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中国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作者:谢敬仁 彭霞光
(3)按照教育部的课程计划,对小学一至五年级以每星期每班一节的形式开设定向行走课程。
此外,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为贯彻《视力残疾人康复“十一五”实施方案》中为3万名盲人进行定向行走训练的目标,积极开展社区内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服务项目。为了提高定向行走训练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推进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工作科学、规范发展,积极与国际组织合作,先后组织专家制订了《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指导师任职标准》、《国家盲杖标准》等国家级标准,并在全国范围内,挑选第一批试点社区,在社区内设立康复协调员或定向行走指导师职位,举办初级、中级、高级培训班,培养专职的定向行走指导师,以便能够为本社区内的所有盲人提供定向行走的康复服务工作。在社区内为盲人提供定向行走训练服务是盲人走出家门、接受教育、实现就业、融入社会、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重要途径。
尽管定向行走对盲人的重要性已被大家所认可,但由于在中国起步比较晚,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3 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虽然在全国各地盲人学校已陆续开展了定向行走课程,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表现在:
3.1缺乏定向行走的专业教师队伍
定向行走专业性很强,但由于目前中国特殊教育大学或学院没有定向行走的专业设置,因此无法向盲童学校输送受过正规专业培训的教师。尽管教育部、各级政府和社会团体(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与国外机构合作,开办过许多次短期或长期(一年)定向行走的培训,但由于时间短,系统性差,很难为盲校培养高质量的定向行走专业师资,况且由于培训班班额限制,所能培养的教师数量有限,不能达到每所盲校都能有定向行走训练教师得到培训机会,因此制约了盲校定向行走的有效开展。
3.2学校行政领导对定向行走的认识还有局限性
由于中国盲校课程设置强调学科能力发展,从而使得盲学生的定向行走训练边缘化。有些学校定向行走训练的开展停留在只是开设了这门课,而没有把定向行走的理论和技术与盲学生的生活和对盲学生的心理、生活技能和社会交往技能等教育教学活动融合在一起,没有让定向行走成为盲学生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由于重视不足,通常学校也只是定向行走的教师掌握基本定向行走技能,而绝大多数的其他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定向行走技能对于盲学生的重要性,因此常常会出现非定向行走课教师对盲童的拉扯、推搡等许多错误的行为发生,从而影响了盲童对定向行走技能的认识与掌握。定向行走是盲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应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不仅仅是定向行走老师一个人的事,要以任课教师为主,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只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涉及到学生行走,就要求参与的教职工正确带领学生,正确指导学生行走,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行走能力得到规范,安全得到保证,否则,课堂教学内容在其他时间得不到强化,学生不会认真使用正确的方法。
3.3教学和训练形式落后
中国内地有些盲校的定向行走训练还停留在操场上集体教学的形式,未能真正做到与盲童的日常生活、未来的社区生活环境及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通常是一名教师给一个班十几名孩子进行训练,班级中有低视力和全盲,全盲的同学学习较认真,低视力的同学就很不一样,在教学中低视力的学生很快掌握了教学内容并认为自己能看见,不需要训练(事实上低视力和全盲学生都需要定向行走训练,只是训练时间、方法、内容略有不同)。此外,现在盲校学生能力差异很大,个别能力差的学生在课堂上不能有效地得到照顾,因此有些教学内容很难在一名教师授课的情况下满足所有孩子的需求。另外,有些学校在初中以上没有安排定向行走训练,缺乏后续教育。
3.4部分家长和学生忽视行走能力
尽管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千差万别,但对孩子失去视觉后的成长发展需要学习的文化知识、技能非常重视,但对孩子的行走问题却不重视,不仅孩子的定向和行走得不到家庭的正确指导,而且有些家长还会认为学习定向和行走技能浪费时间,担心独自外出会发生危险,担心受到社会歧视,从而质疑学校的正常定向和行走训练与教育。由于社会上对盲人仍存在歧视现象,许多盲人不愿被别人知道自己是盲人,加之未意识到定向和行走的技能到底能对他们有多大帮助,因此许多盲人不愿使用盲杖独自外出,对学校的定向和行走课认识不够,积极性不高,也制约了定向和行走的发展。
3.5外出环境制约了盲童学习定向行走的积极性
道路行走环境较差,人行道挤占现象严重,盲道建设不合理,盲人外出有一定危险性,特别是盲人过马路和乘车这两个问题最难解决。此种社会问题也制约了学校盲童学习定向和行走技能的积极性。
4 未来发展的对策
4.1各级教育领导的支持
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同时重视对盲学生学科能力和非学科能力的培养,制定相关政策以扶持被忽视的对盲学生的定向行走、生活技能和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出台政策法规,增加学校编制,争取在课堂上为每个班配备教师助理,解决一个教师面对十几个盲童的现象,使学生能尽快的掌握所学的内容。
4.2开设定向行走大学专业
目前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或大专学校开设定向行走专业,特殊教育学校的定向行走老师大多都只是经过短期培训项目,然后就在学校内从事定向行走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因此很难保障盲生的教育教学质量。特殊教育学院应积极与国外大学合作,设立定向行走专业,以便解决定向行走的师资问题。
4.3努力提高专任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学校要创设氛围,无论在什么时候,要求学生一定要把定向行走的知识,运用到学习、生活和劳动中来。专任教师要加强业务能力的提高,多研究盲学生认知规律、空间感建立的过程,确定方向的方法,多分析渗透在定向行走背后的生理和思维活动,从不同年龄孩子的行走需求出发,结合学校及学校周边环境甚至家庭环境设计教学内容,拓展课堂外的教学,主动将定向行走训练和其他教育教学相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训练活动。
4.4开展多方位多层次的培训工作
4.4.1教师培训。教师培训的目的,一是让教师体会失去视觉后的感受以增强对学生的理解。二是教授各种定向行走技能使其能深入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培训方法可以采取讲座及讨论会的形式。
4.4.2学生培训。低龄学生的培训:采取班级式的授课形式,教授学生掌握各种行走技能,为将来外出行走做准备,训练学生的定向能力,提高学生对空间的把握能力,配合其他课程适当补充概念性的知识;进行校园环境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初中以上学生的培训:初中以上学生利用下午美工、体育等课程进行个别化教学,或以课外活动的形式开展校外行走的培训活动以提高学生独立行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4.3家长培训。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定向行走指导和训练可以由家庭来完成。教师可以与家长进行经常沟通,使定向行走的训练进一步得到延伸。
4.5加强对随班就读盲童的定向行走指导和训练
定向行走技能对于盲童及其家长是一件重要的而且非常好的事情,对随班就读的盲童更是一门难得的学科。目前对随班就读盲童的定向行走指导和训练是一个薄弱环节,应积极采取措施,与家长配合,及早对其进行定向行走教育训练。
4.6推广社区定向行走培训项目
《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计划纲要》已将定向行走工作纳入了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重点项目。为完成全国“十一五”对3万盲人实施定向行走训练的工作目标,教育部与中残联一起组织专家制订了《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指导师任职标准》、《国家盲杖标准》和《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指导师的培训教材》,并下发通知在有条件的社区设立定向行走训练指导师职位,积极开展社区内盲人定向行走的训练与指导,让更多盲人自信的走出家门,融入社会。
此外,建议社会各有关部门,继续增加和改善城市盲道的数量和现有盲道的状况,为盲人的行走创造更便捷和理想的条件。继续争取国际社会有关组织、其他国家的相关部门和港台地区的机关、社团和热心人士对内地定向行走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支持和帮助。
从上面这些方面入手,中国盲人向行走工作会有明显的变化,盲人的生活状况和社会质量会有更大幅度的提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