外婆家二楼的阳台上总有猫在那里睡觉。我总想捉一只来玩,可一次也没成功,于是又玩起扔石头、飞瓦片、钻地道、写‘王’字等游戏……”
  “我家住三楼,每次收废品的老头从楼底走过时我总会大叫‘喂’,然后静静地蹲在阳台上看他,他回一句‘谁呀,谁要卖废品’,见没人反应便又走了,之后我会一个人笑个不停……”
  “由于工作忙,有些家长顾不上接孩子,弄堂里的老人便会主动‘请缨’。老人总会在路上买一些小吃,天凉了,总不会忘记带上一件大衣。那时,所有的孩子都希望家长赶不回来……”
  ……
  有过弄堂生活经历的同学都表示,他们对童年生活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情,并对上海弄堂的成片消失产生深深的伤感之情。一位同学在朗诵题为《回不去的“上海的弄堂”》的随笔时语带幽咽地说:“上海的弄堂是上海人的家,上海人的根,上海人的精神家园,上海人灵魂的栖息地。而今,我魂牵梦绕的弄堂已消失,我再也回不去我的弄堂,我再也回不去我的故乡……”类似的情愫几乎流露在所有同学的课堂交流中。
  (四)、城市故乡的集体迷失
  作为教师,作为学生成长的伴随者,我敏锐地感觉到,一次教育的契机就在我的面前。于是,我提出了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问题:“这些只是你们个人的体验吗?请走访几位长辈,请他们讲讲自己的弄堂生活,看他们对弄堂有何感想。”
  通过访问,同学们了解到,不同年代的弄堂生活有各自年代的烙印,如一位同学的母亲回忆道:“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要洗床单被褥。那时没有自来水,一条弄堂里只有一个供水站,所以要洗就得赶早,无论天气多冷,都要赤脚在木盆里踩床单……”但他们又惊人地发现,长辈记忆中的弄堂生活与自己的经历有许多相同之处——见过类似的情景,玩过相同的游戏,似乎岁月并没有在古旧的弄堂里带来太多的改变。长辈们对弄堂的深厚感情在他们心里引起了强烈的共鸣,譬如一位同学的奶奶在回忆之后深情地说:“现在想来,弄堂就像世外桃源一样,那是生养人心的地方啊,可是,我现在哪里还回得去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