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彼得收复纳尔瓦
|
在克里姆林宫的议政殿里,彼得一世正焦急地等待着一个重要消息:赶快结束对土耳其的和约谈判,建立起反瑞典联盟。然后,他就立即下令进攻瑞典军队,收复波罗钓海沿岸的俄国领土,为自己正在兴起的民族取得一个向外发展的出海口。
几十盏蜡烛灯将议政殿照得如同白昼,从正面的墙上挂下来一幅欧洲地图,图上画了许多五颜六色的标记。彼得面对地图拧紧双眉思索着,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死了,他没有后嗣,即将引起一场王位继承战争。为了瓜分西班牙王国在欧洲大陆的广大殖民地,欧洲各列强正沉溺于备战的狂热中,分散了参与东北欧冲突的各方力量,这种形势有利于俄国,彼得默默地念叨:
“要抓住时机,一定要抓住时机!”这时,一位侍臣来报告,结盟国波兰的君主奥古斯特二世派专便来了。波得立刻召见。专使传达了波兰敦促俄国开始军事行动的口信。彼得说:“如果今天得到与土耳其缔结和约的消息,我明天就下令部队进攻!”
1700 年8 月8 日,彼得终于收到了期待已久的报告,俄国与土耳其缔结了为期30 年的和约。第二天,彼得下令俄军立即行动。在长达数十俄里的大道上,一万辆大车满载装备、炮兵、粮食,开住前方,车队首尾相连,浩浩荡荡。彼得本人也以炮兵连上尉军官的身份编入部队。
渐入秋季,绵绵秋雨下个不停,一堆堆深灰色的浓云,低低地压着大地,遮得天昏地暗。部队踩着泥泞的道路艰难地前行。历时一个多月,第一批俄军十万人才到达纳尔瓦城下,其余各团花了两个月才基本集中。波得下令举行围攻,炮击要塞,一连袭击了两个星期,火药炮弹都用光了,却毫无成效。
出乎意料的是,在俄军行动的同时,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率领1.5 万名大军突然袭击了哥本哈根,又以闪电般的速度来到纳尔瓦,完成了结集计划。彼得获得敌人来临的消息,立即把指挥权交给一个公爵,自己离开了纳尔瓦。
战斗前夕下了一场大雪,地面的雪很厚,踩下去就陷下半尺深。阴暗的天空同雪海汇成一片,一切都看不见了。俄军埋伏在战壕里不能动弹。瑞军乘着茫茫大雪,悄悄摸到俄军阵地前,发动了突然轰击,俄军乱作一团。一个军官在慌乱中带领俄军骑兵强渡纳尔河,瑞军的炮火猛烈地压过来,只见战马“咕咚、咕咚”地栽倒,骑兵从马上滚落下来掉进河里,损失一千余人。
俄步兵沿着大桥逃跑,那桥在炮火的震撼下忽然塌了,许多士兵葬身河底。
深夜,战场上寂静下来。俄军被迫开始了投降谈判。谈判商定俄军有权携带除大炮外的全部枪支撤出纳尔瓦地区,可是瑞典国王却背信弃义,自食其言了,正当一队队俄军沿着修复的大桥向纳尔瓦河对岸撤退之际,瑞军竟冲到被解除了武装的士兵眼前,枪走他们的财物,俘虏了军官。纳尔瓦城下一役,俄军一败涂地,阵亡、溺毙和饿死达6000 之众,炮兵连同130 多门各种火炮全部损失,高级军官几乎牺牲殆尽。
俄国被18 岁的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战胜的消息成了欧洲人的笑柄。瑞典王宫中举行了盛大的庆典,蜡烛辉煌地燃烧,银器和玻璃器皿闪闪放光,太太小姐们的珠宝首饰和男人们的佩剑勋章也闪闪发光。当国王出现时,人们恭敬地致敬,唱起了赞美诗,奏起了典礼进行曲。然后,众人齐声高呼:“国王万岁:”一位大臣手托一只银盘走上前,盘中红色绒布上放着一枚金灿灿的徽章,这是瑞典人为嘲笑俄国沙皇而铸造的。奖章的一面画着波得站在大炮旁向纳尔瓦开炮的图案,写着“彼得站着取暖”的题词,另一面是彼得带领俄国入逃离纳尔瓦的图案,沙皇弃甲丢盔,哭哭啼啼,题词是:“逃之夭夭,哭声哀哀。”国王看了爽声大笑,参加庆典的人们也欢呼雀跃。在海牙,在维也纳,在西欧各国的宫廷里,俄国的威信一落千丈。瑞典大使亲自拜访各部大臣,说:“我们的国王到达纳尔瓦之前两天,沙皇彼得就吓得屁滚尿流地离开军队跑回莫斯科去了..”
