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在汉字中不难寻觅到中国远古社会的生产与经济生活的某些遗迹。例如中国的历法早在公元前23世纪至21世纪的尧舜时代已经建立,它的特色之一是运用10个天干和12个地支的配合来纪日和纪年。本书在“甲骨文”中曾经介绍过这一类“干支日历表”,包括这22个干支的名称。
这22个代表干支的字,大都是假借象形字来表示的。从字形来看,其中“寅( )”是箭,“午( )”是杵,“酉( )”是酒尊,“辛( )”是一种刻刀,“戊( )”和“戌( )”是两种铜兵器,“丁( )”像一根钉子,“庚( )”像一种铜制的乐器。这说明造这些字的时候,中国已经进入了铜器时代。从“铸造”的“铸”字的部件中更可以看出这一点:它的古文字字形作 ,是个会意字, 表示两只手, 是冶炼用的坩锅, 是燃着火的器皿(炉子)。全字显示了冶炼工匠手持坩锅将要进行浇铸的图景,确实是反映中国古代社会生产情况的不可多得的史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