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促进智障学生积极人格发展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研究
作者:丁 翠
活动时间安排:两个课时,每个课时35分钟。
活动过程:
导入部分——情景导人,揭示主题(播放广告片《When vou smile》)(5分钟)。
说明——你的笑容对世界绽放,世界将回以满眼的灿烂。你是否希望得到别人的善待?
分享——今天,善待过他人吗?感受怎样?今天,你得到过别人的善待吗?感受如何?
[设计意图]广告片的播放,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方法中叫作“影像法”,它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智障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从课间状态到上课状态的准备时间往往比较长,一个既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又能符合主题的影像资料,在导入部分是非常适合的,它能一下子唤起学生的积极情感。
新授部分——活动精简,形式多样(60分钟)。整个新授部分,共有四个不同的环节,主要包括:小小游戏、讲故事、提问题、情景表演,各个环节中,智障学生能运用多重感官参与活动,获得发展。
[设计意图]对于一堂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来说,活动环节不宜过多,因为环节多,分享体验的时间就少了,但是活动的形式要丰富,对于智力障碍学生来说,单一的活动形式很难保证注意力的稳定性,针对多重感官设计的活动,更加受到他们的欢迎和喜爱。
(1)小小游戏——初次换位体验(30分钟)
分成三个小组,每组4人,两个当盲人,两个当跛子。每组的一个盲人背一个跛子,跛子指挥盲人前进,从操场规定的一侧,走到线前方5米处绕红旗回来,然后再换组内的另外一队,最快轮完的一组获胜,每队成员互换角色,进行第二轮游戏。
分享:当你与队友互换角色后,在游戏过程中,你有什么体验?
[设计意图]通过身体的接触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有利于增进学生问的融洽;通过交换角色进行表演,尝试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2)小小故事——思维碰撞(5分钟)
故事梗概:《给仙人掌喝牛奶》——一个小女孩为了使心爱的仙人掌“快快长大”,每天把自己喝的牛奶剩下一半给仙人掌喝,可是,过了半个多月,仙人掌却变黄、发烂了……
[设计意图]呈现故事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显现“好心”怎么会没有“好报”这样一个现实问题,初步揭示其中的原因。
(3)联系生活——回忆体验(15分钟)
分享:你是否也有过“好心没好报”的经历?你有过对别人好心,对方却不领情的经历吗?当时,你有何感受?或者,别人是否对你有过“好心办坏事”、指责你“不领情”的经历?当时,你有何感受?
讨论:为什么会“好心没好报”?如何才能避免这类事情?
[设计意图]在第二个环节的基础上,由远及近,联系自己,探讨在自己身上发生的“好心没有好报”(“好心办坏事”)的缘由及改善方式,抓住如何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这一重点,从而避免“好心办坏事”真正做到与人为善。
(4)小小情景剧——方法训练营(10分钟)
呈现若干情景,小组讨论,如何解决这些小摩擦?
[设计意图]了解了换位思考的方法之后,关键在于在不同场合运用这些方法。通过呈现若干生活中发生的小摩擦,让智障学生体验善待他人和宽容的重要性,并能够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从而解决问题。
小结部分——视觉两可图,发散拓展(5分钟)
本课的小结是通过呈现若干张视觉两可图(同一张图片,由于注意的选择性,知觉的对象与背景相互转化,因此知觉的结果会不一样),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身边的人和事,拓宽他们的思路。
[设计意图]活动结束时,通过一些饶有兴趣的视觉两可图,让学生的眼睛一亮,在寻找不同角度的过程中,巩固了换位思考的方法。
3.4方案实施效果
有效的积极人格辅导应该是让学生获得一种触动和发展,推动学生的积极认同,达到一种心理享受,即来自于个体打破自己固有的某种自身的原有状态后带来的一种体验。所以积极人格辅导方案效果的评价,一方面要体现积极心理学和团体心理辅导的相关理论,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学生的活动表现和分享状况进行评价。如上述积极人格辅导方案实施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学生相互责怪的现象,但是通过互换角色之后,才知道误会了对方。
每个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或结束之后,进入分享小结阶段,学生们都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活动心得。
通过分析学生各自的感言,我们发现,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如下体验:
体验一:通过游戏活动,体会到了合作的快乐,增进了彼此的情谊和团体凝聚力。
体验二:原本认为很容易完成的任务,其实并不如自己所料,从而能够体谅别人,站在别人的角度换位思考问题。
有了这样的体验后,学生间形成了一种积极情感氛围,能在具体情境中进行换位思考,最终他们“将心比心”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有效避免“好心办坏事”的情况。
在整个主题方案实施结束之后,要进行一个后期的评价,与表2的调查表内容一致,结果表明,10名参与“将心比心”积极人格辅导活动的同学中,9人在项目2、3、6、9上有明显的进步,这与他们换位思考的意识和方法的获得是分不开的。
3.5项目长期实施效果
通过《促进智障学生积极人格发展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研究》项目的实施,教师能够有效总结经验和不足,并一改以往以问题为取向的教学思路,换之以积极心理为取向的教学思路,主动思考并发现学生身上显现的或者潜在的“闪光点”,课堂变得“积极、生动、充满希望”。通过积极人格辅导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了同伴关系,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社会适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反思与相关活动建议
第一,兼顾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和问题的消解
积极心理学并不是不研究消极心理以及人的心理问题与疾病,但它更强调人性的优点与价值。积极人格辅导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智障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普通儿童相比,智障儿童大多表现出情绪不安定、自我中心、比较固执、容易自卑等特点,但是他们同样也有上进心,热爱学习,只是表现的方面有所不同。比如说他们更加喜欢做一些操作性强的事情等。所以活动过程中,不能过于关注他们的一些缺陷和不足,而要更多地关注他们的闪光点和积极面,在肯定和巩固优点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让学生自发地弥补自己的不足。
第二,关注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积极人格辅导是在一种自由、松宽、和谐的氛围中展开,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之产生真切深刻的情意倾向,从而推动个体积极的自我探索和自主发展。积极人格辅导过程中还要注重灵活变通,环节不宜过多,但每一环节的内容力求精彩、充实,且教学素材要有启发性、生动性,以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得到充分的积极体验。积极人格辅导要在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将学生看作是充满潜力的个体,把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与提升其生活品质紧密相连,关注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激励学生的积极行为,增强其积极的心理体验,最终塑造其积极品质。
责任编校:杨希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