正当查理的阵营传播着对俄国沙皇的种种嘲笑的时候,彼得并没有在失败面前垂头丧气。相反,各种考验锻炼了彼得的意志。他承认瑞典人战胜了俄国人,这是勿庸争辩的,但也使他清醒地看到了俄国的落后和军队战斗力的低下。一定要振作精神,卧薪尝胆,重整旗鼓,非战胜瑞典人不可。整个严冬季节,彼得是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庄园中度过的。这时战场上比较寂静,敌军已经安营扎寨,以待来年春风后展开新的军事行动。在那里,彼得为三件掀心的亭而苦恼:到哪儿去弄钱?到哪儿去找人?如何去弄武器装备来补充纳尔瓦战役中的损失?
一天晚上,彼得正为怎样弄钱而苦思冥想。一个老臣走进屋来。彼得和他商量,想征收各处修道院的金银财宝来铸造钱币。但老臣听了摇摇头说。
“陛下,这会引起麻烦的呀,得另想办法。”他领着彼得走进克里姆林宫一个秘密仓库,那里堆放着许多金银器皿、小银币和荷兰银币,彼得惊讶得睁大了眼睛。老臣向他讲述这些宝藏的秘密,那是彼得的父亲在世时,每次出征前所保存的。临终时曾交代过,除非打仗时急需钱用,不得交给任何一个继承人。彼得听了激动得心砰砰直跳。
彼得传令下去,加快造币厂的机器运转,开征多种税捐。不久之后,从城乡征集来许多新兵,但困难的是军官的来源,虽然有一所培养军官的航海学校,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彼得知道,招聘的外国军官在纳尔瓦一役中表现欠佳,但迫于形势,不得不再次招聘外籍军官。他向西欧诸国散发了招请外籍军官来俄国服务的文告。为在短期内迅速恢复炮厂,彼得下令征用教堂和修遭院的铜钟,以解决铸造铜炮时缺铜的困难。
在纳尔瓦战败后两个星期,彼得向他的将军下令,要他们深入敌后,蚕食敌人。在给部队送行时,彼得说:“兵员已经补齐,河流和池沼也冻结了,敌人不可能抓住你们了,再也不会有什么借口了吧?”受命负此重任的舍烈麦捷夫将军率领一支1.7 万人的军团,进攻瑞军施利宾巴哈将军的部队,一举歼灭了7000 之众,相当于瑞典军队的一半。波得收到战报后,惊喜地叫道: “我们终于能揍瑞典佬啦!”他慷慨地赏赐打了胜仗的将士,授予舍烈麦捷夫一级勋章和元帅称号。俄国军队的士气开始上升,接下去又打了几个漂亮仗。攻打杰尔普特要塞时,彼得亲自督战,他笑着对手下的军官说:“我要在这里给瑞典人开一桌炮火筵席。”几十门大炮从傍晚一直吼到第二天早上九点,终于将要塞轰开了三个缺口,步兵蜂拥而进。俄军一鼓作气缴获了五门大炮,又立即掉转炮口,对准敌人轰击,守敌已处于绝境。此刻,在工事里的四个瑞军鼓手“咚、咚、咚”地敲打着鼓,先后露出头来试图通知对方,守军愿意谈判,可是他们急促的鼓声被隆隆的炮声淹没了,俄军没有听见,四个鼓手也一个接一个被打死了。直到号兵出来发投降信号,才使进攻停止下来。在谈判中,波得忘不了瑞典国王在纳尔瓦的暴行,但和查理十二世的奸诈相反,他对战败者表现了宽大为怀的骑士风度。瑞军要塞司令恳求允许不受阻碍地撤出全部守军及军官、军旗和武器,让士兵、军官及其眷属带足一个月的口粮。彼得基本恩准了,决定不收缴瑞军军官的佩剑,准允士兵保留三分之一的武器,带上一个月的口粮,以及载运财物的大车,撤离要塞。
