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聋人与听力正常人拓扑性质差异知觉敏感性的比较实验研究

作者:王庭照 方俊明



  正确率的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被试的主效应不显著(F(1,28)=0.078,p=0.782),图形呈现时间的主效应显著(F(1,28)=11.055,p=0.002),图形拓扑特性的主效应不显著(F(1,28)=0.479,p=0.495),被试与图形呈现时间的交互效应显著(F(1,28)=7.733,p=0.010),被试与图形拓扑特性的交互效应不显著(F(1,28)=0.147,p=0.704),图形呈现时间与图形拓扑特性的交互效应不显著(F(1,28)=0.649,p=0.427),被试、图形呈现时间、图形拓扑特性三者的交互效应不显著(F(1,28)=0.238,p=0.630)。
  针对被试与图形呈现时间的交互效应,进一步的简单效应分析结果发现:(1)当图形呈现时间为100毫秒时,聋人与听力正常人的反应正确率不存在显著差异(F(1,29)=2.665,p=0.114);(2)当图形呈现时间为50毫秒时,聋人与听力正常人的反应正确率不存在显著差异(F(1,29)=0.784,p=0.383);(3)对于聋人来说,图形呈现时间100毫秒与50毫秒的反应正确率不存在显著差异(F(1,14)=0.779,p=0.392);(3)对于听力正常人来说,图形呈现时间100毫秒与50毫秒的反应正确率存在显著差异(F(1,14)=10.299,p=0.006),表现为图形呈现时间100毫秒的反应正确率高于50毫秒。
  
  4讨论
  
  4.1关于拓扑性质差异知觉敏感性
  在一个较早期的研究中,陈霖通过行为实验研究证明了一系列拓扑性质差异图对的知觉优于拓扑性质等价图对,并把其表述视觉系统对于拓扑性质差异的知觉敏感性[19]。正是该研究结果的获得,使陈霖长期以来致力于视知觉整体加工的研究,并最终提出了“拓扑性质知觉理论”,以抗衡认知心理学及相关学科研究中的“局部加工”思想[20][21]。不可否认,陈霖的理论表述确实能够对知觉研究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解释。但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陈霖的理论从提出之日起就遭到了一些研究者的质疑[22]。这种质疑声即使在其获得国际性声誉,并应邀在《视觉认知》(Visual Cognition)上发表“重大主题论文”时也不例外[23]。这种质疑声除了一些极端的反对者外,更多的是对陈霖所提出的观点的调和。这种调和的观点主要在于对“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思想的一致接受性上。实际上,我们先前所进行的一项比较实验研究并没有看到聋人对拓扑性质等价任务和拓扑性质差异任务的反应差异[24]。这和陈霖的理论表述是不一致的。
  为了和陈霖的研究保持一致并在更宏观的角度讨论图形视知觉的加工机制,本研究在借鉴陈霖1982年及后续研究材料[25][26]的基础上对实验所呈现的刺激图材料进行了更符合拓扑性质变换的修订(如图1所示),并把刺激图的呈现时间(100ms和50ms)作为自变量。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反应时还是正确率,图对拓扑特性的主效应均不显著,图对呈现时间的主效应均显著,且图对呈现时间与图对拓扑特性的交互效应均不显著。即是说,无论是在图形有无拓扑性质差异的呈现条件下,被试对刺激图对呈现时间100毫秒的反应均优于50毫秒。结合先前的研究结论[27],我们对陈霖关于视知觉加工的理论表述进一步表示疑问。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到,被试对刺激图对的知觉辨别并不接受刺激图形由于大圆环的存在与否而出现的拓扑性质等价或差异的制约。结合Duncan等人的“注意相依理论”[28][29],可以认为,由于被试的任务是检测小圆环的位置特征,这可能导致他们在视觉搜索的过程中忽略了大圆环的制约而表现出对两类刺激图对的一致行为反应。与此同时,刺激图对呈现时间的缩短则为被试对小圆环位置特征的检测带来了困难,使他们难以表现出和长时间刺激图对呈现一致的行为反应。
  虽然本研究结果与陈霖关于“拓扑性质知觉理论”的表述及相关实验研究的结论相左,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就要站到“局部加工”思想的一边。实际上,由于研究条件和实验设计的局限,一个单一的研究证据并不能对一种理论表述给出一种是或否的结论。知觉加工问题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和宏大的哲学问题,对它的讨论不能靠一两个研究证据来说明。
  4.2聋人和听力正常人图形视知觉能力的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反应时还是正确率,被试的主效应均不显著,被试与图对拓扑特性的交互效应均不显著,被试、图对呈现时间、图对拓扑特性三者的交互效应均不显著。但反应时的被试与图对呈现时间的交互效应不显著,而正确率的被试与图对呈现时间的交互效应显著。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发现,无论图对呈现时间是100ms还是50ms,聋人与听力正常人对刺激图对反应的正确率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与此同时,对于聋人来说,刺激图对呈现时间100毫秒与50毫秒的反应正确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对于听力正常人来说,刺激图对呈现时间100毫秒的反应正确率显著高于50毫秒。这可以理解为聋人与听力正常人图形视知觉能力的水平相当,但在加工机制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研究所引入的刺激呈现时间变量意在考查刺激呈现时间对刺激图形可辨别性的影响。我们实际上也看到,在忽略群体差异的情况下,被试表现出对于刺激任务的完成由于刺激时间的延长而表现更优越的倾向。但当我们分离出群体变量时,情况出现了变化。结合本研究所获得的结果,可以认为聋人与听力正常人虽然在知觉加工能力上没有整体差异,但相对听力正常人来说,聋人的知觉加工能力较少受时间因素的制约,完全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捕获更加丰富的知觉信息,从而作出有效的知觉判断。这表明,聋人和听力正常人可能存在不一致的知觉加工机制,他们更敏感于知觉信息,从而能够在相对较差的知觉条件下仍然能够保证完整地获得知觉信息。结合已有的一些研究成果[30][31][32][33],我们无疑需要探讨聋人群体对视觉信息的获得和视觉经验的特殊使用。由于听觉经验的丧失,聋人在外界信息的获得上都必须加倍依赖于视觉经验。正是由于这种对于视觉经验的依赖,使聋人必须在短时间内处理更为丰富和复杂的视觉信息,以保证对于视觉信息的有效利用。
  关于感官残疾个体的能力发展问题一直存在着较为激烈的争论,这种争论的焦点就是感官的残疾到底会对这些个体的能力发展造成一种缺陷,还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因非残疾感官的有效使用而形成一定的补偿,即“缺陷说”和“补偿说”。从本研究所获得结论来看,显然对“补偿说”有着更大的支持力度。这说明,聋人对于视觉经验的特殊使用实际上为他们带来了良性的使用结果。问题的关键是,聋人在视知觉能力上的补偿是不是就一定就能够给他们带来整体认知能力的补偿和发展。实际上,一些研究还发现,聋人即使在一些较为高级的视知觉认知能力上也难以与听力正常人相比[34]。这提示我们,聋人的发展和教育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视觉补偿问题。听觉经验的缺失,给聋人带来的不仅仅是语言获得的困难,而是人类知识经验的习得和社会交往顺利进行的困难。这无疑会使他们“闭目塞听”,并导致整体认知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发展不平衡。结合目前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也许我们可以认为,互联网的发展会为聋人的教育和发展带来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因为,通过互联网,聋人可以得到一个与世界沟通的极为便利的平台和窗口,进而让他们更为快捷和无障碍地回归社会,回归主流。
  

[1] [3]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