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以人为本”用语初探
作者:王善峰 黄海根
关键词 “以人为本”用语 残疾人 特殊教育
1 “以人为本”用语简介
“以人为本”用语是20世纪中叶以来,美国兴起的旨在提高对残疾人的尊重、注重残疾人发展潜能的一组指称用语。该用语方式强调,在对残疾人进行称呼或描述时,在用语形式上首先要描述作为“人”存在的个体或群体,其次在必要的时候才谈及其存在的障碍,以区别于传统的以“存在的障碍”作为名称来称呼残疾人的用语方式。
相对于“障碍为先”用语(disability-first lan-guage),“以人为本”用语的英文形式是“person-firstlanguage”或“people-first language”。
通过比较和举例,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这一用语方式。在英文中,传统的称呼残疾人的方式多以障碍类型作为名称来称呼残疾人。例如,有一种用语表达是以“the+表示障碍的形容词”来称呼残疾人,如对有视力损伤的人,传统的表达方式是“theblind”(瞎子或盲人),而“以人为本”用语所倡导的用语方式是“person/people with visual impainnents”(有视力损伤的人)。可以看出,当用“the blind”这种表达时,障碍被凸显出来,成为指称对象最重要的特征,甚至是唯一特征;而用“person/people with vi-sual impairments”则使表达的重心摆脱了对“障碍”的描述,使“障碍”仅仅作为指称对象众多特征中的一个加以描述。这种表达看上去似乎有点繁琐,但对有某方面障碍的人来说,却是一种更加尊重、更加合理、更利于促进其教育的用语方式。
概括来说,“以人为本”用语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将对“人”的指称提到对“障碍”的指称的前面,或者把“人”在指称中的地位突显到“障碍”的地位之上。其一是用“with”短语指称或描述所存在的障碍,作为定语后置于表示“人”的中心词后面,代替“the+表示障碍的形容词”的表达方式,如用"people with adisability”代替“the disabled”或“disabled people”;其二是用“have(has)”代替“be(am/is/are)”对某方面有障碍者进行称呼或描述,如用“Tom has autism(汤姆有自闭症)”来代替“Tom is autistic(汤姆是自闭的)”;其三是用“use”或“need(s)”代替贬低或歧视性用语对有某种特殊需要者进行称呼或描述,如用“Tom uses/needs a wheelchair(汤姆使用轮椅)”来代替“Tom call’t walk(汤姆不能走路)”或“Tom is confined to a wheel-chair(汤姆是个轮椅儿童)”。我们可以体验以下两种表达的不同,增加一点感性认识和理解:“你(是)个近视眼”和“你戴眼镜”。
“以人为本”用语更加文明,更加尊重残疾人,同时对残疾人的障碍持有更加客观理性的态度,从而也更加有利于表达残疾人存在的潜能,促进其教育。可以看到,“以人为本”用语与传统方式的指称用语相较来说,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很多用语将描述对象放在首位,然后在必要的时候才提及其存在的障碍。“以人为本”用语首先关注到描述对象的社会形象(角色)以及人口学特征,如男孩、女孩、儿童、学生、人等,其次才关注其医学或心理学诊断上的“障碍”。与传统的视角相比,“以人为本”用语是先“求同”——把残疾人作为与非残疾人一样的“人”平等看待,然后再“存异”——关照到残疾人存在的障碍或特殊需要;而传统的指称却是直接用“障碍”之“异”作为标码,将残疾人划定成一类,在残疾人与非残疾人之间人为制造了隔阂,不见“同”的影子,为残疾人融入主流社会和正常生活建造了一个无形的“壁垒”。
二是以事实描述代替传统的价值判断。“以人为本”用语要求对指称或描述对象存在的障碍进行客观的事实描述而非价值性判断,避免人为地打上偏见的烙印。如“person with mild/moderate/severeMental Retardation(有轻度/中度/重度智力落后的人)”是对障碍程度的事实描述,而传统的“idiot/fool”(白痴/傻瓜)等用语更多的是价值判断,在使用时产生了极大的标签负效应。
三是以定量判断代替传统的定性判断。某方面的障碍不是残疾人的全部特征,也不是最重要的和唯一的特征。“以人为本”用语体现和强调了这一点。因此,在用语形式上将定语置后,从而把对障碍的描述置于次要位置;用“have/has(有)”代替“be(是)”描述障碍类型,最大可能地使语言形式服务于所要表达的理念,充分表达更加健康、友好的残疾人观。
2 “以人为本”用语提出的背景和推广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后,由于一系列特殊教育诉讼案的推动,美国特殊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75年美国通过94-142公法,为残疾人接受平等、合适的公立教育提供了法律保障。残疾人权益日益得到保障,各种权利也不断得到保障。在此背景下,传统的带有歧视性的、怜悯性的、易导致偏见和掩盖残疾人发展潜能的用语方式受到人们的批判。“以人为本”的用语方式发展起来。
“以人为本”用语方式最早被重度残疾人联合会(The Association for Persons with Severe Handicaps,TASH)所采纳。这一组织最早提出对“person”(人)的表述先于对“Handicaps”(障碍)的表述,表达出更加平等、友好和接纳的态度。其后,很多残疾人团体和促进组织逐渐采用这一用语方式,并通过多种方式努力让人们接受这一用语方式。“以人为本”用语逐渐在专业杂志、法律法规、商务课程、特殊教育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和日常生活等方面得到推广。
很多专业杂志现在要求作者使用“以人为本”用语。例如,在《早期干预杂志》(the Journal of EarlyIntervention)的“作者指南”中,杂志建议作者“在描述或称呼与婴儿、儿童以及其他有障碍的人时,作者必须把对‘障碍’的描述或称呼置于对‘儿童或成人’的描述或称呼之后。这项措施遵循重度残疾人联合会创设的先例,在句子的表达结构中,将‘人’放在‘障碍’前面加以指称、描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