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键:(←)上页,(→)下页,(del)目录
客家人与客家文化 作者:丘桓兴
第一节 客家话的形成




  客家话是中国八大方言之一。客家话的形成,与客家人历史上的几次大迁移分不开。客家先民原本主要是河南一带的中原士族。那时他们讲的是中原汉民族的共同语——河洛雅音,是当时北方地区通行的交际语,是北方官话。西晋以后,他们渐次南迁,先是进入长江中下游地区,在与当地土著居民共同生活中,既保留了自己的中原官话,又吸收了当地的吴楚方言,从而产生了新的次方言“江淮官话”。这就是今日客家话的源头。

  唐代末年,再次南迁,进入江西、福建、广东等地居住。他们在南迁和定居后,与当百越人和畲、瑶等民族的共处融合中,又不断吸收了古越语、畲语和赣方言、粤方言、闽方言,从而丰富了自己的方言。

  南宋时期,客家先民在闽、粤、赣边区定居以后,随着这里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汉族新民系客家人形成了,同时,作为这个民系的共同交际工具客家话,也在这时基本形成了。

  客家话称我、你、他为“[亻厓]〔ai皑〕、你〔en〕佢〔ju巨〕”,其中尤以“[亻厓]”最为特殊。于是,一些操粤语的人称客家话为“[亻厓]话”。那么,客家话有什么特点呢?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应天故事汇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