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天文与历法 作者:陈久金·杨怡


第一节 天文分野占



  在古人心目中,天是人格化的,天与人是要发生天人感应的。天下之大,东西南北,国域州郡很多,所谓吉凶,就不能一概而论。某一种异常天象的出现,不一定对应全世界,而只能对应于某国、某州或某郡。这个吉凶究竟发生于何地,都有一个对应关系,这种天区与地域对应的法则,便是分野理论。

  有关分野的观念,起源很早。《周礼·春官·宗伯》就有“以星土辨九州之地”,以观“天下之妖祥”的记载。即已开始将天上不同的星宿,与地上不同的州、国一一对应起来。天上的分区,大致是以二十八宿配十二星次,地上则配以国家或地区。现以《汉书·地理志》为据加以对照:

  《汉书·地理志》载天文地理分野表
 
地区












天区















  《淮南子·天文训》所载与此类似。以上将天和地的对应关系分为13组,但与其他的分野资料进行对比可以得知,天地对应关系的分组,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史记·天官书》又有如下的恒星分野:

  秦之疆也,候在太白,占于狼弧;吴楚之疆,候在荧惑,占于鸟衡;燕齐之疆,候在辰星,占于虚危;宋郑之疆,候在岁星,占于房心;晋之疆,亦候在辰星,占于参阀。

  这个分野只列出八个国家,除地域与恒星对应外,还记载了五星与国家的对应关系。

  分野的思想,大约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所以地域有时称晋国,有时称赵魏,但仅限于中原地区。不过,秦汉统一以后,分野思想还在继续发展,这时的地理分区就不再是国家,而是12州。从13国经8国到12州,也许反映出分野思想的演变过程,由天上的二十八宿对应于地上的12州,正与一年四季中的12个月相对应,似乎更可以看到分野思想的成熟。

  在天与地的对应关系建立以后,占星就有了一个基础。这样,当天上某个区域或星宿出现异常天象时,它所反映出的火灾、水灾、兵灾、瘟疫等,就有一个相应的地域可以预言。例如,《续汉书·天文志》就记载了汉明帝永平九年(公元66年)正月彗星出现及其应验的事例,这次彗星出现在牵牛宿,长八尺,彗尾通过建星,一直到达箕宿、心宿和房宿的南部,经过50余天才隐灭不见。以后,就发生广陵王荆和沈谅、楚王英和颜忠两件谋反的事,事情败露以后,都以自杀了结。这次彗星出现为什么会被认为应验在这两个王身上呢?这是由于牵牛宿的分野在吴、越,房、心的分野为宋,而广陵属吴地,彭城属宋地,所以应验在这两件事上面。

  又例如,《三国志》记载在东汉桓帝时于宋楚分野的地方有黄星出现,当时有一个姓殷的占星家曾预言,50年以后,当有圣人出现在丰、沛这个地区,其锋芒将锐不可当。而50年以后,就有曹操破袁绍的大事,群雄没有可以与之匹敌的。曹操家在亳县,属宋地,故被认为应验了黄星出现于宋楚分野的瑞祥。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应天故事汇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