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全纳教育背景下高校体重超重学生的运动参与现状与对策研究
作者:谭新莉 罗智波
3.4高校体重超重学生参与运动的频度和强度
调查结果(表6)显示,高校体重超重学生每周参加三次以上运动的人数只占21.0%,多数学生每周只锻炼1-2次,占68.5%,还有10.5%的学生根本就不参加体育运动,这部分学生即使是体育课,也是应付老师的安排。这表明高校体重超重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频度是比较低的。调查结果显示,参加运动的超重学生每次运动的强度比较好,多数人都超过了半小时,每次运动的时间超过一小时的占27.1%,运动时间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的占41.4%,运动时间在半小时以下的(包括不参加运动的)占31.5%。体重超重学生运动强度不够的原因可能与他们的体重超重、身体负担过重,运动意识不足有关。
参与运动的频度和强度是判定体育人口的基本标准,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就可以算得一个体育人口: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以上,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以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90年代初对世界各国体育人口进行了调查,我国约为30%。照此判定标准,高校体重超重学生中的体育人口还没有达到我国的上世纪90年代的平均水平,而这部分学生从其健康方面来说,需要更多的锻炼,因此从比例上说,这是不合理的。
在对体重超重学生参与运动的影响因素的调查中(表7),自认为身体条件不允许的同学占26.0%,这部分同学虽然是自认为身体条件不允许,但在很大程度上是缺乏自信心,有23.2%的同学是害怕同学嘲笑,显然,这是体重超重留给他们的心理阴影。还有32.6%的同学认为学校和教师没有提供必要的技术和知识上的指导。尽管造成高校体重超重学生参加运动的频度强度低于普通学生的现状的原因是多样的,但是,学生的心理阴影和不自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全纳教育不主张将学生参与学习的时候加以分类,也正是出于消除心理阴影,克服心理障碍的考虑。在参与运动的态度上将所有学生同等对待,而实践指导中却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这就是全纳教育的思想要点。
3.5高校体重超重学生参与运动的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体重超重学生中的大多数都希望教师在教学或者指导练习的时候能对他们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和帮助,并且希望学校能为他们的减肥健身给予特别的支持和鼓励。全纳教育提倡普通学校要更多地关注被排斥者。体重超重学生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对运动的学习和日常锻炼是有一定阻碍的,因此,在参与运动方式的选择上不像正常学生那样自如。如表8所示:
如表8所示,由于缺少自信心,害怕别人的嘲笑,高校体重超重学生大多是一个人自主锻炼或者与少数固定的好友或几个同样有运动障碍的同伴集体锻炼,各占31.5%和49.2%,而随意与普通学生集体活动的学生只占19.3%。从高校体重超重学生意向参与的运动方式来看,他们中大多数人都希望随意的与普通学生一起进行集体活动,占64.6%。这充分说明体重超重学生的自卑和离群的心理,与此成对比的是体重超重学生对此的无奈和期盼。全纳教育正是反对学校中的歧视和排斥,注重人与人的参与和合作的。无论体重超重与否,高校学生不久都将走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人,与人交往和合作是必须的,也是当今社会所提倡的,全纳教育正是帮助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找回信心,重新回到集体,健全其作为社会人的正常心理。
3.6对体重超重学生的学习安排及考核
据调查,三所高校在每个学期的课时安排中都会安排一到两次课的理论课课时,但是所调查的体重超重学生只有极少数在理论课上接受过关于减肥健身的系统的理论指导,只占总人数的13.8%。三所高校对于残疾、体弱、体重超重等特殊学生的体育活动,都制定有专门的规章制度,但这些规章制度主要只涉及这类学生的体育考核,以降低考核标准“关心”他们,有关这类学生的平时体育活动情况涉及得太少。全纳教育既要关注所有学生的学习和参与,又主张根据学生的不同特性,开展多样化教学,这就对学校,尤其是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更细的要求。
4 建议
4.1有必要对高校体重超重学生进行减肥知识的普及。普及内容要突出高校体育教育的目的任务,广泛涉及到全民健身的意义和内容,科学的运动减肥方法,体质评价、运动处方、医疗保健等;普及方式也应该多样化,除体育教学和指导时给予他们以特殊的关怀外,还可以理论课、科学专栏、专题讲座、网络宣传等形式实施。
4.2对体重超重学生暴露的心理和思想问题,学校要有针对性的对其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活动,体育教师不要过分强调成绩,而要注意适时鼓励和帮助他们获得自信,同伴也要消除歧视和排斥,带动他们积极加入到正常的锻炼中来。
4.3培养体重超重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应从心理教育入手,克服心理障碍,采用新颖的教学手段方法和合理的判定标准,提供更广泛的运动项目选择,使其掌握一到二项运动技术,养成热爱运动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健身的观念。
4.4社会、学校、家庭、教师和同学应该协作,通过心理教育、软件扶持、硬件建设多渠道营造一种没有歧视和排斥的学习和锻炼的环境,并坚持下去。
责任编校:周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