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听障学生课堂教学模式发展的新走向
作者:李启隆 李 明 蒋雪峰
关键词 无障碍教学 语音识别 多媒体 教学模式
分类号G762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听障学生高等教育的迅速开展,针对听障学生所开设的专业已发展为诸多个学科。在学科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一个原本潜藏的问题凸现了出来,这就是用什么方式更好地为听障学生课堂教学服务。多少年来对听障学生的教学都是建立在手语基础上的,尽管在这期间一度有过“唇读”教学的尝试,但由于我国早期康复的普及水平不高,使得至今听障学生的课堂教学仍然是以手语为主。手语是听障学生自己的语言,他们从小就使用,易于为听障学生接受。我们对现在在校的听障大学生对教学方式的认可程度的调查显示,对除手语外的其他教学形式的认可度不足50%,这个结果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但手语教学有着致命的弱点,其一是不统一性,手语分为自然手语和文法手语两大类。自然手语是听障人按照某个地区的习惯,约定俗成地表达意思的手势方式;文法手语又称中国手语,是我国推行的统一形式的手势语言。自然手语由于是依地区习惯而成,所以带有明显的地方性(方言、方音性),而中国手语还未能达到全国普及,叙述同一事物的手势不一致,导致听障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所讲述的知识概念。其二是手语的词语贫乏,特别是专业词汇更显不足。尽管近年来特殊教育工作者在这方面作了很多的努力,编制了多种专业手语词汇,但对于初次学习这些知识概念的学生来讲,它们不像“爱”、“信念”、“信仰”、“信任”等这些具有深切生活体验的词汇那样让听障学生深有感触。因而,只理解一些特定的手势,并不能说明词语的内涵,从而不能准确地表达知识概念。笔谈授课是现在教授课程中,解决手语讲授语义内涵表示不足的一种方式[1]。但是,由于板书占用大量的授课时间,减少了学生课堂学习时间,严重影响到学生课堂上信息量的获取。同时,由于书写文字,教师将无法通过表情、手势等肢体语言配合知识内容进行授课,使得课堂气氛呆板、僵硬,难于调动学生的情绪,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的掌握。另外,对于一些技能型的内容,需要教师边讲解边操作,因此,无论采用手语还是采用笔谈方式教学都受到极大的限制,无法正常进行。
2传统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贡献
信息技术用其自身在信息产生、获取、度量、传输、变换、处理、识别等方面上的优势[2],为解决听障学生授课上的矛盾带来了契机。特殊教育工作者利用计算机的快速运算、图形动画和仿真等功能,精心设计课程,分解难点、突出重点以及指导学生通过计算机搜集资料、辅导自学、讨论答疑、帮助安排学习计划,完成了计算机辅助教与学的过程[3],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听障学生理解抽象事物的能力和教学效率。但它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手语和笔谈在讲授专业知识概念时的问题,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听障学生授课使用课时多,难于启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教师讲解演示同步进行等问题。同时,现代教育的内涵已从过去的教育发展成为现今的学习。教育要求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4]即在知识的学习中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发现知识,自己去获取和更新知识,而不仅仅是学习系统化的知识本身。现代教育观更关心的是怎样使传授知识的过程成为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开发学生智慧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一种合作式学习的教学环境,形成师生、生生之间有效互动的教学氛围,从而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那种对于健全学生通过形象的语言描述,丰富的面部表情、优美的形体语言表达形成的教学情境[4],对于听障学生仅依靠手语和板书方式是难于胜任的。如何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式来构建听障生的课堂教学结构,为听障生课堂教学提供科学的方法,是每个特殊教育工作者所面对的全新课题。
3无障碍教学引发教学模式的革命
无障碍教学(Liberated Learning),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消除师生的沟通交流障碍及学生个性张扬的障碍,确定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内容和难度,创设富有启发和创造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探求欲望,从而解决获取知识、提升创新精神等遇到的障碍。“无障碍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的心态发展、能力发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沟通等不存在任何障碍[5]。通过国际无障碍教学联盟*各联盟成员的实践探索,鉴于在教学环境中使用语音识别技术能够方便地建立起融洽的交流环境,营造和谐的学习气氛,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等特点,使用语音识别技术进行教学已被广泛地认为是无障碍教学的理念。利用语音识别技术将教师的教学语言转化成文字,直接反映到投影仪或听障学生的电脑屏幕上,使听障学生可以像健全学生一样“听”课,一样进行学习。在应用语音识别技术授课的教室中,把老师的话语转化成文本,在一个大的屏幕上显示出来,或者是通过一种手持式的设备显示出来,根据学生自己不同的偏好,学生可以从因特网看到文本,同时也可以听到语音。笔记和文本的转化是同步化的,从而达到帮助学生进行学习的目的[6]。
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研究于上个世纪中叶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IBM公司、微软公司、我国的清华大学、中科院、台湾大学等单位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998年加拿大新斯科学舍省的圣玛丽大学大西洋残障学生科研及支持中心将语音识别技术应用于教学,开始无障碍教学试点。1999年,圣玛丽大学开始与一些高校和企业共同开展无障碍教学项目,成为一个无障碍教学联合研究团体(国际无障碍教学联盟的前身),共同探索并逐步组成完善“无障碍教学”的理念。1999年IBM公司与加拿大圣玛丽大学联合开展无障碍教学项目,2000年IBM公司加入加拿大圣玛丽大学国际无障碍教学联盟,共同开展利用IBM ViaVoice语音识别技术和ViaScribe语音识别技术应用软件使课堂教学更易于为残障学生所接受的联合研究。
“无障碍教学”系统,以IBM的语音识别软件ViaScribe为核心,ViaScribe利用语音到文本的转换技术,在演讲或讲课过程中即时加注字幕,即时记录讲稿,并可在演讲或讲课后对讲稿进行修订,结合Powerpoint、音频、视频文件制作e-learning材料。 “无障碍教学”除做好软件准备外,要设定一个尽可能理想的硬件环境,作为单机教学系统(见图1)要配备:高主频、大内存的主机,以保证语音软件的正常运行;高保真的麦克风(有线或无限的),高品质的声卡,以保证语音识别的准确性;正投或多媒体教学环境,以保证授课时电子文档同步的屏幕演示。作为网络教学系统(见图2),除单机教学系统所用设备外,要在网络中心服务器上建立FTP Server和WWW Server,设置合理的读写权限,保证授权用户的可写权限并防止匿名共享文档。教师训练完毕后的语音模型在保存到本地计算机的同时,也保存在服务器上。在服务器上安装perl解释语言,并关联成cgi程序,提供网页的实时发布。教师讲课的内容在授课完毕可及时发送到网络上,学生可通过校园网对本次课堂的实录进行复习,为学生及时复习和解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作为网络信息存储还应配置大存储量的磁盘柜,以保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音和视频资料,为语音无障碍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