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4期
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作者:陈晓波
那么在总目标的指导下,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应针对具体学科的特点作相应的改革。下面我试从当前情况下语文学科存在的问题谈谈改革的必要性。
一、陈旧的课文内容,隔离了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束缚了学生的发展,势必改革
自新中国成立至今,语文教材的改革历经多次,但是改来改去编选的课文内容并无多大变化,相对于日新月异的社会现实生活来说,明显的滞后,显出陈旧的面目。且从下面的情况来看:
首先,教材所编选的课文内容陈旧。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学科之一,作为我们民族的母语,学生越来越对它感到厌烦,毫无兴趣。究其原因,语文课文内容的陈旧是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今天我们的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大家都知道,可是我们的中学语文课文却还是三四十年代或五六十年代的作品,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夏衍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陶铸的《松树的风格》等,这些文章历来就是语文教改的保留篇目。在《岂有此理的教科书》(冉云飞)这篇文章里写到这样一个事实,原文是这样写的:“……一次马文奇(马文奇是50年代开始走上中学讲坛的语文教师)开家长会,其中有一位家长是他50年代教的学生,他告诉马文奇说,你当时教我的笔记如果没弄丢的话,现在也还用得上。马文奇无可奈何,一本50年代的笔记竟然在90年代的考试中还能用得上,……真是使人糊涂。”我们平时常说现在社会发展如何之快,可是在中学语文的教材中了解不到属于当代社会的信息,好像现代的高科技社会离我们很远。这样,我们的学生永远被扔在井底,坐井观天。他们被隔离于世外,想象不出外面的天空有多宽。另外,语文课文内容的陈旧主要在于所选的作品太过于注重批判的思想,反抗的意识,牺牲的精神。纵观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的古今中外的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标准,那就是主题要么是反抗封建统治者的压迫剥削,要么是批判社会的黑暗统治,如我国古代作品《伐檀》、《硕鼠》、《石壕吏》、《卖炭翁》、《窦娥冤》等;外国作品《变色龙》、《海燕》、《我的叔叔于勒》、《装在套子里的人》等;我国近、现代作品《包身工》、《记念刘和珍君》、《娘子关前》、《夜半鸡叫》等。好像我们今天还受着封建统治者的压迫,社会是多么的黑暗。其实这已经远离了我们的社会,远离了学生的生活。
其次,作文命题的陈旧。由于应试教育指挥棒的作用,中学作文的命题要求条条框框特别多,思路单一、呆板。在中学的作文命题中永远占着主要地位的题目有:(1)《我最难忘的一件事》、(2)《我最感兴趣的一件事》、(3)《我最尊敬的人》、(4)《我的理想是 》等。比如《我最难忘的一件事》这个题目,很多学生不约而同地都写下雨天由于自己没有带雨伞,老师或同学给自己送伞,于是这件事使自己难以忘怀。难以理解的是有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下雨天都不带伞,并且都是老师或同学给他送伞。这些题目因为陈旧,写不出新意。就连平时的作文我们也限制得太死,所以学生在考试或作文课上写的作文往往都是空话、套话、假话,因为这样才能得高分啊。无形中我们束缚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培养了一些说空话、假话、套话的接班人。难道这样的教材不该改革吗?
二、陈旧的教育观念,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势必改革
人们说“我国的现代学校教育制度脱胎于欧、美、日等现代工业化国家的教育制度”。虽然由于意识形态、经济、政治和地域的不同,各国的教育有所不同,可是作为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各国的教育也有相同之处。那就是“学校教育必须以简约、规范的方式来传授知识”。因此,“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以教科书为载体的知识便处于核心地位,成为制约教师和学生活动的依据。换言之,知识成为学校课程体系的目的”。
人们曾总结出我国学校课程体系的特征,就是“对于书本知识的热衷追求使学生的负担和厌学情绪不断加重,学生为考试而学、教师为考试而教”。这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应试教育”。
就是这样的教育伴随着我们走过了半个世纪,确切的说是它牵着我们教师和学生的鼻子走了半个世纪。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语文老师也情不自禁的走上为考试而教这条路,形成了语文学科的一个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就是为了尽可能更多地把占着核心地位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往往把一篇篇课文分割得面目全非,从拼音、字、词、句子、段意,到主题,再到写作特点(艺术特色),就想一股脑儿都塞给学生。特别是分析主题的时候,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即“通过……表达……批判……揭露……”。也许是因为我们的教材太过于注重作品的思想性,所选的关于揭露、批判、讽刺,这样的作品太多了,在分析作品的时候有一种“惯性”。比如中学语文课文中选的巴尔扎克的《守财奴》(节选)这篇课文,在分析它的主题时我们往往强调“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其实,作品中“作者所要表现的是人性的贪婪与愚昧的一面。这是人性共有的弱点,不是某种社会制度专有的。……作者不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而是暴露人性的弱点,进而寻找对人性的疗救之道”。
其实,我们那种教学方法,存在了两个问题,一是把语文当作一种升学的工具,而不是文学;二是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机器,而不是具有感情的人。我们知道文学作品是作家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的产物,我们更应该注重其整体性,更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在作品中体会作者的真实感情和作品所反映的真实世界。真正的文学作品,能够陶冶人的性情,影响人的个性,比如它能使人认识勇敢、善良、豁达豪放,热爱自由,追求真理和正义,认识生命的神圣。也就是说,它能使人往“完人”的方面发展。如果一成不变的使用传统的那套单一、僵化的方法分析课文,强调知识性,忽视文学性,那么受害的还是学生,他们的发展将受到限制。再说传统的教学过程并没有注重学生的“人性”。这样的教育观念,这样的教学方法,非改不可。
新课改提到了“学生观”和“发展观”,前者提到“学生究竟是人还是物”的问题,当然学生是人,它还强调学生是一定社会条件下,具有主动性的生命形式,具有“未完成性”的人,即在学生身上,具有丰富的潜能,存在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发展观”所指的发展不再是应试教育限制下的“发展”,不再仅仅是通过各种考试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增加或熟练,而应该是人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我觉得我们原来的语文教材和传统的教学方法,都大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他们的全面发展,我们应该还给他们一片自由的天空。
陈晓波,高校教师,现居海南琼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