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1年第6期

冲绳随感

作者:李 晓




  提到冲绳,先是史书上的“琉球国”,后是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著名的“冲绳战役”。正是这场导致美军伤亡惨重的战斗,使美国更加清楚了在日本本土登陆决战的巨大风险,促使其决定向日本实施核攻击,因而有了广岛和长崎的悲剧。
  当飞机在冲绳首府那霸市上空准备降落时,通过舷窗可以清楚地看到周围盘旋着正在进行飞行训练的美军战机;飞机刚刚着陆,在滑行中即可看到日本海上自卫队和空中自卫队停靠在机场上的军用飞机。在日本本土,根本看不到像那霸这样的军民两用机场。我们在那霸游览时,游兴经常被超低空飞行的美军战机的巨大嘶叫声打乱。在街头,几乎随时都可看到穿着便服的美军大兵;在高速公路上,亦可经常看到开着军车的美军士兵。冲绳是美国驻亚洲最大的军事基地,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国的B—52远程战略轰炸机大都从这里起飞,飞越台湾海峡和南中国海到越南去进行“地毯式轰炸”。当失去了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的基地之后,这里成了美国控制远东局势和所谓的保持亚洲战略均衡的主要基地。在冲绳岛的南部和中部,尤其是整个中部地区,几乎都是美军基地。在冲绳的电视节目中,特地设有一个美军电视台,播放英语娱乐节目和美国本土、世界各地以及基地内部的新闻。在冲绳各地的街头,有许多叫作“美军放出品”的商店,里面出售美军士兵的军服、除枪械以外的战斗装备如钢盔、迷彩服、子弹箱、水壶和军衔标识以及其他生活用品等等,这些大多是美军士兵回国前丢弃或出售的,好多军服上还残留着洋人特有的狐臊体味。
  近年来,冲绳人反基地的斗争越来越受到日本政府的重视,进而也成为日美关系中的一个焦点。前几年,正当要求返还普天间基地的呼声日趋高涨之时,一名醉酒的美国大兵强奸了一名14岁的日本女学生,这一事件立即使冲绳问题受到了全日本民众的高度关注。对日本人来说,日本已经由一个战败国发展成为今天的经济大国,但驻冲绳美军基地的存在使他们摆脱不了“战败国”的感觉,日本仍然处在“被占领状态”,还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国”,这使他们感到屈辱。然而,与普通的日本人不同,冲绳人对美军基地的感觉更为复杂。冲绳人对基地问题的反感或反对,既有对美军基地造成的危害和损失的不满,又有对日本中央政府的“差别待遇”的愤怒。在嘉手纳基地周围,美军战机巨大的轰鸣声使得当地小学生当中约有30%被查出患有程度不同的耳疾;更使居民感到坐立不安的是,空军基地就坐落在城市的正当中,一旦军机出事故,必将殃及平民。在日本,美军基地的80%集中在冲绳,这使得冲绳人感到自己备受歧视。他们的大多数人虽然认为美军驻日本的基地有助于维护日本的国家安全,但他们不理解为什么本土不能为他们分担一些基地,唯让冲绳人天天看着美军在自己的家园里如天马行空?一些竞选的议员为迎合选民的这种心态,打出了“把县民的心声带到东京去”的竞选口号。2000年7月8日,在冲绳召开西方八国首脑会议的前一天,一些冲绳县民到会议场所举行示威,要求减少和撤消美军基地。但是,并非所有的冲绳人都反对美军基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冲绳经济形成了两个主要的支柱:一是观光旅游业,一是“基地经济”。美军每年向冲绳支付的巨额的土地使用费,以及针对美军士兵平时消费的庞大的服务产业,成为冲绳县民重要的收入来源。因而,尽管有许多人反对基地的存在,但也有很多人赞成保留基地。尤其是近年来经济严重不景气,冲绳的失业率高达8%(为日本本土失业率的两倍),一旦基地减少或撤消,将更加影响当地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所以反对基地的人事实上并不占有主导地位,许多冲绳人对基地问题常抱着理性与情感相矛盾的心态。
  在冲绳的南部和中部西海岸,自然、旖旎的风光常常夹杂着战争纪念碑或战亡者的墓地,这两个地区是冲绳战役时美军的主要登陆地点,是主要的战斗发生地带。冲绳是太平洋战争结束前日军同美军发生最大规模的残酷战斗的地方。对日本来说,失去了冲绳就意味着失去了保卫本土的最后一道屏障,对美军而言,占领冲绳就为进攻日本本土做好了最后的战略准备,因此,双方志在必得,战斗的残酷性前所未有。1945年4月1日,美军以数倍于日军的五十五万人的总兵力,在舰炮和飞机的掩护下开始了太平洋战争中最艰苦的冲绳登陆战。这场战役到8月15日日本投降时仍未结束,个别日军的抵抗直至9月7日才停止。太平洋战争的一个特点是,战斗越是接近日本本土,日军的抵抗就越激烈,战斗也越残酷。冲绳战役的残酷性还在于,日军裹挟着大批平民,致使平民的伤亡空前巨大,约十万冲绳县民在这场战斗中失去了生命。在冲绳的县民中,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人参加了战斗,这在世界战争史上恐怕也是少有的。去冲绳前,我特地到我所在的大学图书馆借出了有关冲绳战役的音像资料,认真地看了两遍。任何人看了这场战争的场面,都会震惊于它对于平民的残酷性。县民们被军部告知,不能向美军投降,否则就会被残忍地杀死。绝大部分平民听信了这些,宁可躲在洞里让美军的火焰喷射器烧死或被手榴弹炸死,也不肯听信美军的宣传从躲藏的地方走出来。在冲绳岛最南端的喜屋武岬,一些妇女面对向她们喊话的美军士兵纵身跳下高达五十米的悬崖的镜头,令人终生难忘。
  在冲绳南部的山丹(himeyori),建有一座著名的“山丹之塔”,实际上是座纪念碑,这地方在有关冲绳战役的电影和小说中为许多日本人熟知,成为冲绳战役的象征。它纪念的是原冲绳县立第一高等学校女生部和原冲绳女子师范学校的187名学生和14名教师战殁的生灵。她们按照日军军部的命令,到前线充当军队伤员的看护生,在被美军包围的情况下,高唱校歌集体自绝。在“山丹之塔”前,有一个直径约有三米的深不见底的溶洞,这些年轻的学员和她们的老师就是在这里为天皇效忠的。在整个南部地区,类似的纪念塔有好多。军国主义的教育使得日本军人视投降为大耻,而且也确信一旦投降将会备受虐待乃至被残酷杀死,正如他们自己对待敌人的俘虏那样。在西方军队中,当战斗减员1/4~1/3、突围无望的情形下,指挥官有权下令放下武器投降,以保全士兵的生命,而且他们认为即便如此也是光荣的,依照国际公约,他们的名字必须通知本国,告知家人,他们的家人更不因此而蒙羞。所以,欧美军队在战斗中投降与阵亡的比例是很高的,一般为4:l,但日军的这一比例则出奇的低。在东南亚的北缅甸战役中,日军被俘与战死者的具体数据是142人:17166人,投降与阵亡之比为1:120,而且所谓的“被俘”,也几乎都是在日军士兵受重伤或失去知觉的情况下发生的。
  冲绳战役为冲绳人留下的是痛苦的回忆。日军裹挟着大量平民的自杀式的冲锋和自绝,导致10万士兵和10万县民失去了生命,美军也付出了15000名士兵生命的代价。迄今为止,许多冲绳人依然痛恨那场血腥的战斗,他们认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