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多主体评价小学生优点的调查研究

作者:单志艳



  摘要 用开放式问卷对学生、教师和家长进行小学生优点评价的调查,考察三个不同评价主体评价的异同,寻找小学生自我成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除了知识、身体素质、意志、适应能力,在其他方面均表现出了评价者主效应,且学生自评分数大都低于教师和家长评分,只有学生对自己特长的评价显著高于教师和家长;一级维度的思想道德、学业成就、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创造性和听话,三方评价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年级差异,并都表现出了评价者和年级的交互作用;创造性上性别差异显著。
  关键词 多主体 评价 优点 小学生
  分类号 B849
  
  1 问题提出
  
  在社会生活中,“重要他人”的评价能够影响个体对自己的评价。小学生正处于个体成长的重要奠基期,他们对自己的看法,反映着成人对其成长的影响,是社会价值体系的一个缩影。在这个崇尚自主、张扬自我的21世纪,“90后”儿童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他们的自我评价体现了多大程度的自主性呢?教师和家长——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他人”,是如何看待儿童的优点呢?本文通过开放式问卷收集了学生自己、教师和家长对小学生优点评价的数据,希望通过调查,了解三个不同评价主体对小学生的评价是否不同?并通过分析寻找影响小学生自我成长的动力与阻碍因素。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选择与测量工具
  被试选取的是北京市两所小学的一至六年级学生。共收到815份有效学生问卷,回收率为97%;有效家长问卷796份,回收率为95%;有24位班主任参加了调查(一个班主任评价一个班的学生)。年级分布:一二年级共141人,三四年级共344人,五六年级共330人。问卷是开放式的,学生问卷的问题是:“你认为自己有哪些优点?”家长问卷的问题是:“您认为自己的孩子有哪些优点?”教师问卷的问题是:“您认为这个学生有哪些优点?”
  2.2 施测程序及数据处理
  由各班班主任严格按照“施测说明”进行施测。家长问卷让学生带回家,父母填写完毕后交给教师。请三位专家进行讨论,通过归纳和分析,共整理出85个原始优点条目。在原始条目的基础上,经过三位专家的讨论,将85个条目合并成17个二级维度,其中14个维度合并为四个一级维度,特长、创造性和听话这三个内容单独分析(因这三个维度无法与其他内容归类)。4个一级维度为:思想道德(包括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学业成就(包括知识方面、学习能力、学业情感和学习习惯)、身体健康(体育锻炼、卫生保健的习惯与方法;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自尊、自信、自律等等;性格;意志;生活态度;人际关系;适应能力)。原始数据计分方式为:提到的内容记1分,原始条目合并成二级维度时分数相加,二级维度合并成一级维度时分数相加。
  数据用EXCEL和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分析
  
  对一级和二级维度进行方差分析。以年级(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性别(男、女)和评价者(学生、教师和家长)为自变量,进行3×2×3的三因素混合设计方差分析。其中,年级和性别为被试间因素,评价者为被试内因素(篇幅所限,方差分析表只呈现差异显著的内容)。
  3.1 思想道德方差分析
  由表1可见,评价者的主效应显著,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学生自评分数显著低于教师和家长对该学生的评分(均为p<.05);年级的主效应显著,事后多重比较发现,中年级分数显著高于低年级和高年级分数(均为p<.05);评价者和年级的交互作用显著,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对低、中、高年级的三方评价,评价者评分均差异显著(分别为F=8.74,p<.001;F=193.22,p<.001;F=15.54,p<.001),低、中、高年级学生自评分数都显著低于教师和家长的评分(均为p<.05)。
  3.1.1 道德品质方差分析
  由表2可见,评价者的主效应显著,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学生自评分数显著低于教师和家长对该学生的评分(均为p<.05);年级的主效应显著,事后多重比较发现,中年级分数显著高于低年级和高年级分数(均为p<.05);评价者和年级的交互作用显著,简单效应分析发现,低、中、高年级学生自评分数都显著低于教师和家长对该学生的评分(均为p<.05)。
  3.1.2 公民素养方差分析
  由表3可见,评价者的主效应显著。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学生自评分数显著低于教师和家长对该学生的评分,均为p<.05;年级的主效应显著,事后多重比较发现,中年级分数显著高于高年级分数(p<.05);评价者和年级交互作用显著,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对低、中、高三个年级的评价,三方评价者评分差异都显著(分别为p<.05、p<.001、p<.001),三个年级学生自评分数均显著低于教师和家长对该学生的评分,均为p<.05。
  3.2 学业成就方差分析
  由表4可见,评价者的主效应显著,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学生自评分数显著低于教师和家长对该学生的评分,均为p<.05;年级的主效应显著,事后多重比较发现,中年级分数显著高于低、高年级分数(均为p<.05);评价者和年级的交互作用显著,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对三个年级学生的评价,三方评价者评分均差异显著(分别为F=8.74,p<.001;F=193.22,p<.001;F=15.54,p<.001),三个年级学生自评分数均显著低于教师和家长对该学生的评分(均为p<.05)。
  3.2.1 知识方面方差分析
  由表5可见,年级和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简单效应分析发现,高年级女生在知识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F=6.25,p<.05)。评价者、年级和性别三因素的交互作用显著,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对中年级男生,三种评价者评分差异显著(F=10.74,p<.001),学生自评分数显著低于教师和家长评分,均为p<.05。
  3.2.2 学习能力方差分析
  由表6可见,评价者的主效应显著,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学生自评分数显著低于教师和家长对该学生的评分,均为p<.05;年级主效应显著,对三类年级分别对比,发现两两年级之间差异不显著;评价者和年级的交互作用显著,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对低、中、高三个年级的评价,三方评价者评分差异都显著(均为p<.001),三个年级学生自评分数均显著低于教师和家长对该学生的评分,均为p<.05。
  3.2.3 学业情感方差分析
  由表7可见,评价者的主效应显著,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学生自评分数显著低于教师和家长对该学生的评分,均为p<.05;年级的主效应显著,事后多重比较发现,中年级分数显著高于低年级和高年级分数(均为p<.05);评价者和年级的交互作用显著,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对中、高年级学生的评价,三方评价者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