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湖南省大学教职员工运动参与和生存质量的研究

作者:刘雄军 李群力



以上的女性心理健康存在很多的问题,而本研究却并没有体现性别差异,可能原因是本研究对象针对大学的教职员工,在高等院校工作的女性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自然而然有较高的自我意识,因而在性别上没有显示出显著差异,此外本研究在进行年龄比较时,把男、女作为一个整体比较而不是单独比较。
  不同年龄的教职员工在整体健康、一般健康知觉及心理健康各层面上均有显著差异,多重比较发现,50~55岁和大于55岁的调查对象,其心理健康各层面优于小于50岁组,整体健康总分显著优于小于50岁组。可能是年龄较大的教职员工因为工作年限较久,工资待遇和福利相对较好,因而无后顾之忧,故能体现出较好的整体健康状况;在婚姻变项上,未婚者在整体健康总分、活力状态、心理健康状态及心理健康总分上显著优于已婚者。
  
  教育程度因素在身体功能层面有显著差异,其中硕士学历和专科学历的教师均优于大学学历的教师。一般认为受教育程度越高,健身意识相对较强,运动参与水平也较高,身体功能也较好。至于专科学历的教师优于大学学历的教师这一情形,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来解释。
  有规律运动习惯者和参加运动团体者生存质量得分优于无规律运动和没有参加运动团体者。此结果为运动参与能改善生活质量提供了佐证,同时也证明SF-36量表在评价运动健身效果方面具有可行性。
  
  5 结论
  
  5.1 大学教职员工有规律运动习惯者占48.5%,其中参与学校教职员工运动团体者占20.9%,运动参与时间的选择以傍晚最多,占41.3%。参与运动的动机以健身养生为主。参与运动主要的阻碍因素是时间。
  
  
  5.2 生存质量得分介于59.85-84.28之间,整体健康总分为68.55,属于中等程度。各分量表平均得分最高为身体功能,依序为身体功能角色限制情况、社交情形、情绪功能角色限制情况、身体疼痛程度、心理健康状况、一般健康知觉,最低为活力状态。
  
  5.3 个人背景与运动参与状况的关系显示,男性运动参与比例高于女性,年龄大于55岁的教职员工参与运动的比例较高。
  
  5.4 大学教职员工的生存质量在年龄、婚姻、教育程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50岁以上者在整体健康总分、一般健康知觉、活力状态、社交情况、心理健康状态、情绪功能角色限制及心理健康总分等分量表上显著优于50岁以下者;未婚者在整体健康总分、活力状态、心理健康状态及心理健康总分上显著优于已婚者。
  
  
  5.5 有规律运动习惯者在生存质量八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优于无规律运动习惯者,参与运动性团体者在一般健康知觉、活力状态及社交功能上显著优于未参加运动团体者。
  
  责任编校 张彩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