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4期

创新作文教学新探

作者:杨德琳




  作文教学历来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更不用说创新作文,实在是硬骨头一块!但是不能因为它硬就避之不及,我们不仅不能回避还要根据时代要求不断更新作文教学。这也是当前所有中学语文老师面临的一个最具挑战性的课题。随之而来的创新作文辅导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我们在作文教学中遇到的头号难题,这里就我在实际作文教学中所得的点滴积累与各位商榷,望不吝赐教。
  
  一、主题立意的个性化
  
  回想我们当年的作文,真是模式化到家了。大家都说一样的话,写一样的句字,我们笔下的景物都是一个样子,公园一年四季似乎都是花开遍地,阳光明媚;故事的结局也只是一种结果,那就是好!圆满!因为我们曾经受到的就是这种教育,也只有这样的见识。可现在的孩子不同了,一朵同样的花在不同孩子的笔下可能呈现多种姿态,包含多种情愫。因为我们今天面临的对象的知识和见识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和精彩得多!那么要求他们写出来的作文也就应该给予更宽泛的评价标准。完全没必要要求他们在主题的立意上统一和同一化,给学生自己一个相对广阔的空间,允许他们在文章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观点,摒弃官话、套话和口号。比如我曾经给学生一个题目:《我的家》,这本来是个很常见的命题作文。在行文前我也没怎么做要求,因为这个话题对任何孩子来说都不陌生,都会有话可说。果然交上来的作文大都洋洋洒洒,情真意切,尤其是内容可谓丰富多彩,现在的孩子不仅仅写了家的温暖,更写了家给他们的压力和对家的意见甚至是怨言,这让我们深刻的感觉到了孩子内心深处的需求和潜在的不满。我们还借此和班主任联手组织了一次有针对性的主题班会,将部分家长请到现场和孩子面对面,收效颇丰。
  
  二、审美情趣的独特化
  
  审美情趣是我们的学生现在最为关注的话题。他们的审美标准是多元化的。他们各自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他们看问题远比同时期的我们要深入得多。我也曾经给过学生这样一个话题:《补课》,当学生拿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并不是马上动手写,而是三五个一堆的议论开了,唧唧喳喳,还时不时的拿眼睛瞄我,见此情景,我知道他们又有话要说。果然我宣布先讨论一会儿,这时就有几个平时爱说话的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们想写心里话,可以吗?经过我的默许,他们写出来的文章大都是关于补课的弊端,连“剥夺”这个词儿他们都用上了,什么剥夺了他们的天性和玩儿的权利,什么事倍功半等等,强烈呼吁老师和家长还他们课余时间。我们看了深受感触:没想到老师和家长们辛辛苦苦组织的补课竟起到了这样的效果。这不仅说明我们的学生在思考,而且在用他们自己独到的方式思考。他们不仅看到了生活中阳光灿烂的一面,也看到了生活中阳光还没照射到的那一面。一件小事,一则新闻,一段过去了的历史都是他们议论的话题,不再像我们当年一样死啃书本,题海战术,这确实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时代的进步。我们除了鼓励还需要适当的引导,允许他们用自己的视角去观察我们生活的世界,去发现我们生活中的美与丑。审美同样也包括审丑,让学生具有批判精神,忧患意识和平民思想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作文教学中具有真正的指导意义,也才能给学生人生道路点上一盏明灯!
  
  三、思维方式的开放化
  
  现在的中学作文教学也是紧随时代的步伐,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个性特征,从命题到主题,从主题到语言都显示出了开放性的特征。首先命题一定要让学生都能找到话题,尽可能的刺激他的写作欲望,使之想写,可写,能写。比如《同桌》这个命题作文,一般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要写的对象,可以是幼儿园时的小朋友,可以是上学时的同学,可以是男的,可以是女的,还可以是一次聚会的同桌,也可以是一次就餐的同桌等等。主题的开放性就是不要限制主题,要让学生自己去挖掘,去体验,主题一定要有可选择性,就如同卞之琳的《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真是谁看都有味,各有各的味,美不胜收!
  因此我们不要一味的强调主题的一致性,有的时候模糊一点儿,多元化一些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除此,我们学生在语言上也充分显示了时代的气息。尤其是网络语言的日新月异,让我们这些曾经对网络不屑一顾的人目瞪口呆,大有需要一本网络语言与现代汉语对照词典的感觉。“青蛙”、“恐龙”“521”、“3166”、“200”、“灌水”这些新鲜词要是你不请教还真没法看清楚。他们在文章中的偶尔一用你也会感觉眼睛一亮,活泼可见!
  
  四、常见事物的陌生化
  
  这点要求就是引导学生将生活中一些司空见惯的事,近乎麻木的感觉新奇化。
  首先表现在选材上要求独特。选择那些为人们遗忘或者不关注的人和事,在我们身边肯定有部分人常年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让我们的学生去写他们,去挖掘其中的真谛,进而让他们去感受生活,去感悟生活。比如我曾经让学生写《对我影响最大的人》。更多的学生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去写他们的父母和老师,而是写了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中曾经遇到的一些不经意的人的一句不经意的话,这些人大多是生活困窘,深受生活磨难,或者有生活障碍的人。这些人的生活现实给他们的感触远比我们的说教要深刻得多。
  除了选材独特以外还要要求学生的视角更宽泛,在情节的处理上也要注意新奇。不能因循守旧,要想出新出奇必须用反常的眼光去观察事物,在情节的处理上也要注意跌宕起伏甚至错位。有的学生在作文中写到自己是一只笨小孩儿。这个“只”就用得很新奇,为了说明自己的笨不惜将自己动物化,竟然笨到配不上用人的量词“个”!
  以上仅仅是本人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几点感想和心得,不当之处,还望方家指正。
  
  杨德琳,教师,现居湖北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