俄军鸣放枪炮三次,匆匆地庆祝了攻打杰尔普特要塞的胜利后,波得坐上快艇,带着缴获的瑞军国旗和军旗,穿过楚德湖,赶向纳尔瓦,要收复这座“老祖宗的城市”。守备纳尔瓦城的司令就是曾经指挥攻克这座城的瑞典戈恩将军。戈恩和他的国王查理一样,仍然用老眼光看俄国军队。当俄军集结城下时,戈恩满不在乎地对手下军官说:“放心好了,这是一支素质极差,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送死来啦!”他派出信使送信给俄军,用嘲讽的口吻提醒俄军勿忘过去的失败教训。彼得一怒之下将这封傲慢的侮辱人的信向全军宣读,激起了全军的同仇敌忾之气,他要让戈恩为目中无人付出血的代价。
收复纳尔瓦的战斗开始了。彼得从杰尔普特和波得堡调来了八十多门大炮和臼炮,猛烈地袭击敌军,浓密的动荡的硝烟笼罩着纳尔瓦城。炮击一整夜,终因城防工事坚固未能打开缺口。彼得立刻召集几名将军研究对策,决定以巧计诱敌,”让几个团队穿上瑞军的服装,向纳尔瓦城迂回推进,行军路线正是守军认为援军到来的必由之路,乘着清晨一层薄雾和未散尽的硝烟,军团队到了城堡下,彼得指挥“瑞军”和俄军展开了一场假战。枪炮声传到戈思耳里,他用望远镜对战场观察了许久,看到的是“瑞军”官兵的蓝制服,“瑞军”的黄白军旗,没有任何破绽。他以为援军来到了纳尔瓦,于是下令攻击俄军,接应自己人进城。城门打开,一队队守军冲了出来,突然,前面的“瑞军”和俄军一齐把枪口对准出城的守军开火,没等一队队守军回过神来,已被打得落花流水,一个个栽倒在地。戈恩发现中计,赶紧下令关闭城门,但为时已晚,只听俄军一片喊杀声冲进了城。瑞军拼死抵抗,终究无济于事。俄军被瑞军的傲慢和抵抗所激怒了,冲进城后,乱砍乱杀,毫不留情。一个瑞军丢下了手中的武器仓惶逃命,被追上一枪挑死,另一个瑞军举起了双手,也中弹身亡。彼得为了制止这种过火行为,不得不抽出佩剑来对付自己的士兵。城堡被攻陷后,双方仍在进行生死的搏斗。直到大部分瑞军流尽最后一滴血,戈恩才抓起一面军旗,用拳头使动擂出投降的鼓点信号。
彼得认为戈恩是这场流血事件的罪魁祸首,当戈恩举着白旗带领残兵败将丢下武器时,彼得大声责问戈恩道:“你不应对众多的战死者负有罪责吗?明知援军无望,城堡无法保全,你为什么还不举白旗?”彼得气愤地抽出彼鲜血染红的佩剑,大声说:
“你看看,这上面的鲜血不是瑞典人的,是俄国人的。是你的顽固不化把我们的士兵逼到了狂怒的地步,为了制止他们的疯狂行动,我杀了我们自己的人!”波得越说越气愤,照着戈恩的脸上狠狠地扇了两个耳光。
首都莫斯科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在凯旋入城的队伍中,戈恩将军领着俘虏队,随后是一百五十九名军官,还有俄缴获的几十门各种口径的火炮,人们用惊讶和好奇的眼光望着这群瑞典俘虏。红场上出现了各种娱乐场所,到处都搭起了木结构的大戏场,公共剧院演出了战胜瑞典人的节目..
(吴刚)
|
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书由“云中孤雁”免费制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